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虽然呈现的材料的数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知觉的任
务不同,主体的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布的刺激物的
广度。例如在接收电码中常常要求感受高速度连续呈现的刺
激物,就涉及注意在时间上的广度问题。有人研究了接受连
续闪光刺激物和连续声音刺激物的注意广度。每次呈现刺激
物的数量不等,由1个到10个闪光或短暂声音。刺激物的呈
现频率 (速度)也有变化。由受试者判断看到或听到的刺激
物数目。如果视觉刺激物呈现的速度太快,便产生融合现象。
听分析器却可以感受更高的频率。一般说,刺激物数量越多,
呈现速度越快,判断的错误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这种
倾向对于视觉刺激物来说更加明显(表7)。注意在时间上的
广度也受刺激物的特点和主体状态的影响。
表7 对连续刺激物的注意广度
每秒钟闪光次数
2
3
4
5
7
每秒钟声音次数
8或10
12
14
16
注 意 广 度
大于 10
大约 6
大约 4
大约 4
大约 3
注 意 广 度
大于 10
大约 7
大约 5
大约 4
普 通 心 理 学
? 129?
二 注意的稳定性和紧张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
从事某种活动上。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
而是在间歇地加强和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注意的
一种基本规律,也叫做注意的起伏现象。在听觉方面,如持
一只怀表,离开受试者耳朵一定距离,使他刚能隐约地听到
表的滴达声音。受试者会一时听到表的声音,一时又听不到,
或者感到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在视觉方面,注意的起
伏现象可以用马森圆盘演示出来。当马森圆盘在马达上转动
的时候,由于圆盘半径上的黑色方形点子与白色背景的混合
比例的不同,盘上会出现一层一层浓淡不同的黑环,越靠近
圆心黑环越浓,越远离圆心黑环越淡,直到靠近边缘处看不
出黑环,只见白色。如果注意黑环的数量,会发现时而多一
两层,时而少一两层。知觉到的黑环的数量不断变化表明注
意的起伏现象。注意起伏的一次周期,可分为一个正时相和
一个负时相,前者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后者表现为感受性
的降低。每一次起伏周期历时约8—10秒,个别差异范围较
大。一般认为注意的起伏现象是外围感受器官和中枢的适应
过程造成的。在发生适应现象以后,感受性减弱,于是感觉
器官产生微弱运动,刺激物作用于新的感受细胞上面,或者
感受器官经过一个恢复过程,而使感受性再度提高。
不显著的注意起伏现象在其它方面也可以看到。在许多
研究反应时间的实验中,要求对刺激物 (光、声音等)尽可
能迅速地作出预先规定的运动反应(如按电钮)。这些实验确
? 220?
普 通 心 理 学
定,如果在给予刺激物之前有一个预备信号,那么在刺激物
之前大约2—3秒钟的时间内给予信号会得到最好的效果。如
果时间的间隔比较长一些,就开始发生注意的起伏。不过这
些不显著的起伏,只是在要求一个人非常迅速地反应某个刺
激物的时候,才有消极的影响。在较长时间和多样化的工作
中,这种影响是很小的。
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总是指向于同一对
象。而是说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变化,但是活
动的总方向始终不变。例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
要看教科书,要写字或演算,但是他的这些活动都是服从于
完成作业这一项总任务的,因而他的注意是稳定的注意。
在工作中明确规定所要解决的总任务是什么,布置每一
步骤所要解决的局部任务,并且积极地尝试去解决它们,是
保持稳定的注意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另外,要保持稳定的注
意,应该使所进行的活动多样化。要长时间地进行单调的活
动是困难的,如果使活动交替地进行,并且不断地出现新的
内容,提出新的问题,就可以保持稳定的注意。有计划地组
织自己的活动对于保持稳定的注意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实际活动中要求一定的注意,哪怕这种活动是简单的
和多次重复的,注意也能保持得很长久。在一个实验中,在受试
者面前设置一面屏幕,屏幕上有一个窗口,窗口后面有一个由转
轴带动的长纸带,纸带上画有许多小圆圈,以每秒钟三个圆圈的
速度通过窗口。受试者的任务是用铅笔把在窗口通过的小圆圈勾
去。实验结果证明,受试者能够在20分钟内毫无错误地进行工
普 通 心 理 学
? 221?
作。
注意的稳定性常常跟一个人的主体状态有关。例如在失
眠、疲劳或生病的时候,注意就不易稳定。在身体健康、精
力充沛、对注意的对象感到兴趣、而且采取积极态度的时候,
就容易保持稳定的注意。
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是由
其它刺激物的干扰或由单调的刺激物引起的。干扰决定于附
加刺激物的特点和附加刺激物与注意的对象的关系。实验证
明,与注意的对象相类似的刺激物,比不同类刺激物的干扰
作用大;同样的干扰刺激物,对于知觉的影响小,对于思惟
的影响大;在知觉过程中,视知觉受无关刺激物的影响最小。
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地影响着情绪的其它对象,也会引起
注意的分散。但是并非任何附加刺激物都能引起注意分散。在
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时候,保持注意也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
缺乏外界刺激物,大脑的兴奋难以维持较高的水平,所以有
时微弱的附加刺激物不但不会减弱注意,反而会加强注意。
注意的紧张性是心理活动对某些事物的高度的集中,而
同时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这一点很明显地表现出注意的一
般特征:区别出所反映的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在紧张注
意的情况下,一个人会沉浸于他所注意的对象,而注意不到
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要达到高度紧张的注意,必须有能够在
最大限度内引起注意的条件,例如在背景上突出对象,对注
意的对象发生兴趣,注意的对象对当前完成的任务有重要的
意义等。
? 222?
普 通 心 理 学
越紧张地加强注意,注意的范围就越小。长时间的、高
度紧张的注意会引起疲劳,这时注意便趋向分散,注意的紧
张性趋于降低。
在实际生活中,控制注意的紧张度具有重大的意义,人
在需要的时候,必须把注意高度专注在当前的任务上,克服
各种无关刺激物的干扰,从而提高工作或学习的效率。但是
有时也要求降低注意的紧张度,避免疲劳。例如,对于一个
飞行员来说,在战斗中,要根据作战的任务,经常保持紧张
的注意;但是飞机在一般平飞状态中,飞行员适当地减弱注
意的强度,就可以避免由于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过快地发生
疲劳。人在生活实践中,善于调节注意的紧张性是很重要的。
三 注意的分配与转移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
对象,叫做注意的分配。在实际生活中常要求人们的注意能
够很好地分配。例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一边观
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学生需要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等等。这
就是注意分配的实例。
实验研究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这样同
时进行两种活动是可能的。检查注意分配效果的方法是在实
验后要求受试者复述出故事的细节。另外进行控制实验,即
单独听故事和单独进行加法运算,与复合活动的实验结果作
比较。一位受试者的结果如下:
(A)单一活动: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52。
(B)复合活动: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43(相当于单
普 通 心 理 学
一活动正确完成运算数的83%)。
? 223?
(C)单一活动: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31。
(D)复合活动: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10(相当于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