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6-续名医类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又云∶针四分者,岂治其他病,当针四分者耶。 
水肿惟得针水沟,若针余穴,水尽即死,此《明堂铜人》所戒也。庸医多为人针水分,杀人多矣。若其他 
穴,亦有针得瘥者,特幸焉耳,不可为法也。或用药则禹余粮丸为第一,予屡见人报验,故书于此,然灸水分, 
则最为要穴也。(《资生经》。) 
姚僧垣治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有气疾加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或有劝其服决命大散者,其家疑未 
能决,乃问僧垣。僧垣曰∶意谓此患不与大散相当,若欲自服,不烦赐问,因而委去。其子殷勤拜请曰∶多时 
抑屈,今日始来,竟不可治,意实未尽。僧垣知其可瘥,即为处方,劝使急服便即气通。更服一剂,诸患悉愈。 
(《周书》。) 
黄司寇葵峰,中年病蛊,得异方,真茅山苍术末也,每清晨米饮调三钱服,不数月强健如故。终身止服术, 
七十余终,少停疾作矣。(《广笔记》。) 
徐文江夫人,病蛊胀,张涟水治之,百药不效。张曰∶计穷矣,记昔年西山有一妪患此,意其必死,后过 
复见之云,遇一方上人得生,徐如言访妪果在也。问其方,以陈葫芦一枚去顶,入酒,以竹箸松其子,仍用顶 
封固,重汤煮数沸,去子饮酒尽,一吐几死,吐后腹渐宽,调理渐愈。盖元气有余,而有痰饮者也。若肾虚脾 
弱者,宜用《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汤去当归,加车前子、肉桂。(同上。) 
通血香一钱,取小葫芦一个,不去子膜,入香在内,再入煮酒,以所开之盖,合缝封之。以酒入锅,悬葫 
芦酒中,挨定不可倾倒,盖锅密煮,以三炷香为率。煮时其香透远墙屋外,煮完取葫芦内药,约有五六钱之数, 
病已释然矣。通血香,陕西羊 客人带来,苏杭有。(同上。) 
沈孝通观察,中年无子,患中满蛊胀,势孔棘,静养郭外小园中, 然独坐独宿食淡者五年。归脾汤、六 
味地黄丸,朝暮间服不辍,连举二子。(同上。) 
汪石山治一妇人,五十七岁,五月间因劳夜卧,天热开窗,醒来遍身胀痛,疑是痧症,刮背起紫疙瘩,因 
而胸膈胀痛,磨木香服之,致小腹作痛,咳嗽气壅,不能伏枕,吐痰腥臭,每次一二碗,亦或作泻,肛门胀急, 
自汗不止,身表浮肿。(纯是肺热壅塞之候。)医作伤寒而用发散,或作肺痈而用寒凉,绵延一月,医皆辞去。 
其子来召汪,汪曰∶第未知得何脉耳。告曰∶医谓脉洪数也。曰∶年逾五十,血气已衰,又加小劳,当酷热之时, 
又不免壮火食气,其洪乃热伤元气而然,非热脉也。所可虑者,脉不为汗衰,为泄减耳。彼曰∶用生脉汤人参 
一钱,麦冬二钱,五味二钱,病似觉甚。曰∶邪重剂轻,宜黄 五钱固表,人参五钱养内,白术三钱、茯苓钱半渗湿 
散肿,陈皮七分、吴茱萸四分,消痰下气,再加甘草五分以和之,麦冬一钱以救肺。(雄按∶即知邪重,则生 
脉已误,何以犹谓剂轻而竟再误以大补耶?温热客邪,古贤往往疏忽也。)根据法煎服十余帖,后虽稍安, 
脉与病相反,终不救。 
按∶是症终挟热邪,初时或宜凉膈、白虎为是。 
萧万舆曰∶曾氏妇年四旬,素郁怒,嫠居十载,神思为病。忽一日因行经暴怒,血上溢兼致臌胀,或投 
散气药不效,且渐笃。曰∶此脏病得之数年,今始显发,丹溪鼓胀论可鉴也。脉之洪短,与病相符,峻补脾 
元,不半载可愈。议用六君加姜、桂,倍人参、白术。彼惧不敢服,因改投《金匮》肾气丸,服一月血逆已止, 
胀虽如故,未见增剧,为药力未到,须宁耐耳。不信,另延一医恃有神丹,谓旦夕可愈。果投一剂,下咽半 
晌而即胀消,便泄进食,静睡精神爽快,举家钦以为神,愿掷百金酬谢而尤刺余之迂缓也。及察前方,乃阿魏、 
姜黄、甘遂、甲片、葶苈、牵牛、元胡之属。越数日症仍作,投前药亦随手而应,独气困怠耳。不三日,朝夕 
喘满不堪,再投不应,日甚一日,不及旬而殁。 
萧从舅曾六海长子,亦原素郁患前症。曰∶此病始本称难治,但广费珍药,又非舌耕清儒所能办,当奈何? 
未几有进草药者,彼悦捷法,信服之,饭许大号数声而毙。呜呼!病从何生?药从何治?如此盲妄矜功,顷刻 
杀人转 ,谁之咎哉? 
吴桥治王英妻,年三十许,病胀满,剂以补中气、利小水者皆无功。久之,喘急而汗沾衣,呕逆不能下, 
昏乱殊甚。桥切之,浮取弦数,沉取涩滞,则以为蓄血,下之宜。或以汗多亡阳,丞下则速之毙。桥曰∶否, 
病繇血滞故气壅,壅则腾腾上蒸而汗出焉。遂进桃仁承气汤,薄暮始进,呕者半之,中夜下败血三升,喘即定, 
乃酣寝,诘朝,腹胀平。(《太函集》。) 
聂久吾治司理毛具茨夫人,病两月余。初时每至五鼓胸腹胀,气上冲,不能卧,起坐方安。已而渐至四鼓, 
又渐至三鼓即胀。今则二鼓起,而终夜不能卧矣。初以为气血不调,与调气二剂不应。因思其病作于夜间,而 
日间不胀,必血虚故,改用四物等补血,数剂病减半。因延诊之,其脉弱,不惟血虚,气亦虚也。改用八物汤 
加二陈,十余剂全安。 

卷十四

属性:张子和治遂平李官人妻,咽中如物塞,食不下,中满,他医治之不效。诊其脉曰∶此痰膈也。《内经》曰 
三阳结为膈。王启玄又曰格阳,云阳盛之极,故食格拒而不入。先以通经散越其一半,后以舟车丸下之,凡三 
次食已下。又以瓜蒂散再越之,健啖如昔日矣。 
王思中治盐院某行部,至常州,病膈症不起。诸太医 集,皆技穷。王至曰∶此是关而非膈,可治也。乃 
以半夏曲一两为君,制剂与服,不半月动履如常。(《吴江县志》。) 
章良玉老年得关格症,医药不效,殊无起色。偶道人过门索食,其子食之。顷曰∶汝家何事奔皇乃尔?语 
之故,且延视之。道人曰∶勿虑,而翁今日可不死矣,令人从我去。其子即偕至三山门外小茅庵中,道人出囊 
中药草一束,悉以付之曰∶此通肠接骨草也,四月发芽百日枯,多生于观音山,早向阳,晚受阴,状似益母, 
梗方而凹,绿叶如芸,采得汁一盏,便活一人。此则去年所收干者,可将若干放砂罐内,用一大盂水煎。归如 
法治以进,父服三碗,果神效。及走谢,已行矣。此草尚有半,又转以活上河一徐姓者。考本草无所谓通肠接 
骨草也。(《续金陵琐事》。此条似属可删,但世间实有治噎,草药用之如神。今形状悉具,可以按形而索。倘 
遇识者,诚活人至宝也,故存之。至草药多随口起名,必欲执本草以求之拘矣。) 
一贫叟病噎膈,食入即吐,胸中刺痛。或令取韭汁,入盐梅卤汁少许,细呷得入渐加,(此条乃真噎症,治 
法亦佳。)忽吐稠涎数升而愈。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皆取其辛温,能散胃脘痰饮恶血之义也。(《本草纲目》。) 
薛立斋治一妇人,患膈症,胸膈痞闷,以此属脾经血虚,遂用四君、芎、归,调补脾气寻愈。又因怒兼两 
胁痞闷,头目不清,月经旬余未竭,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治之复瘥。 
一妇人患膈病,胸膈作痛,面青目札,小便频数,或时寒热。此肝气滞而血凝,先用失笑散,二服痛止, 
又用加味逍遥散而愈。 
陈三农治一老人,患膈气,饮食不下,大便干燥,六脉浮大而硬,用乌药四分,小茴香一钱,研末,肉汤 
调下二钱,饮食即进。三服后用乌药三分,陈皮、苏梗、杏仁各五分,苡仁钱半,煎服而愈。 
一中年妇患梅核气,用二陈加芎、归、栀、连、枳实、乌药、栝蒌、旋复花、香附、桔梗,十数剂而愈。 
山氏患咽喉噎塞如梅核,时时嗳气,足冷如冰,用散结化痰汤十数剂罔效。细思之,此阴火也。三阴至项 
而还,阴虚火炎,故嗳气咽塞足冷耳。用滋阴清膈饮,数剂诸症悉愈。 
一士膈噎呕吐,或与清火,或与疏通,或与化痰散郁之药,半载愈甚。陈曰∶气口无力,两尺迟缓,脾肾 
交虚之候也。脾虚则升降失职而痰起中焦,肾虚则真火衰微食难运化。与白术五钱炒焦色,半夏二钱,炮姜二 
钱,沉香一钱,二剂而愈。 
孙文垣治张溪亭乃眷,喉中梗梗有肉如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鼻塞头晕,耳常啾啾不安,汗出如雨, 
心惊胆怯,不敢出门,稍见风则遍身疼,(火盛而郁者,多畏风畏寒。)小腹时痛,小水淋涩而疼。(皆郁火为患。) 
脉两尺皆短,两关滑大,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