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由于劳动活动而可能获得的产品或工程的印象,然后才能
够按照以观念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这种印象去改变劳动对
象。换句话说,人的劳动活动不仅要适应他要施加影响的外
界物质对象,而且要服从于当时仅仅在想象中以观念形式存
在着的客体—— 这种客体是现实的印象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
的产物。
要使自己的劳动活动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产生符合于目
的的结果,这种目的就必须表现为有意识地反映现实的形式。
因为只有这样,劳动者的劳动目标才可能和他所直接感知的
事物互相比较。例如,人要用木料制造特定的物品,他首先
就要把可能采用的木料和他所思考着的物品进行比较,挑选
出适用的材料。这时他的劳动的目的以有意识的反映的形式
存在于他的头脑中,可能采用的木料也引起他的有意识的反
映,于是构成了劳动目的和直接感知的劳动对象互相比较的
前提条件。在劳动过程中,人不仅根据自己的目的来估量劳
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他在许多时候还为了适应既有的材
料和工具的限制,考虑到自己的活动的中间结果,而在一定
程度上修改头脑中的已有的设计,改变原来以观念形式存在
着的产品的形象,例如改变它各个部分的大小和相互关系,或
改变它的结构等等。这就是说,由于人能够清楚地了解他所
意识到的东西,他就不仅能施加作用于周围的现实事物,也
能作用于他的头脑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他不仅在劳动中去
? 110?
普 通 心 理 学
获得周围已存在的事物,也是获得当时仅存在于他的观念中
的东西。在人改造周围的现实对象的时候,首先在头脑中进
行着工作:拟定和修改行动的方法,在头脑中准备实现它们
的条件,进行思想上的试验等等。
不仅人的劳动活动是这样,其它活动也是这样。人的其
它活动随着劳动并且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也获得了劳动活
动所固有的特点—— 由关于活动的结果的有意识的观念所指
导。换句话说,人的活动也具有有意识、有目的方向的性质,
在他的活动中同样可以看到意识的特殊作用。和在劳动中一
样,人在进行其它活动之前,一般都首先在头脑中想象活动
的结果,拟定行动的方法,在思想中进行试验。有时做一个
很简单的以前不曾做的动作,也要事先在思想中试做一下。甚
至如布置房间家具,人也先在头脑中移动家具,想象出重新
布置后的景象,然后再动手进行实际的布置。
由此可见,意识、有意识的反映,使人能够在头脑中进
行活动,并且能够用头脑中产生的概念、思想、计划来指导
自己的行动。人的行动因此更有目的方向性,更有预见性。和
动物不同,人在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有了更大的主动性。
三 意识与人的直接实践经验
意识是借助于词而实现的对现实的反映,在本质上有别
于动物心理的仅仅借助于直接印象而实现的对现实的反映。
在意识到客观事物时,由于事物的作用而产生的直接印象就
同已形成的有关的知识、概念、思想发生联系。由于这种联
系,人所感知的东西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人意识到他所感知
普 通 心 理 学
? 111?
的东西按其属性应该归入某一类的事物。意识到现实的事物
也就是这些事物反映在人所掌握的词的系统中的过程。
由社会经验形成的词的概括内容同个人在实践活动中所
获得的直接印象的经验比较起来是无比丰富的,它要广泛得
多,对现实的反映也深刻、全面、完善得多。可是通过词而
进行的反映不能离开个人的实践活动。
词的概括虽然不能只在个别人从现实中获得的直接印象
的基础上产生,但它是在人们彼此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也就
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掌握社会上所形成的词的
过程不仅依赖于这些词所标志的知识、概念、思想的影响,也
依赖于它们所标志的东西同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关于事物
的直接印象的关系。人掌握词所标志的东西必须以自己获得
的直接印象为依据。词只是通过它同人直接感知的事物发生
的联系,才对人具有意义。
当儿童开始学语的时候,个别的词只是和他所直接感知
的个别事物发生联系,作为这一事物的信号,标志它并引起
儿童的相应的反映。后来,这个词就逐渐用来标志某一类的
东西,具有概括的作用,这时它就真正具有了词的意义。当
用词来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或区别开来的时候,词就不只
巩固儿童的经验,也丰富他的经验,给予他以从客观事物引
起的直接印象中所不能获得的东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
种由词所给予儿童的东西,总是直接和个体在实践中所获得
的有关客观事物的直接印象相联系的。
人掌握了语言以后,知识的传授就可以借语言来进行。人
可以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解释,掌握他在直接经验中从来没有
? 112?
普 通 心 理 学
遇到过的东西。但是这也只是在这些知识同人在实践中所获
得的某些事物的直接印象联系起来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例如,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景物各殊,从未到过西南边疆的人,也
能够将词所传递给他的东西同他已有的在直接印象基础上形
成的概括联系起来,如同〃壮丽的高峰〃,〃长年的积雪〃,
〃蜿蜒的河流〃,〃富饶的草原〃等等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有关
祖国西南边疆的大致图景。在这里,区别只是词所传授的东
西和个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印象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其它的词的中介来实现的。
在掌握抽象概念的情况下,概念同人所感知的现实之间
的联系往往要通过许多其它的概念,才能在复杂的思惟过程
中建立起来。但这种联系是必然存在的,否则概念就不反映
它所应当反映的客观现实,变成没有意义的,也就不能成为
概念。
由此可见,人对现实的有意识的反映,始终是人从现实
事物获得的直接印象同他所掌握的由社会经验形成的知识、
概念、思想相互联系的产物,而不是二者之一的作用的结果。
而且在这种复杂的联系中,人的直接印象的经验是主要的、基
本的东西。这不仅表现在人掌握社会已形成的知识、概念、思
想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直接印象,而且表现在人掌握别人
所传授的东西的可能性以及他如何掌握这些东西,都取决于
个人在实践中取得的直接经验。
人在同别人交际时所遇到的知识、概念、思想,如果同
他的直接经验相符合,就容易为他所掌握,如果同他的直接
经验相矛盾,那么这些知识、概念、思想即使由于同已掌握
普 通 心 理 学
? 113?
的其它概念相联系而可以被理解,它们对这个人来讲仍然是
格格不入的,没有力量的,不能真正被他掌握。社会形成的
知识、概念、思想只是当它们在人的实践经验中找到了掌握
和巩固它们的基础时,才可能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推动力。
人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和人的意识间的关系还表现在意识
对具体生活条件、社会存在的依存性上。社会环境给人以不
断的影响,使人产生有关的直接印象。在这个基础上相应的
意识也就产生了。意识并不自发地从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产生,
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即在个体直接经验同人类生产斗争和
阶级斗争的经验结合的情况下产生;它也不是径直在直接经
验的基础上立即产生,而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但是
总的说来,它是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有联系
的。因此,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意
识也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结合教育的影响,人们
就形成共产主义的精神面貌,产生共产主义意识。在这里,具
体表现了人的有意识反映的一般规律:人的意识归根到底决
定于他的实践活动,也就是决定于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际生
活。
? 114?
普 通 心 理 学
第四章 感 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
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