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中,要记住某些事物,把它们记牢,并且在以后回想起它 
们来(记忆),就是以暂时联系的建立、保留和重新进入活动 
① 
《巴甫洛夫星期三》第3卷,1949年俄文版,第43—44页。 
 
 
普 通 心 理 学 
? 16 ? 
状态为其生理机制。 

三 内 抑 制 

条件反射形成和保持的条件是作为信号的刺激物和强化 
刺激物之间的结合。这种条件经常重复出现,所形成的条件 
反射就稳定和巩固下来,条件刺激的出现都会有规律地引起 
条件反应。条件反射的形成、巩固,总是有抑制过程参加的。 
随着有机体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条件反射也 
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有机体的生存来说,具有跟 
条件反射的建立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条件反射是由于正确 
地反映了客观刺激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才使有机体更好 
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如果客观刺激物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而 
有机体的条件反射还保持不变,就不仅不能继续有助于有机 
体的适应,而且会妨碍它的适应。条件反射的变化更有赖于 
抑制过程的发展。 
额外的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新的 
兴奋中心,会按照负诱导的规律对已有的条件反射的中间环 
节产生外抑制作用;当一个刺激物的作用过强或持续过久,就 
引起大脑皮层有关部分的细胞的超限抑制,从而使它自动地 
停止工作。这两种形式的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本来就具有的, 
不需要在生活中去形成,所以是无条件抑制。 
跟无条件反射一样,无条件抑制的作用虽然是重要的,仍 
然是很有限的。对有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内 
抑制。内抑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所 
以也叫做条件抑制 (广义)。 
 
 
? 26 ? 
普 通 心 理 学 
有机体辨别客观事物,不断排除不必要的活动,使某些 
活动通过练习而精确化,以及获得新的经验,都有赖内抑制 
的参与而实现。 
按其形成的方式,内抑制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消退抑制。如果一个条件刺激物不再跟强化刺激物 
继续发生联系,就会失去信号意义。这时条件反射弧的中间 
环节产生了消退抑制,抑制已有的暂时联系,因而使条件刺 
激物不能引起原有的条件反应。这就是说,原来反映着条件 
刺激物和强化刺激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条件反射,借助于消 
退抑制而停止它通常的表现,使有机体的活动符合于新的环 
境变化。人在新的工作条件下改变旧的工作习惯,或者在工 
作中消除某些不必要的动作,即有赖于消退抑制的参与。 
(二)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初期泛化对有机体具有一定 
的积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又使有机体不能对刺激物进行 
必要的精密分析。实现这种精密分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建立 
分化抑制。在动物实验中,如果只对某一特定刺激物进行强 
化,而对与之近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 
动物就能精细地区分彼此近似的刺激物,只对其中被强化的 
刺激物产生阳性条件反射,对其余的刺激物则产生阴性反应。 
这时,这些其余的刺激物在动物大脑皮层内引起的是抑制过 
程,即分化抑制。这种抑制是辨别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条件抑制 (狭义)。把一个已经形成的阳性条件刺 
激物跟一个无关刺激物合并起来刺激动物,不予强化,而在 
只用原来的阳性条件刺激物刺激动物时,予以强化。训练一 
个时期,原来的刺激物能够单独引起阳性条件反射,而跟无 
 
 
普 通 心 理 学 
? 36 ? 
关刺激物结合在一起就引起阴性条件反射,即引起条件抑制 
(狭义)。这种内抑制的作用是使有机体区别同一条件刺激物 
在不同条件下信号意义的变化,它在实质上是跟分化抑制相 
同的一种内抑制。 
(四)延缓抑制。在有些情况下,某一信号的给予并不标 
志强化刺激物的立即来临,而是表明它将在一定时间以后出 
现。这时,有机体的阳性条件反应就被暂时抑制,延缓到一 
定时间以后才出现。延缓的时间是跟条件刺激物和强化刺激 
物的间隔时间相应的。这种条件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的时候, 
首先引起大脑皮层的内抑制,即延缓抑制,继而引起阳性反 
射。通过延缓抑制,有机体的活动就精确地适应刺激物之间 
的时间关系。 
(五)调整抑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内抑制,其作用是调 
整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使由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条件反射 
强度跟强化刺激物的强度保持量上的相应。在实验中对以定 
量的无条件刺激物强化而建立的稳固的条件反射,改用较少 
量的无条件刺激物进行强化,经过多次重复,动物的条件反 
射量就渐次减少,并且稳定在一定的较低的水平上。这时条 
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兴奋过程,产生阳性反射,同时, 
也引起内抑制过程,以调节条件反射的强度,使之适应于无 
条件刺激物的强度。 

  如果使无关刺激物跟已经形成的抑制性条件刺激物相结合, 
同样可以通过暂时联系的建立而形成抑制性刺激物。这是在内抑 
制的基础上形成内抑制的一种方式。 
 
 
? 46 ? 
普 通 心 理 学 
延缓抑制和调整抑制对有机体的生活具有更深刻的意 
义。在一般情况下,有机体如果仅能对某一外来的刺激作反 
应或不作反应,是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它还需要使它的反 
应合乎时宜,并且恰好达到所要求的程度。这都有赖于延缓 
抑制和调整抑制的参与。 
由此可见,内抑制是大脑皮层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由 
于内抑制的参加,大脑皮层才能实现精细的分析与综合机能, 
从而使有机体在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的时候,可以产生反射, 
也可以抑制反射的发生,或者以其他的非固有的形式进行反 
应。有机体活动的多样性、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就是在这 
个基础上实现的。 
不应当在无条件抑制和内抑制之间划分绝对的界限。它 
们在性质上是同一的,而且在具体活动中也是互相结合着的。 
一方面内抑制在许多情况下是在无条件抑制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另一方面,大脑皮层的超限抑制和外抑制也可以通过 
训练而改变,从而带有条件性。例如以两种不同的无条件刺 
激物强化动物的两种不同的条件反射,交替地进行训练,两 
个条件反射各自引起的诱导抑制就会逐渐获得改善,从而促 
进兴奋过程的集中,使两个条件反射间形成精细的分化。这 
种分化是大脑皮层分析机能的又一种形式,是有机体跟环境 
保持平衡的一种经常方式,对心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例如 
在辨别活动中,较多的情况不是对两个刺激之一进行反应,对 
另一个不进行反应,而是对两者作不同的两种反应。 
所以,大脑皮层的工作,是兴奋和抑制的统一,其中既 
 
 
普 通 心 理 学 

包含着无条件抑制,也包含着内抑制。 

四 大脑皮层机能的系统性 
? 56 ? 
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不是孤立的,由它们所引起的大 
脑皮层各个区域的活动是彼此联系的。通过复杂精细的分析 
与综合,大脑皮层把各个刺激物或反应按不同的形式结合成 
为一个统一的复合物或系统,这就是大脑皮层的系统性活动。 
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生理机制上也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 
一个简单的条件反射,就是一个由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 
刺激物组成的系统所引起的系统性的活动。 
在自然的条件下,刺激物总是彼此联系起来,组成了同 
时性或继时性的复合刺激物,在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对复合 
刺激物的反应。人们听到的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是一 
种特殊的继时复合刺激物,而引起人们视知觉的刺激物,是 
同时复合刺激物的特殊的例子。 

  用两个刺激物组成同时复合刺激物,对动物形成条件反射。 
使单个刺激物的作用消退,它们所组成的复合刺激物仍然有阳性 
信号作用,能引起阳性条件反射。所以各单个刺激物在复合刺激 
物中是作为它的组成部分而起作用的,它们已经组成为一个系 
统。 
又如用四个音按一定间隔和一定顺序组成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