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中,要记住某些事物,把它们记牢,并且在以后回想起它
们来(记忆),就是以暂时联系的建立、保留和重新进入活动
①
《巴甫洛夫星期三》第3卷,1949年俄文版,第43—44页。
普 通 心 理 学
? 16 ?
状态为其生理机制。
三 内 抑 制
条件反射形成和保持的条件是作为信号的刺激物和强化
刺激物之间的结合。这种条件经常重复出现,所形成的条件
反射就稳定和巩固下来,条件刺激的出现都会有规律地引起
条件反应。条件反射的形成、巩固,总是有抑制过程参加的。
随着有机体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条件反射也
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有机体的生存来说,具有跟
条件反射的建立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条件反射是由于正确
地反映了客观刺激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才使有机体更好
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如果客观刺激物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而
有机体的条件反射还保持不变,就不仅不能继续有助于有机
体的适应,而且会妨碍它的适应。条件反射的变化更有赖于
抑制过程的发展。
额外的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新的
兴奋中心,会按照负诱导的规律对已有的条件反射的中间环
节产生外抑制作用;当一个刺激物的作用过强或持续过久,就
引起大脑皮层有关部分的细胞的超限抑制,从而使它自动地
停止工作。这两种形式的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本来就具有的,
不需要在生活中去形成,所以是无条件抑制。
跟无条件反射一样,无条件抑制的作用虽然是重要的,仍
然是很有限的。对有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内
抑制。内抑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所
以也叫做条件抑制 (广义)。
? 26 ?
普 通 心 理 学
有机体辨别客观事物,不断排除不必要的活动,使某些
活动通过练习而精确化,以及获得新的经验,都有赖内抑制
的参与而实现。
按其形成的方式,内抑制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消退抑制。如果一个条件刺激物不再跟强化刺激物
继续发生联系,就会失去信号意义。这时条件反射弧的中间
环节产生了消退抑制,抑制已有的暂时联系,因而使条件刺
激物不能引起原有的条件反应。这就是说,原来反映着条件
刺激物和强化刺激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条件反射,借助于消
退抑制而停止它通常的表现,使有机体的活动符合于新的环
境变化。人在新的工作条件下改变旧的工作习惯,或者在工
作中消除某些不必要的动作,即有赖于消退抑制的参与。
(二)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初期泛化对有机体具有一定
的积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又使有机体不能对刺激物进行
必要的精密分析。实现这种精密分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建立
分化抑制。在动物实验中,如果只对某一特定刺激物进行强
化,而对与之近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
动物就能精细地区分彼此近似的刺激物,只对其中被强化的
刺激物产生阳性条件反射,对其余的刺激物则产生阴性反应。
这时,这些其余的刺激物在动物大脑皮层内引起的是抑制过
程,即分化抑制。这种抑制是辨别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条件抑制 (狭义)。把一个已经形成的阳性条件刺
激物跟一个无关刺激物合并起来刺激动物,不予强化,而在
只用原来的阳性条件刺激物刺激动物时,予以强化。训练一
个时期,原来的刺激物能够单独引起阳性条件反射,而跟无
普 通 心 理 学
? 36 ?
关刺激物结合在一起就引起阴性条件反射,即引起条件抑制
(狭义)。这种内抑制的作用是使有机体区别同一条件刺激物
在不同条件下信号意义的变化,它在实质上是跟分化抑制相
同的一种内抑制。
(四)延缓抑制。在有些情况下,某一信号的给予并不标
志强化刺激物的立即来临,而是表明它将在一定时间以后出
现。这时,有机体的阳性条件反应就被暂时抑制,延缓到一
定时间以后才出现。延缓的时间是跟条件刺激物和强化刺激
物的间隔时间相应的。这种条件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的时候,
首先引起大脑皮层的内抑制,即延缓抑制,继而引起阳性反
射。通过延缓抑制,有机体的活动就精确地适应刺激物之间
的时间关系。
(五)调整抑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内抑制,其作用是调
整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使由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条件反射
强度跟强化刺激物的强度保持量上的相应。在实验中对以定
量的无条件刺激物强化而建立的稳固的条件反射,改用较少
量的无条件刺激物进行强化,经过多次重复,动物的条件反
射量就渐次减少,并且稳定在一定的较低的水平上。这时条
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兴奋过程,产生阳性反射,同时,
也引起内抑制过程,以调节条件反射的强度,使之适应于无
条件刺激物的强度。
如果使无关刺激物跟已经形成的抑制性条件刺激物相结合,
同样可以通过暂时联系的建立而形成抑制性刺激物。这是在内抑
制的基础上形成内抑制的一种方式。
? 46 ?
普 通 心 理 学
延缓抑制和调整抑制对有机体的生活具有更深刻的意
义。在一般情况下,有机体如果仅能对某一外来的刺激作反
应或不作反应,是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它还需要使它的反
应合乎时宜,并且恰好达到所要求的程度。这都有赖于延缓
抑制和调整抑制的参与。
由此可见,内抑制是大脑皮层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由
于内抑制的参加,大脑皮层才能实现精细的分析与综合机能,
从而使有机体在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的时候,可以产生反射,
也可以抑制反射的发生,或者以其他的非固有的形式进行反
应。有机体活动的多样性、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就是在这
个基础上实现的。
不应当在无条件抑制和内抑制之间划分绝对的界限。它
们在性质上是同一的,而且在具体活动中也是互相结合着的。
一方面内抑制在许多情况下是在无条件抑制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另一方面,大脑皮层的超限抑制和外抑制也可以通过
训练而改变,从而带有条件性。例如以两种不同的无条件刺
激物强化动物的两种不同的条件反射,交替地进行训练,两
个条件反射各自引起的诱导抑制就会逐渐获得改善,从而促
进兴奋过程的集中,使两个条件反射间形成精细的分化。这
种分化是大脑皮层分析机能的又一种形式,是有机体跟环境
保持平衡的一种经常方式,对心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例如
在辨别活动中,较多的情况不是对两个刺激之一进行反应,对
另一个不进行反应,而是对两者作不同的两种反应。
所以,大脑皮层的工作,是兴奋和抑制的统一,其中既
普 通 心 理 学
包含着无条件抑制,也包含着内抑制。
四 大脑皮层机能的系统性
? 56 ?
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不是孤立的,由它们所引起的大
脑皮层各个区域的活动是彼此联系的。通过复杂精细的分析
与综合,大脑皮层把各个刺激物或反应按不同的形式结合成
为一个统一的复合物或系统,这就是大脑皮层的系统性活动。
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生理机制上也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
一个简单的条件反射,就是一个由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
刺激物组成的系统所引起的系统性的活动。
在自然的条件下,刺激物总是彼此联系起来,组成了同
时性或继时性的复合刺激物,在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对复合
刺激物的反应。人们听到的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是一
种特殊的继时复合刺激物,而引起人们视知觉的刺激物,是
同时复合刺激物的特殊的例子。
用两个刺激物组成同时复合刺激物,对动物形成条件反射。
使单个刺激物的作用消退,它们所组成的复合刺激物仍然有阳性
信号作用,能引起阳性条件反射。所以各单个刺激物在复合刺激
物中是作为它的组成部分而起作用的,它们已经组成为一个系
统。
又如用四个音按一定间隔和一定顺序组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