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言伤液 言多则口焦舌苦,故伤液。
多唾伤津 津生于华池,散为润泽,灌溉百脉,唾则损失,故伤津。又,《训典》曰∶津不吐,有则
含以咽之,使人精气留而自光。
多汗伤阳 汗多亡阳,阳随汗出,故伤阳。
多泪伤血 血藏于肝,哭泣多则肝损目枯,故伤血。
多交伤髓 人之阳物,百脉贯通,及欲火动而行事,撮一身血髓至于命门,化精以泄。不知节欲,致
骨髓枯竭,真阳无寄,如鱼之失水以死。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属性: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摄生者,卧起
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
八邪,则身自安矣。真西山先生四时调理春月歌云∶尝闻避风如避箭,春风多厉须防患,况因阳发毛孔开,
风才一入成瘫痪。夏月歌云∶四时惟夏难调理,阳神在外阴在里,心旺肾衰何所防,特忌贪欢泄精气。秋
月歌云∶时到秋来多疟痢,浣漱沐浴宜暖水,瓜茄生菜不宜餐,卧冷枕凉皆勿喜。冬月歌云∶伏阳在内三
冬月,切忌汗多阳气泄,阴雾之中勿远行,冻雪严霜宜早歇。春夏秋冬历一年,稍知调护自无愆,安然无病
称真福,莫恃身当壮盛年。细玩五歌,语虽浅而法实周,欲护其身者,故当书绅三复。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春三月
属性:《摄生消息论》曰∶春阳初升,万物发萌,人有宿疾,春气攻动,又兼去冬以来,拥炉薰衣,积至
春月,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是务调理。
x调理法x
勿多食酸味,减酸以养脾气。(春,肝木正旺,酸味属
木,脾属土,恐酸味助木克土,令脾受病)
宜常食新韭,大益人。过春后勿食,多昏神。
饮屠苏酒于元旦,免一年疾患。酒方∶大黄(一钱) 川椒(一钱五分) 桂心(一钱八分)
乌头(炮,六分) 白术(一钱八分) 茱萸(一钱一分) 桔梗(一钱五分) 防风(一两)。
元旦寅时,酒煎饮之。宜先幼后长。
乍寒乍暖,不可顿去绵衣,渐渐减之。稍寒莫强忍,即仍加服。
春夜卧时,间或用热水,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能泄风邪香港脚。
三月三日,上巳节,宜临水宴饮,修禊事以祓除不祥。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夏三月
属性:《保生心鉴》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节嗜欲
,定心息气,兢兢业业,保身养生。谚云∶度过七月半,便是铁石汉。因一岁惟夏,乃生死关也。
试看草枯木落,其汁液尽消竭于夏。危乎危乎,其此时乎。
x调理法x
勿多食苦味,减苦以养肺气。(夏,心火正旺,苦味属火,肺属金,恐苦味助火克金,令肺受病)
虽大热,勿食冻水、冷粉、冷粥等物,虽取快一时,冷热相搏,多致腹疾。
勿食煎炒炙 等物,以助热毒。多发痈疽。
勿枕冷石。损目。
勿睡熟扇风,或露卧取凉。多成风痹瘫痪之病。
阴房破窗,防贼风中人最暴。
勿用冷井水洗面,伏热在身。
烈日晒热之衣,不可便穿。
宜每日早起,以受清明之气。
五月五日,用枸杞煎水沐浴,可却除灾疾。
又,是日午时,可合平安散存用。(凡五月五日午时宜修合药饵者,因斗柄决。以月月常加戌,
戌时天罡指午,亥时指未,自未轮转,五日午时正指艮宫,为塞鬼户也,故用此时合药最效)
x平安散方x
雄黄 火硝 明矾 朱砂(各二钱) 冰片 麝香(各三分) 荜茇(五厘) 真金三十张共研为末。
防疫气流行,用贯仲一味,置厨房水缸内,合家食之,不染。
调乌梅汤解暑。方用乌梅,不拘多少,捣烂,加蜜,调滚水,待温饮之。或用砂糖代蜜亦可。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秋三月
属性:《养生论》曰∶秋风虽爽,时主肃杀,万物于此凋伤。顺时调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
x调理法x
勿多食辛味,减辛以养肝气。(秋,肺金正旺,辛味属金,肝属木,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
勿食生冷,以防痢疾。
勿食新姜,大热,损目。
勿贪取新凉。(凡人五脏俞穴,皆会于背。酷热之后,贪取风凉,此中风之源也。故背宜常暖护之)
八月一日,用绢展取百草头上露,拭两目,倍光明。柏树露尤妙。
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却疾益人。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冬三月
属性:《律志》曰∶北方,阴也,伏也。阳伏于下,于时为冬。当闭精养神,以浓敛藏。如植物培护于冬
。至来春方得
荣茂。此时若戕贼之,春升之际,下无根本,枯悴必矣。
x调理法x
勿多食咸味,减咸以养心气。(冬。肾水正旺,咸属水,心属火,恐咸味助水克火,令心受病)
不宜多出汗,恐泄阳气。
勿多食葱,亦恐发散阳气。
不宜沐浴。阳气在内,热水逼而出汗。(汗出而毛孔开,最易感寒。冬伤于寒,春必病瘟)
不宜早出犯霜,或略饮酒以冲寒气。
不宜犯贼邪之风。(冬月,东南风为贼邪风,宜谨避之)
冬至日,用赤小豆煮粥,合宅啜之,可免瘟疫时症。
宜积贮雪水,烹茶饮之,能解一切热毒。
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
属性: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人之死生系焉。举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纵欲必致伤生,即饮食之
中,亦惟知纵酒过度必至戕命,至于嗜味纵口,疾病丛蓄,甘陷溺于其中而不知警。盖病之生也,其
机甚微,由积渐而毒始发,及病之成也,第归咎于外感六气、内伤七情,鲜有悔悟于平日口腹之贪饕
者。考之《内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诸经并行。是为无病之人。此言水谷之益人也。今也饮食不节,恣食浓味,惟恐不及,血
沸气腾,济以燥毒,清化为浊,脉道阻涩,不能自行,疾已潜滋矣,犹恬不知畏。虽晓之以物性,陈
说利害,无如美食在前,馨气当鼻,馋涎莫遏,其可禁乎。或反托词肠胃坚浓,福气深壮,何妨奉
养。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前哲格言,爽口作疾,浓味厝毒,谓之何也。或者疑《内经》曰精
不足者补之以味,又曰地食人以五味,则嗜味何伤。不知味有本于天者,有成于人者。谷粟菽麦,自
然冲和之味,有益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为本天之味也。若人之所为者,皆烹饪偏浓之味,有致
疾伤命之虞,安于冲和之味者,心之敛,火之降也;以偏浓之味为安者,欲之纵,火之胜也。且谷食与
肥鲜同进,浓味得谷为助,其积之也久,宁不长阴火而致虐乎。彼安于浓味者,未之思耳。昔人《饮食
垂戒箴》曰∶山野贫贱,淡
薄为常,动作不衰,体健而康,均此同体,我独苦病,悔悟一萌,尘开镜净。可知茹淡者安,啖浓
者危。试观古今来寿登百岁以上者,多出于民间,而身都通显家享丰浓者,罕有其人,岂天命定数
,独彼寿而此否乎。又或者曰∶视养我者均为我贼,食物固可废欤?曰∶浓不如薄,多不如少,虑患
而谨节之,畏危而坚忍之,举匕箸如儆戈矛,不与肉食者同其陷溺,宁负我生之腹,不负生我之天,
是亦卫生之一道也。
嗜味纵口,必致伤生,已淳淳戒之矣。即日用菜蔬之属,各有性寒性热之不同,或益或损之宜辨,
苟非平时留神审择,亦阴受其患而不知。兹复就家常需用之食物,搜考本草诸书而摘录之,惮知所去
取而慎择焉。按本草诸书,坊间旧刻不下数十种,究无一可据,或性味彼此柄凿,或损益自相矛盾,甚
或侈陈反忌,竟无一物敢入口者。姑举其一二言之。如食品诸物,载鸡肉同虾、鲤鱼食,成痈∶芥菜
同鲤鱼食,成心瘕。凡 馔中多以此合食,曾未见有为害者。且又谓鸭肉与鳖同食杀人,尤属妄诞,骇
人耳目。至如一物也,言主治则云能化痰能益气,言反忌又云食之生痰动气。将信为化痰益气而食之乎
,抑信为生痰动气而禁之乎,令人无所适从,何须费辞饶舌。惟延禧堂《集解》颇能辟之,谓诸家食忌不
可尽信。然亦以“猪之临宰,惊气入心,绝气入肝,皆不可食”等语,信为有据,叙入篇中。独不思心
之与肝,凡畜同具,屠宰之时,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