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实践的产物,是集体劳动的经验的结晶。在劳动工具中凝
结经验,积累经验。它不仅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社会的
属性。
劳动集体的成员在参加劳动的时候,一方面学会使用其
他成员所创造的或者前人所创造的工具,一方面也学会制造
工具的技能。这就产生了传递经验的新形式,也就是通过训
练和学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象动物那样只通过本能
遗传和个体活动的方式来获得经验。于是劳动工具不仅是集
体劳动的产物,也是集体中传递经验的手段。集体的使用工
? 010?
普 通 心 理 学
具的劳动,促进着人的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在集体劳动中,个人的活动是服从于他所属的集体的社
会劳动关系的。人类祖先在劳动活动中彼此协同活动,每个
成员在其中又有分工,各自从事不同的活动、执行着不同的
任务。例如,整个集体的活动是为了猎取食物,而各个成员
的活动的对象和直接目的又彼此不同。负责惊起野兽的人,其
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把野兽惊起。这种把野兽惊起的活动只是
跟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活动协同起来,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所
以在集体劳动中,不仅使人开始区分集体劳动的共同目的和
个体劳动的直接目的,而且他的活动不再只服从于事物之间
的自然的联系和关系,而是从一开始就服从于社会的联系和
关系。这也使人的劳动从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活动。在动物
的活动中,动物对自己的关系也同它对外界事物的关系一样,
仅仅属于本能的、生物的范围。类人猿在用各种方法来取得
食物的时候,它们各自进行活动,彼此漠不关心。人类祖先
在劳动中却是从社会集体的关系来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活
动的。社会集体的劳动使人类祖先开始能区分自己、集体的
其它成员以及集体和自己的关系。这样,集体劳动就构成主
要的心理的因素,促进人类祖先对周围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的有意识的反映,其中包括反映自己和环境的关系
的自我意识。
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劳动方式的发展,人们围绕着劳动活
动彼此间日益结合起来。因此,人类祖先群居生活的自然团
体,就逐渐在劳动的基础上被改造了。过去以本能为基础的
自然群体逐渐改造成为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这是人的
普 通 心 理 学
意识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 语言和意识
? 011?
人们生活于社会集体中,从事集体的劳动,这就促使他
们彼此间有话要说。例如在集体劳动中,人们要组织起来完
成共同的劳动任务,要分配各个成员分别负责的工作,要交
流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切都造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必
要性。这种需要就促使言语和语言的发生,发展了言语器官。
言语和语言的发展,是人类意识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而语言是社会所
创造的、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进行交际的工具。人类祖先
在组织集体劳动和交流生产经验时,逐渐形成了为劳动集体
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掌握的、由他们自己发出的声音组合而成
的系统。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在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过程中,这
个系统由于日益丰富的社会经验的影响而日益丰富和完善起
来,最后形成了社会的稳定的语言。
人类言语发生以前,已经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准备了解剖生
理的基础。人类的动物祖先的声音反应是言语发生的自然前提。
现代的猿猴就能做出至少九种的声音反应。这些反应中包含颔、
唇、舌的一系列复杂的运动。人的言语器官在音节清晰的言语发
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起来。语音发音的发展促进人类祖先下颔
形状和它的活动的灵活性的变化,同时使口腔增大,某些面部肌
肉改变。这样,舌的活动有了更大的自由,整个言语器官有了巨
大的灵活性。
音节清晰的音语的发展,也引起了人类祖先听觉的进一步完
? 012?
普 通 心 理 学
善。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类祖先获得了精确地分析语音的能力。
言语器官的发展和分析语音的听觉能力的发展,是同大脑两
半球皮层的全部结构和全部活动的复杂化联系着的。在人的大脑
两半球皮层部分,出现了分析言语器官运动的信号和语言的听觉
信号的特殊区域。这些区域是动物,即使最高等的猿类所没有的。
言语和语言只是在人的身上、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产生
和存在。动物也利用某些声音信号来进行交际,但是这些声
音并不是真正的言语和语言。
许多动物在受到外界或身体内部某些刺激时,往往用声
音来进行反应。这种声音反应又成为一种客观的刺激物,可
以引起其它动物的某种反应。声音反应对动物的生存是重要
的,因为它可以引起其它动物的适宜行为,以获得食物或逃
避危险,从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鸡雏听到母鸡的某种声
音,就会奔向母鸡,彼此竞食;而听到它的另一种声音,则
又趋伏它的翼下,隐藏起来。但是动物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
声音反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反应,并不表明作为刺激
物的现象本身是什么,也不表明反应本身是由什么现象引起
的。与此相应,其它动物对这种声音的反应也只是对声音刺
激物本身的直接回答,是一种本能的或条件反射的行为,而
不是对引起这种声音反应的刺激物的回答。所以动物的声音
反应和声音反应所引起的其它动物的回答,都是无条件反射
或者对第一信号系统刺激物的条件反射。
人的言语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当人看到或想到某种现象
的时候,他可以用词、用社会集体各成员所共同用来表示同
普 通 心 理 学
? 013?
一现象 (或者确切地说,该现象所属的那一类的现象)的声
音组合来说出和表示这种现象。他的言语对感知言语的人是
一种客观刺激物,引起他们头脑中产生关于这种现象的表象、
概念或思想。所以言语跟动物的声音反应不同,它是第二信
号系统的刺激物,标志人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使人们彼此之
间传达他们头脑中所反映的东西,使人们交流思想。
人们也象感知其它现象、其它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物一
样来感知语言的词。但是,由于语言有概括、巩固和传递社
会经验的作用,表示和交流着社会集体反映客观现实的结果,
人们感知词的时候就不限于感知词的声音刺激物 (或视觉刺
激物)本身,而且通过它来掌握它所负载的、以观念的形式
存在的这些结果。
语言、词也是个体反映现实的工具。当人类祖先通过劳
动而把外界事物和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关系区分开来、把劳动
目的和劳动任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所属的集体区分开
来的时候,也就用词来标志这一切,通过词而以抽象和概括
的形式来反映这一切。
人类个体是在同他人的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学会听懂
别人所说的言语,同时也就学会用词来进行反映的。最初他
用的是出声的言语,只是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言语活动的
技能日益纯熟,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外部活动的成分可以受到
抑制,其结构也趋于约缩,成为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的、内
部的言语。这时,即使不是和别人进行着言语交际,个体的
反映活动仍然是通过独自的内部言语来进行的。人只是通过
词(外部或内部),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他的反映才成为
? 014?
普 通 心 理 学
自觉的、有意识的反映,即成为意识。而在人把自己从客观
事物中分离出来并以词标志的时候,也就形成了自我意识。
因此,人对现实的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的意识,是人
类祖先在劳动和在劳动中彼此间的社会性联系的发展过程
中,同语言一道产生的。在人对现实的有意识的反映过程中,
社会集体反映客观现实的经验制约着个体的反映活动,也体
现在个体的反映活动中;而个体的反映,又丰富着社会集体
的经验,纳入社会经验的总体。有意识的反映既是自然历史
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
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