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5-幼幼集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芯十茎,大枣三枚为引,水煎,空心服。 
x理中汤x 方见卷二伤暑门。 
x八味地黄汤x 方见卷一保产门。 
x茵陈五苓散x 治中湿发黄。 
茵陈蒿(二钱) 漂白术(一钱) 白云苓(一钱五分) 结猪苓(一钱) 宣泽泻(一钱) 青化桂(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为引,水煎服。 
x六君子汤x 方见卷二非搐门。 

卷二
霍乱证治
属性:经曰∶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又曰∶不远热则热至,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夫霍乱之病,起于仓卒,其 
证挥霍扰乱,无有宁止,故名霍乱。多因夹食伤寒,阴阳乖隔,上吐下泻,而烦躁闷乱者是也。盖人有三焦∶ 
上焦受纳水谷,主入而不主出;中焦腐化水谷,流行于五脏六腑;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主纳。故邪在上焦 
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凡霍乱得吐泻,则邪气上下得出,斯无苦也;陈 出尽,而吐泻 
自止。乃有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为干霍乱,又名绞肠痧。其病因脾胃之邪无从而出,若加喘满作搐者,十不救 
一。其有上吐下泻者,当分寒热而治之,亦宜止其乳食,恐其增痰也。故霍乱饮米汤必死,以其助胃邪故也, 
宜藿香正气散。 
有先泻后吐者,乃脾胃虚寒,故先泻白水,而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上有汗,六脉沉细,此为虚 
冷,宜温之,六君子汤。不愈,则理中汤加藿香、木瓜各一钱。 
有先吐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故喘促唇红,吐多面赤,渴饮水浆,脉洪而数。此为热也,宜和解之,五苓 
散加藿香。 
其干霍乱上不得吐,下不得泻,最为危迫,速用盐汤探吐之,必待其吐出宿食积痰,然后用药,或以针刺 
十指甲边令血出,或刺膝湾名委中穴,出血即解,后用藿香正气散。 

卷二霍乱证治
入方
属性:x藿香正气散x 治风邪伤胃,阴阳不和,上吐下泻。 
紫苏叶(一钱) 大腹皮(一丸) 芽桔梗(一钱) 白云苓(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浓朴(一钱) 
真广皮(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热服。 
x六君子汤x 方见卷二非搐门。 
x理中汤x 方见卷二乳子伤寒门。此加藿香、木瓜。 
x五苓散x 方见二卷中暑门。加藿香。 
x盐汤吐法x 其法以温水调食盐略咸,一大碗,令儿服之。良久,以指探其喉间则吐,一吐即松。 

卷二霍乱证治
霍乱简便方
属性:凡霍乱吐泻腹痛者,切忌热汤及米汤,犯之必死,必待其吐泻后一二时久,服药过后,俟其胃气稍回,渴止 
知饥,方可以稀粥与之。 
凡霍乱呕吐,不能受纳药食危甚者,速以新汲水和百沸汤各一盏和匀,名阴阳汤,饮数日即定。 
凡痰疟及宿食恶毒之物,阻塞中焦,而令腹胀欲作霍乱者,即与盐汤,令其顿服,吐尽痰食即安。 
霍乱吐泻诸药不效,绿豆、胡椒各二十一粒,研细,水煎服;如口渴甚者,将二物研细,以新汲井水调服 
则安。 
一方以六一散一二钱,浓姜汤调服,夏月更妙。盖六一散凉,姜汤热,亦寒因热用之意也。 
干霍乱即绞肠痧,其证忽然心腹绞痛不可忍,上不得吐,下不得泻,痰壅腹胀,手足厥冷,六脉沉细或伏, 
死在须臾,真恶候也。急用食盐一两,生姜五钱,捣散,同盐炒黑色,水一大碗,煎数沸,温服。良久,以指探 
喉中探吐之,或不吐即泻。 
绞肠痧亦有阴阳。阴痧腹痛手足冷,看其身上有红点,以灯火于红点上淬之;阳痧腹痛手足暖,以针刺其 
十指背近爪甲处一韭叶许,出血即安,仍先自两臂捩下其恶血,令聚指头,然后刺之。 
凡发痧手足厥冷,腹痛,用温水一碗,令病患伏卧凳上,以手蘸水,拍其两膝湾,名 
委中穴,看其有紫黑点现,以针刺出恶血即愈(脾脉、肝脉、肾脉、三阴之脉皆从此委中穴过。)又法,以香油拍 
两手曲池穴,即肘内湾处,以贮麻蘸油戛之,刮起紫疹,立刻即愈。(肺脉、心脉、心包络脉皆从此曲池而过。 
以上所为,亦疏散之意也。) 

卷三
咳嗽证治
属性: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 
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夫肺为华盖,口鼻相通,息之出入,气之升降,必由之路,故专主气。经曰∶形寒 
饮冷则伤肺。由儿衣太薄,及冷冻饮料之类,伤于寒也。经曰∶热伤肺。由儿衣太浓,爱养过温,伤于热也。又曰∶ 
皮毛者,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其合,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充塞咽嗌,故令咳嗽也。 
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 
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矣。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然必脏腑各受其邪而与之,要终不离 
乎肺也。但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以时而言之,清晨咳者,属痰 
火;午前嗽者,属胃火;午后嗽者,属阴虚;黄昏嗽者,火浮于肺;五更嗽者,食积滞于三焦。肺实者,顿嗽抱 
首,面赤反食;肺虚者,气逆虚鸣,面白飧泄;肺热者,痰腥而稠,身热喘满,鼻干面红,手捏眉目;肺寒者, 
嗽多痰清,面白而喘,恶风多涕。故治者各因其虚实寒热而调之,斯无误矣。 
因于寒者则气壅喘促,声浊而无汗,鼻塞声重,宜参苏饮微汗之。 
咳而气逆,喘嗽,面白有痰。此肺本经 
病,宜清肺饮。咳甚,葶苈丸微利之。 
咳而喉仲介介有声,面赤发热心烦,或咽喉痛声哑者,此肺病兼见心证,宜清宁散。咽喉痛,沆瀣丹。 
咳而面黄体倦,痰涎壅盛,或吐痰,或吐乳食。此肺病兼见脾证。大抵咳嗽属脾肺者居多,以肺主气,脾 
主痰故也,宜橘皮汤。 
咳而面青多怒,痰涎壅盛而发搐者,盖因咳嗽声不能转,所以瞪目直视。此肺病兼见肝证,宜集成金粟丹。 
咳而面色暗黑,久咳而吐痰水。此肺病而兼见肾证,宜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 
咳而声不出,口鼻出血者,此气逆血亦逆也。须顺气宁嗽为主,宜人参冬花膏。 
咳而久不止,并无他证,乃肺虚也。只宜补脾为主,人参五味子汤。 
咳而胸高骨起,其状如龟者,谓之龟胸。此肺热之极,阳火熏蒸而致也,清燥救肺汤。 
咳而日久,胸前疼痛,口吐脓血腥臭者,此肺火壅盛,已成痈也,桔梗汤。治不如法,其证多死。 
凡咳嗽痰涎壅塞,逆气冲并而作搐者,多难治。故头摇目上视,及闭目呻吟,手足摆舞,肩息胸突,喉中痰 
鸣,口噤不乳,喘而手足冷,皆死证也。 

卷三咳嗽证治
入方
属性:x人参败毒散x 此方辛平升散,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无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 
夹湿夹毒,不拘男妇大小,胸紧气急,咽痛口苦,痰不相应,即用 
此方升散之。或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为药不相符,弃而勿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 
再服之,渐次轻减,不拘剂数,只以痰应为度,声响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数剂之后,略加沙参、玉竹、 
当归、白芍、生地,麦冬之类,以滋其阴,无不愈者。再有叮咛∶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误用寒凉及滋阴之药, 
闭其肺窍,为害不小,但以辛散为先着,俟痰应之后,渐加滋阴则得矣。 
官拣参(五七分,不用亦可) 芽桔梗(一钱二分) 正川芎(一钱) 白云苓(一钱) 陈枳壳(一钱) 
信前胡(一钱) 川羌活(七分) 川独活(五分) 北柴胡(一钱) 南薄荷(一钱) 荆芥穗(一钱) 
北防风(一钱) 净连翘(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二剂。 
x参苏饮x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咳嗽痰盛。此方不如前方,用之多不效,姑存之。 
官拣参(五分) 白云苓(一钱) 陈枳壳(一钱) 法半夏(一钱) 信前胡(一钱) 芽桔梗(一钱) 
老苏叶(一钱) 粉干葛(一钱) 真广皮(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葱白三寸,水煎,温服,取微汗。 
x清肺饮x 治气逆而咳,面白有痰。 
信前胡(一钱) 北柴胡(七分) 桑白皮(五分) 陈枳壳(一钱) 净知母(一钱) 川贝母(一钱) 
南薄荷(七分) 白云苓(一钱) 白桔梗(一钱) 金井胶(一钱) 大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