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93-伤寒附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下焦阴虚而不寒,非姜、附所宜,上焦虚而非实热,非芩、连之任,故制此方。二苓不根不苗,成于太空 
元气,用以交合心肾,通虚无氤氲之气也。阿胶味浓,乃气血之属,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泽泻气味轻清, 
能引水气上升,滑石体质重坠,能引火气下降,水升火降,得既济之理矣。且猪苓、阿胶,黑色通肾,理少阴 
之本;茯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阴之源;泽泻、阿胶,咸先入肾,培少阴之体;二苓、滑石,淡渗膀胱, 
利少阴之用。五味皆甘淡,得土中冲和之气,是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也。五物皆润下,皆滋阴益气之品,是君 
火之下,阴精承之也。以此滋阴利水而升津,诸症自平矣。 
x四逆散∶x 
柴胡 枳实 芍药 甘草 
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此方主之。少阴为水火同处之脏,水火 
不和,则阴阳不相顺接。四肢为阴阳之会,故厥冷四逆,有寒热之分,胃阳不敷于四肢为寒厥,阳邪内扰于阴 
分为热厥。然四肢不温,故厥者必利,先审泻利之寒热,而四逆之寒热判矣。下利清谷为寒,当用姜、附壮元 
阳之本;泄泻下重为热,故用白芍、枳实酸苦涌泄之品以清之。不用芩、连者,以病于阴而热在下焦也。更用 
柴胡之苦平者,以升散之,令阴火得以四达。佐甘草之甘凉,以缓其下重。合而为散,散其实热也。用白饮和 
服,中气和而四肢之阴阳自接,三焦之热自平矣。此症以泄利下重,知少阴之阳邪内扰于阴,四逆即非寒症矣。 
四逆皆少阴枢机无主,升降不利所致,只宜治下重,不须兼治诸症也。仲景因有四逆症,欲以别于四逆汤,故 
以四逆散名之。本方有咳者,加五味、干姜,悸者。加桂枝,腹痛加附子,泄利下重加薤白,俱非泄利下重所 
宜。且五味、姜、桂加五分,于附子加一枚,薤白三升,何多寡不同若是?且以散只服方寸匕,恐不济此症, 
此后人附会可知也。 
x猪肤汤∶x 
猪肤 白蜜 白粉 
少阴病多下利,以下焦之虚也。阴虚则阳无所附,故下焦虚寒者,反见上焦之实热。少阴脉循喉咙,挟舌 
本,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凡肾精不足,肾火不藏,必循经上走于阳分也。咽痛胸满心烦者,因阴并于下, 
而阳并于上,承不上承于心,火不下交于肾,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取其肤以治上焦虚浮之火, 
和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原,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下行,虚阳得归其部,不治利而利自 
止矣。三味皆食物,不藉于草,所谓随手拈来,尽是道矣。 
x甘草汤∶x 
甘草 
x桔梗汤∶x 
甘草 桔梗 
x半夏汤∶x 
半夏 桂枝 甘草 
x苦酒汤∶x 
半夏 鸡子白 苦酒 
四方皆因少阴咽痛而设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故有咽痛症。若因于他症而咽痛者,不必治其咽。 
如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而吐利者,此亡阳也。只回其阳,则吐利止而咽痛自除。如下利而胸满心烦者,是下焦虚 
而上焦热也。升水降火,上下和调而痛自止。若无他症而但咽痛者,又有寒热之别。见于二三日,是阴火上冲, 
可与甘草汤,甘凉泻火以缓其热。不瘥者,配以桔梗,兼辛以散之,所谓奇之不去而偶之也。二方为正治之轻 
剂,以少阴为阴中之阴,脉微细而但欲寐,不得用苦寒之剂也。若其阴症似阳,恶寒而欲吐者,非甘、桔所能 
疗,当用半夏之辛温,散其上逆之邪,桂枝之甘温,散其阴寒之气,缓以甘草之甘平,和以白饮之谷味,或为 
散,或为汤,随病之意也。如咽中因痛而且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不得即认为热症。必因呕而咽痛, 
胸中之痰饮未散,仍用半夏之辛温,取苦酒之酸以敛疮,鸡子白之清以发声。且三味相合,而半夏减辛烈之猛, 
苦酒缓收敛之骤,取鸡子白之润滋其咽喉,又不令泥痰饮于胸膈也。故其法以鸡子连壳置刀环中,安火上,只 
三沸即去滓,此意在略见火气,不欲尽出半夏之味也明矣。二方皆少少含咽,是从治缓剂。按鸡卵法太极之形, 
含阴阳两气,其黄走血分,故心烦不卧者用之。此仲景用药法象之义也。 
上少阴七方,皆凉解法,后二方,皆温补法。 

卷下
厥阴方总论
属性:太阴以理中丸为主,厥阴以乌梅丸为主。丸者,缓也。太阴之缓,所以和脾胃之气;厥阴之缓,所以制相 
火之逆也。观所主诸方,治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而不用姜、附;下利、脉沉结,而用黄柏;心动悸、脉代结, 
而用生地、麦冬。总因肝有相火,当泻无补,与肾中虚阳之发,当补当温者不同耳。夫三阴皆有本经之热∶ 
太阴之热,脾家实而行胃脘之阳也;少阴之热,肾阴虚而元阳发越也;厥阴之热,肝胆热而拂郁之火内热也。 
举世误于传经热邪之说,遇三阴热症,漫无主张。见发热脉沉者,断为阳症,见阴脉而不治,中风下利者,妄呼 
为漏底伤寒。不明仲景之论,因不敢用仲景之方,非不学无术乎? 
x乌梅丸∶x 
乌梅 干姜 桂枝 附子 蜀椒 黄连 黄柏 人参 当归 细辛 
六经惟厥阴最为难治,其本阴而标热,其体风木,其用相火,以其具合晦朔之理。阴之初尽,即阳之初出,所 
以一阳为纪,一阴为独,则厥阴病热,是少阳之相火使然也。火旺则水亏,故消渴;气有余便是火,故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木甚则克土,故饥不欲食,是为风化;饥则胃中空虚,蛔闻食臭则出,故吐蛔。此厥阴之火症,非厥 
阴之伤寒也。《内经》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调其中气,使之 
和平。”是厥阴之治法也。仲景之方,多以辛甘、甘凉为君,独此方用酸收之品者,以厥阴主肝而属木。《洪 
范》云∶“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以酸泻之,以酸收之。”君乌梅之大酸, 
是伏其所主也。佐黄连泻心而除痞,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 
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也。肝欲散,细辛、干姜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并用,五味兼 
收,则气味不和,故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浸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 
渐加之,缓以治其本也。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症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 
药,与诸症符合,岂只吐蛔一症耶?蛔为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寒热互用以治之。且胸中烦而吐蛔, 
则连、柏是寒因热用。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杀虫之方,无更出其上者。久利则虚,调其寒热, 
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愚按∶厥利发热诸症,诸条不立方治,当知治法不出此方矣。 
x当归四逆汤∶x 
桂枝 芍药 当归 细辛 通草 甘草 大枣 
x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x 
前方加吴茱萸 生姜 酒 
此厥阴伤寒发散表邪之剂也。厥阴居两阴之交尽,名曰阴之绝阳。外伤于寒,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手 
足厥冷,脉微欲绝。然相火居于厥阴之脏,脏气实热,则寒邪不能侵,只外伤于经,而内不伤脏,故先厥者,后 
必发热。凡伤寒初起,内无寒症,而外寒极盛者,但 
当温散其表,勿遽温补其表。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因厥阴主肝为血室也。肝苦急,甘以缓 
之,故倍加大枣,犹小建中加饴糖法。肝欲散,当以辛散之。细辛,其辛能通三阴之气血,外达于毫端,比麻 
黄更猛,可以散在表之严寒。不用生姜,不取其横散也。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 
行气于肝。夫阴寒如此,而仍用芍药者,须防相火之为患也。是方桂枝得归、芍,生血于营;细辛同通草,行气 
于卫;甘草得枣,气血以和。且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手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行四末, 
而手足自温。不须参、术之补,不用姜、桂之燥,此厥阴之四逆,与太、少不同治,而仍不失辛甘发散为阳之 
理也。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其相火亦不足。加吴萸之辛热,直达厥阴之脏;生姜之辛散,淫气于筋;清酒以温经 
络,筋脉不沮弛。则气血如故,而四肢自温,脉息自至矣。此又治厥阴内外两伤于寒之剂也,冷结膀胱而少腹 
满痛,手足厥冷者宜之。 
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