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儿冷疝作痛,阴囊浮肿。川楝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五分,炒研为末,酒打面糊为丸小豆大。每服十丸,
盐汤化下。
小儿疝久,阴囊坚硬如石,名为木肾。用栝蒌连皮带子二钱,荜茇二钱、生姜二钱、葱白二钱,酒煎,热
服,被覆暖卧,取汗出效。
卷四
啼哭证治
属性:小儿初生,百日一周之内,神安意静,不妄笑多哭者易养。如日夜啼哭不止,为母者心诚求之,渴则饮之,
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意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之。盖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
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谓之拗哭,急与之,勿使怒伤肝气致病也。假如又不止,请医
视之。如大哭昼夜不止者,肝热也,泻青丸;如日夜啼哭,身热烦躁者,心热也,导赤散,俱用灯芯汤服。
卷四啼哭证治
入方
属性:x泻青丸x 此肝经之主药。凡幼科中截风定搐之方,多用金石脑麝,无益有损。惟此方清心平肝,疏风凉
血。凡小儿作热不退,将成风搐,或已成风搐,但服此丸,其应如响。方虽古方,人不知用。予昔游潭州遇师指授,
始能用之。凡幼科中抱龙、保命、至保、新安金药、苏合香丸,一概不取。惟此方为幼科截风定搐之第一神方也。
川羌活 正川芎 黑山栀 龙胆草 全当归 北防风(以上俱各一两) 锦庄黄(五钱)
上药合为一处,以火烘燥,研为细末,炼蜜为丸,青黛为衣,如大豆大。每服一二丸,清茶化下。
x导赤散x 治心经有热,一切烦啼不安,皆效。
怀生地(二钱) 川木通(一钱五分) 枯黄芩(一钱) 生粉草(五分) 淡竹叶(十四片) 灯芯(十根)
水煎,热服。
卷四
夜啼证治
属性: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同,切宜详辨。
脏寒者,阴盛于夜,至夜则阴极发躁,寒
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则啼止,起手又啼。外证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歇。加减当归散。
心热烦啼者,面红舌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宜导赤散加麦冬、灯芯,甚则加川
连、胆草。
神不安而啼者,睡中惊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盖神虚惊悸。宜安神丸定其心志。及吐泻后及大病后夜啼,
亦由心血不足,治同上。
凡夜啼见灯即止者,此为点灯习惯,乃为拗哭,实非病也。夜间切勿燃灯,任彼啼哭,二三夜自定。
卷四夜啼证治
入方
属性:x加味当归散x 方见卷四疝证门。
x导赤散x 方见卷四啼哭门。
x十味安神丸x 治神虚惊惕,至夜则啼。
官拣参 白茯神 大杭冬 怀山药 正龙齿( ,以上各二钱) 镜面砂(水飞) 寒水石(水飞) 粉甘
草(以上各五分) 梅花片(一分) 赤金箔(十片)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灯芯汤下。
卷四夜啼证治
夜啼简便方
属性:小儿心热面赤,夜多啼泣,朱砂五分,牛黄一分,共为末。每一二分,犀角磨汤调下。又治同前证夜啼。青
黛研筛过,每服二分,灯芯十茎,煎汤,调服。
小儿一百二十日内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煎去前半截,用后半截,焙干燥,研末。每服四分,钩藤汤下。
x又方x 用蝉脱十四个,去翅足,焙干,入朱砂一分,共研末,蜜调涂母乳头上,令儿吮之,纳儿口中亦可。
小儿夜啼,不论有余不足皆有效。用五倍子研末,口中津唾和作饼子,纳肚脐,以带扎之,效。
x又方x 以灶心土研末二钱,朱砂飞过一
钱,麝香少许,共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水调下。
卷四
二便证治
属性:经曰∶北方黑气,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夫二阴者,前阴窍出小便,后阴窍出大便。又云∶前阴主气,后
阴主血。盖膀胱之津液,血所化也,由气而后能出;太阴之传送,气之运也,由血而后能润。此便溺之流通,见
气血之根据附,而人之所以为生者,以其有此出入关窍耳。清阳出上窍,谓呼吸也;浊阴出下窍,谓大小二便也。
倘一息不运,则机缄穷而死矣。故二便不通,加以腹胀气喘,呕哕烦躁者,不可治也。凡二便秘,宜八正散;
外用掩脐法、蜜导法,则前后俱通矣。
卷四二便证治
入方
属性:x八正散x 治热聚下焦,二便不通。
淮木通 白滑石 黑栀仁 车前子 瞿麦穗 锦庄黄 白芒硝 蓄(俱等分,看儿大小加减之)
除大黄、芒硝在外,将六味水煎极熟,加入大黄,再煎十数沸,取起,斟出澄清,以芒硝冲服。
x掩脐法x 治中下二焦积热,大小便秘。
连须葱七茎不洗,生姜一大块、淡豆豉三钱、食盐三钱,同捣烂作一饼,铫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定。良
久,气通二便自利。
x蜜导法x 治二便不通,以此通其大便,则下焦气行,而小便自通矣。
用冬蜜八两,炼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皂角细末二钱,和匀,稍冷,捻如小指大一条,外以葱涎涂上,轻轻插
入谷道中,气通则便利矣。
卷四二便证治
二便不通简便方
属性:大小便不通,经二三日危急者,以皂角烧灰研末,米汤调下一钱,立通。
x又方x 以蜂蜜一盏、皮硝一钱、白汤一盏。空心调下;另以皂角于桶内烧烟,令儿坐桶上熏之,即通。
x又方x 用草乌一个,削去皮,略以麝香搽上,抹以香油,轻插谷道内。名霹雳箭,至捷。
二便不通,百方不效。肚腹胀痛,咽喉窒塞,或痰壅气喘,水米不下,死在须臾,宜急救之。用甘遂五分,
面包煨熟,取出为末,入麝香三厘,捣饭为丸。小儿服二分,大人五分,姜汤送下。
x又方x 以小竹筒抹以葱涎,插入谷道,以芒硝五钱研细,香油半盏,皂角末少许,令人口含,灌入谷道
中,少时即通。
卷四
小便不利证治
属性: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又曰∶肝有热则
小便先赤。凡小便赤涩为热,小便自遗为寒。热者火有余,水不足,治宜泻心火、滋肾水,加味导赤散;寒者火
不足,水有余,治宜温肾水、益心火,益智散。
小便不通,乃由脏气虚,受热壅滞,宣化不行,非塞非痛,但闭而不通,腹胀紧满。宜五苓散加车前、灯芯。
大病之后,气虚津液不足,而小便闭者,不可利之。利则中气日虚,津液愈涸。宜人参散。
小儿患淋,小便淋沥作痛,不必分五种,然皆属火热。宜清利之,海金砂散。
小儿久病气虚而淋病者,不可利小便,宜六味地黄丸,滋其化源。
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益智散加附、桂、龙骨。
小儿初便黄赤,落地良久,凝如白膏者,谓之尿白。伤脾所致,久而成疳。胃苓丸,盐
汤下。
小儿小便出时,色白混浊,随尿而来,谓之白浊。此心经虚热,宜清心莲子饮。
卷四小便不利证治
入方
属性:x加味导赤散x 治心热肝热,小便赤涩。
淮木通 怀生地 炙草 枯黄芩 黑栀仁 泽泻 北柴胡(以上各一钱)
淡竹叶七片灯芯十茎
水煎,空心热服。
x益智散x 治水有余,火不足而遗溺。
益智仁(五钱,盐水炒) 补骨脂(三钱,盐水炒) 白云苓(五钱,酒炒)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盐汤调下。
x五苓散x 方见卷二暑证门。
x人参散x 治气虚津液不足,小便不通。
官拣参(一钱) 大麦冬(二钱) 川黄柏(五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水煎服。
x海金砂散x 治小儿诸淋,皆属于热。
香附米(酒炒) 正川芎(酒炒) 赤茯苓(屑炒,以上各五钱) 白滑石(水飞,一钱) 陈枳壳(炒)
宣泽泻(焙) 陈石苇(焙) 尖槟榔(炒,以上各一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淡盐汤调下。
x胃苓丸x 方见卷二湿证门。
x清心莲子饮x 专治白浊。
建莲子(二钱) 白云苓(一钱五分) 益智仁(一钱) 远志肉(五分) 大麦冬(一钱) 官拣参(五分)
石菖蒲(五分) 车前子(五分) 漂白术(六分) 宣泽泻(四分) 生甘草(三分)
灯芯十茎,水煎,空心服。
卷四小便不利证治
小便简便方
属性:凡小便不通,服药无效,用商陆五钱研末,入麝香少许,先以旧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