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1-医学心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不服参果者也。世人请自思维,定知此中消息。惟愿患者各怀其宝 
必然服药有功,住世永年,无负我祖师垂救之至意,是恳是祷。 
以上数篇,发明医中之误,细详调摄之方,盖弭患于未萌,治未病之意也。后此皆言治 

卷一
医有彻始彻终之理
属性:或问曰∶医道至繁,何以得其要领,而执简以驭繁也?余曰∶病不在人身之外,而在人 
身之中。子试静坐内观,从头面推想,自胸至足,从足跟推想,自背至头;从皮肉推想,内 
至筋骨脏腑,则全书之目录,在其中矣。凡病之来,不过内伤、外感,与不内外伤,三者而 
己。内伤者,气病、血病、伤食,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外感者,风、寒 
、暑、湿、燥、火是也。不内外伤者,跌打损伤、五绝之类是也。病有三因,不外此矣。至 
于变症百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论治法,不 
过七方与十剂。七方者,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 
、滑、涩、燥、湿也。精乎此,则投治得宜矣。又外感之邪,自外而入,宜泻不宜补。内伤 
之邪,自内而出,宜补不宜泻。然而泻之中有补,补之中有泻,此皆治法之权衡也。又有 
似症,如火似水,水似火,金似木,木似金,虚似实,实似虚,不可以不辨。明乎此,则病 
无遁情矣。学人读书之余,闭目凝神,时刻将此数语,细加领会,自应一旦豁然,融会贯通 
彻始彻终,了无疑义,以之司命奚愧焉。 

卷一
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
属性:人身之病,不离乎内伤、外感,而内伤、外感中,只一十九字尽之矣。如风、寒、暑、 
湿、燥、火,外感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夫阳虚、阴虚、伤食,内伤也。总 
计之,共一十九字,而千变万化之病,于以出焉。然病即变化,而总不离乎一十九字,一十 
九字总之,一内伤、外感而已。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道中必 
须提纲挈领,然后拯救有方也。 

卷一
火字解
属性:从来火字,《内经》有壮火、少火之名,后人则曰∶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龙火、 
雷火,种种不一,而朱丹溪复以虚实二字括之,可谓善言火矣。乃人人宗其说,而于治火, 
卒无定见,何也?是殆辨之犹未确欤!予因易数字以解之,夫实火者,六淫之邪,饮食之伤, 
自外而入,势犹贼也。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势犹子也。贼至则驱之, 
如消散、清凉、攻伐等药,皆可按法取用,盖刀枪剑戟,原为驱贼设也。子逆则安之,如补 
气、滋水、理脾等药,皆可按法施治,盖饮食、器用,原为养子设也。夫子者,奉身之本也 
若以驱贼者驱其子,则无以为养身生命之本矣。人固不可认贼作子,更不可认子作贼。病 
机一十九条,言火者十之八,言寒者十之二。若不明辨精切,恐后学卒至模糊,余故反复详 
外火∶风、寒、暑、湿、燥、火,及伤热饮食,贼火也。贼可驱而不可留。 
内火∶七情色欲,劳役耗神,子火也。子可养而不可害。 
驱贼火有四法∶ 
一曰发∶风寒拥闭,火邪内郁,宜升发之,如升阳散火汤之类是也; 
二曰清∶内热极盛,宜用寒凉,如黄连解毒汤之类是也; 
三曰攻∶火气郁结,大便不通,法当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气汤之类是也; 
四曰制∶热气拂郁,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来真水有亏,不能制火,所谓寒之不寒 
是无水也,当滋其肾,如地黄汤之类可用也。 
养子火有四法∶ 
一曰达∶肝经气结,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是也 
此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也; 
二曰滋∶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如六味汤之类是也; 
三曰温∶劳役神疲,元气受伤,阴火乘其土位。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大热 
如补中益气之类是也; 
四曰引∶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 
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元。如八味汤之类是也。 
以上治火法中,贼则宜攻,子则宜养,固已。然邪盛正虚之时,而用攻补兼行之法, 
或滋水制火之法,往往取效。是知养子之法,可借为驱贼之方,断无以驱贼之法,而为养 
子之理。盖养正则邪自除,理之所有,伐正而能保身,理之所无也。世人妄用温补以养贼者 
固多,而恣行攻伐以驱子者,更复不少。此皆不得火字真诠,而贻祸斯民也。可不慎欤! 

卷一
脉法金针
属性: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人与天地相参,脉必应乎四时。而四时之中,均以胃 
气为本。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而其中必兼有和缓悠扬之意,乃为胃气,谓之平人。 
若弦多胃少,曰肝病;洪多胃少,曰心病;毛多胃少,曰肺病;石多胃少,曰肾病。如但见 
弦、洪、毛、石,而胃气全无者,则危矣。夫天有四时,而弦、洪、毛、石四脉应之,四时 
之中,土旺各十八日,而缓脉应之。共成五脉,五脏分主之。如肝应春,其脉弦;心应夏, 
其脉洪;肺应秋,其脉毛;冬应肾,其脉石;脾土应长夏,其脉缓也。然而心、肝、脾、肺 
、肾虽各主一脉,而和缓之象必寓乎其中乃为平脉,否则即为病脉。若但见弦、洪、毛、石 
而胃气全无者,即为真象脉见矣。凡诊脉之要,有胃气曰生,胃气少曰病,胃气尽曰不治 
乃一定之诊法,自古良工,莫能易也。 
夫胃气全亏,则大可危。胃气稍乖,犹为可治,即当于中候求其神气。中候者,浮、中、沉 
之中也。如六数、七极,热也,中候有力,则有神矣。三迟、二败,寒也,中候有力,则有 
神矣。脉中有神则清之而热即退,温之而寒即除。若寒热偏胜,中候不复有神,清温之剂将 
虽然,神气不足,犹当察其根气。根气者,沉候应指是也。三部九候,以沉分为根,而 
两尺又为根中之根也。《脉诀》云∶寸关虽无,尺犹未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历试之, 
洵非虚语。夫人之有脉,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根蒂未坏,则生意不息。是以诊脉之法, 
必求其根以为断,而总其要领,实不出胃、神、根,三者而已。 
如或胃、神、根三者,稍有差忒,则病脉斯见。其偏于阳,则浮、芤、滑、实、洪、数 
、长、大、紧、革、牢、动、疾、促以应之;其偏于阴,则沉、迟、虚、细、微、涩、短、 
小、弦、濡、伏、弱、结、代、散以应之。惟有缓脉,一息四至,号曰平和,不得断为病脉 
耳。其他二十九字,皆为病脉。必细察其形象,而知其所主病。其曰浮,不沉也,主病在表 
沉,不浮也,主病在里。迟,一息三至也,为寒。数,一息五至也,为热。滑,往来流利 
也,为痰、为饮。涩,往来滞涩也,为血少气凝。虚,不实也,为劳倦。实,不虚也,为邪 
实。洪,大而有力也,为积热。大,虚而无力也,为体弱。微,细而隐也,小,细而显也, 
为气少。弦,端直之象也,为水饮。长,过乎本位也,为气旺。短,不及本位也,为气少。 
紧,如引绳转索也,为寒、为痛。弱,微细之甚也,为气血两亏。濡,沉而细也,为真火不 
足。动,如豆粒动摇之象也,为气血不续。伏,脉不出也,为寒气凝结,又或因痛极而致。 
促,数时一止也,为热盛。结,缓时一止也,为寒盛。芤,边有中无也,为失血。代,动而 
中止,有至数也,亦为气血不续,又为跌打闷乱,以及有娠数月之兆。革,浮而坚急也,为 
精血少。牢,沉而坚硬也,为胃气不足。疾,数之甚也,为极热。散,涣而不聚也,为卫气 
散漫。惟有缓者,和之至也,为无病。其所主病,大略如此。如或数脉相参而互见,则合而断之,以知其病。 
至于脉有真假,有隐伏,有反关,有怪脉,均宜一一推求,不可混淆。何谓真假?如热 
证脉涩细,寒证反鼓指之类。何谓隐伏?如中寒腹痛,脉不出。又外感风寒,将有正汗,亦 
脉不出。书云∶一手无脉,曰单伏;两手无脉,曰双伏。何谓反关?正取无脉,反在关骨之 
上,或见于左,或见于右,诊法不可造次。何谓怪脉?两手之脉,如出两人,或乍大乍小, 
迟数不等,此为祟症。 
又有老少之脉不同,地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