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这些行动方式本身,而是调节这些行动方式的心理活动
的概括化。比如,在操作中对具体动作的掌握,这是技能;而
在掌握技能中,如果支配动作的心理过程进行的敏捷性能够
经常出现,并成为巩固的概括化的动力系统时,它才成为动
? 740?
普 通 心 理 学
作敏捷的能力。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而认识能力或智
力不是这些经验系统本身,而是对这些思想材料进行加工的
活动过程的概括化。比如理解一个数学公式,掌握推导这个
公式的步骤,以及推导过程中需要的一切其它公式,这些都
属于知识的范围;而在推导过程中负载推导过程的思惟的分
析、概括活动的动力性质才属于能力的范围。这些分析、概
括活动如果能逻辑严密地、略去繁琐步骤地、迅速而简练地
进行,而且这样的思惟加工的程序和方式达到高度概括化,以
至于每当推导运算时,它都以这种简约的方式进行,并且能
迁移到不同的运算场合,这才是具有数学运算所需要的思惟
敏捷能力的表现。
能力和知识、技能密切地联系着,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制约体现在:掌握知识、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
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而
知识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但二者的发展却不是完全
一致的。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具有相等水平的知识、技能,但
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是相同水平的,而具有相同水平能力的人
也不一定能获得同等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来说,学习成
绩好,智力水平可能是较高的,但是两个学习同样优异的学
生,一个可能是才能出众,另一个则可能主要是靠刻苦奋读。
因此,在有经验的教师看来,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学生身上
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在一个数学能力很高的学生身上,很可
能他还没有努力地学习,而对另一个数学能力较低的学生来
说,则证明他通过巨大的努力而获得可喜的成果。
能力作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的个性心理特征,
普 通 心 理 学
? 741?
是影响活动效率的基本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训
练水平、知识、技能、花费的时间等),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
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果。
三 能力与素质
能力是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的形成依赖
于一定的自然基础—— 素质。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
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
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
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生来或早期聋哑的人难以发展
音乐能力,双目失明者无从发展绘画才能,严重的早期脑损
伤或脑发育不全的缺陷是智力发展的障碍。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
为先天生成的解剖生理机构,不能现成地决定能力。刚出生
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解剖生理特点,
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只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解
剖生理素质在活动中显露并发展起来,才逐渐形成能力这样
的心理特征。因此,必须抛弃那种认为能力是宿命地由某种
不变的自然因素先天注定的唯心主义观念。
一个幼儿园教养员发现一个女孩在音乐班上表现出发音和
听力比大多数其它儿童更优越,她节奏感灵敏,发音准确,音色
也悦耳。教养员还发现她能辨认音阶中的半音,这在四岁儿童是
困难的。教养员给她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她独唱、领唱、站在班
级歌唱队的前面当〃指挥〃。应当说她是显露了比较良好的先天素
? 742?
普 通 心 理 学
质的。12岁时她在学校里已经成为出众的〃歌手〃了。她识谱迅
速,音乐记忆突出,音色优美,产生了唱歌的爱好,被音乐家评
价为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
但女孩从小显露的良好素质还不是才能。她在歌唱实践中,
随着音乐能力的出现,音乐素质也得到发展,声音感受性、准确
程度比4岁时大大提高。她节奏感敏锐,唱出的旋律动人,她学
会发出优美的颤音,发展了比一般青少年突出得多的音乐能力。
显然这是训练和练习的结果。
但是女孩始终没有得到专业训练的机会,她不善于用气和吐
气,不知道更恰当地掌握发声的部位,以及腭部与舌的运动技巧。
结果她始终没有发展出优异的音乐才能,也没有什么显著的音乐
成就。可见,素质不能预先命定能力的发展,决定能力发展的因
素是实践、教育和训练,素质只是必要的自然基础。
制约能力发展的素质的机制还未能得到详尽确切的科学
说明。许多病案材料记录了脑的不同部位的损伤造成能力发
展的障碍,特别是先天和早期严重脑异常这种不可改变的素
质缺陷对能力发展有致命的影响。但是不能认为大脑两半球
上有严格划分的〃智慧〃区域;这种观点反映了生理学和心
理学早期阶段的发展水平。
近期的研究认为,素质同脑和感官的微观结构有关,尤
其同大脑皮层细胞群的配置和神经细胞层结构的个体特点有
关。
研究证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征对能力的影响是重要
的。神经系统强度水平影响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延续时间;
弱型的灵活程度影响知觉广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水平影响
普 通 心 理 学
? 743?
. .捷普洛夫研究了弱型特征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指
出了弱型对能力形成的积极作用。他说:〃如果允许作类比的
话,可以把弱的神经系统比作非常易于感光的照像底片。这
种照像底片要求对它特别小心:它比其它任何底片都更怕
'漏光'或'冲洗过久'(过于强烈的刺激物!条件刺激物的
长时作用)。这当然是一种消极的特性。但是须知这种特征是
①
一种积极的特性,即高度感光性的结果。〃4 神经系统弱性
的高度感受性可以发展为高度反应性,印象丰富鲜明、心理
活动十分细致的能力。
神经系统的局部特性很可能对于能力发展有巨大的意
义。某些局部的类型特点可能分别对视觉的、听觉的或运动
方面的能力有更大的关系。
素质作为有机体形态学与生理学的品质服从于普遍的遗
传学规律。但是不能从素质遗传导致能力遗传的结论。早在
1875年英国人类学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
Galton)主张天才
遗传,持这一主张的学者虽有许多研究,但其结论是站不住
脚的。
注意的分配;在运动的准确性方面,弱而不平衡类型有较长
的紧张有力的活动周期,但在形成技能时,会出现许多多余
的和违反抑制性要求的动作。在思惟活动中,灵活类型的人
比不灵活类型的人在解决问题上可能快2—3倍。
A p
①
A p
. .捷普洛夫:《个别差异问题》,苏俄教育科学院出版社1961年俄文
版,第419页。
? 744?
普 通 心 理 学
大量研究的综合结果显示:在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比分开
抚养的双生子的智力水平有更大的相关,同卵的比异卵的有更大
的相关,双生子比一般兄弟姐妹有更大的相关,一般兄弟姐妹比
无关的人有更大的相关。这些结果,似乎有趋向证明智力是遗传
决定的。但是就在这些研究结果里,也有相反的事实,表明没有
亲属关系的人,在一起抚养的比分开抚养的,其智力水平也有更
大的相关,这就说明智力并不能由遗传所决定 ①。
在批评遗传决定论的同时,可以明确地指出,主张智力
由环境决定也是错误的。能力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但不
能由环境机械地决定。应当认为遗传素质和环境对能力的形
成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关键在于实践。研究指出,巴赫家
族的音乐才能早在1550年即已出现,直到1880年以后才衰
竭。巴赫家族中有六十多名音乐家,其中有20名是著名的音
乐家。显而易见,从事音乐活动的教育与训练,以及以音乐
活动为职业的历史条件对巴赫音乐世家的形成有多么重大的
作用。然而也无需否认这个家族音乐素质的遗传性,如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