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2-寿世保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柿饼汤送下。饼随食之。 
x二母丸x 治哮喘。 
知母(去皮毛二两) 贝母(去心二两) 百药煎(一两) 
上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或食后。连皮姜汤送 
下。 
一论喘气哮吼。上喘不休。或者盐戗水戗肺窍。俗谓之喘气病。用此秘方。 
小蓟草一把。用精猪肉四两。入水同煮令熟。食肉并汤立已。其草三月生。七八月有四 
棱。茎叶尖。杪有花子。 
一论凡遇天气欲作雨者。便发 喘。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此乃肺窍中积有冷痰。 
乘天 
阴寒气从背自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子母相作者。每发时即服。不 
过七八次。觉痰腥臭。吐出白色。是绝其根也。用此方。 
x紫金丹x 
白砒(一钱生用) 枯白矾(三钱另研) 淡豆豉(出江西者一两水浸去皮蒸研如泥旋加二 
味末合匀) 
上捻作丸。如绿豆大。但觉举发。用冷茶送下七丸。甚者九丸。以不喘为愈。再发。勿 
多增丸数。慎之。小儿服一二丸。 
x导痰小胃丹x(方见痰气) 治哮吼经年不愈。宜久久服之。断根。 
一论哮喘气急而不息者。宜用 
x均气八仙汤x 
麻黄(二钱) 杏仁(二钱) 石膏(三钱) 桔梗(一钱) 片芩(二钱) 贝母(一钱用北细 
辛三分煎汤拌炒三次为末) 生甘草(一钱) 知母(二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治上气喘急。经年咳嗽 。久不愈。遇发即服三五次。永不再发。 
x夺命丹x 
人言(一钱) 白矾(二钱) 白附子(二钱) 南星(四钱) 半夏(泡五钱) 
上先用人言与白矾一处。于石器内火 红。出火。黄色为度。切不可犯铁器。却和半夏 
、南 
星、白附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小儿三丸。井水化下。忌 
食热物。 
x哮吼灵秘丹x 海上异人传。 
胆南星(二两) 大半夏(二两用白矾五钱牙皂五钱同 一夜不见白星) 赤茯苓(去皮二 
两 
)苦葶苈(二两) 大贝母(二两) 沉香(一两) 青礞石(硝 五钱) 天竺黄(二钱) 珍珠( 
三钱豆腐煮) 羚羊角(一支锉末) 乌犀角(三钱) 白矾(一两) 硼砂(一两) 风化硝(五钱 
)花蕊石(火 五钱) 孩儿茶(五钱) 款冬花(一两) 铅白霜(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临卧。姜汤送下。外制六味地黄丸。空 
心服。百发百中。真仙方也。 
一治素患哮吼之病。发则喘急。痰涎上壅。不时举发。令慎劳役。戒浓味。节欲。早服 
六味 
丸。加黄柏、知母、人参、紫菀、五味、百合各二两。浮小麦粉、熟蜜四两。打糊为丸。每 
服百丸。空心。柿饼汤下。饼随食之。夜卧时服后方。各一料而愈。 
x千金定吼丸x 
南星 半夏(各四两用生姜牙皂各三两煎汤浸星半一宿切片再加白矾二两入汤内同星半 
煮至 
汤干去姜皂只用星半) 贝母 枳实(麸炒) 黄连(姜炒) 黄芩(酒炒) 连翘(去心) 白附 
子天麻 僵蚕(炒) 桔梗 栝蒌(各一两) 锦纹大黄(酒拌九蒸九晒一两) 青礞石(用硝 
如金色者五钱) 沉香(五钱) 
上为细末。竹沥、姜汁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口噙化下。或丸如黍米大 
姜 
汤送下亦可。一人哮吼十数年。发则上气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发冷。六脉沉细。此 
气虚脾弱。用 
黄 (二钱蜜水炒)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去芦) 白茯苓(二钱去皮) 半夏(二钱) 
杏仁(三钱) 五味子(三分) 麦门冬(二钱去心) 陈皮(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上锉。姜、枣煎服。 
一人自幼患哮吼之病。每逢寒即发。发则上气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不愈。已成 
痼疾。百药罔效。予制此方。一料全愈。 
x清上补下丸x 
怀生地黄(炒锅内酒拌蒸黑四两) 南枣(酒蒸去核二两) 怀山药(一两五钱) 白茯苓( 
去皮 
一两五钱) 牡丹皮(一两五钱) 泽泻(一两五钱) 辽五味子(一两五钱) 天门冬(去心一两 
五钱) 枳实(麸炒一两五钱) 贝母(一两五钱) 麦门冬(去心一两五钱) 桔梗(去芦一两五 
钱) 黄连(姜炒一两五钱) 杏仁(去皮一两五钱) 半夏(姜炒一两五钱) 栝蒌仁(去油一两 
五钱) 枯芩(酒炒一两五钱) 甘草(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姜汤送下。 

卷三
疟疾
属性:脉弦数滑实者顺。沉细虚微为逆。疟脉自弦。微则为虚。代散则死。 
疟症皆因先伤于暑。后感于风。客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 
肠胃 
之外。与荣卫并行。昼行于阳。夜地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 
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按本经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 
多寒弦短者伤食。弦滑者多痰。弦而紧者宜下。浮大者宜吐。弦迟者宜温。 
此治疟之大法。其病热多寒少。心烦少 
睡者属心。名曰温疟。用柴芩汤。但寒少热。腰疼足冷者属肾。名曰寒疟。用桂附二陈汤。 
先寒而后大热咳嗽者属肺。名曰瘅疟。用参苏饮。热长寒短。筋脉拘缩者属肝。名曰风疟。 
用小柴胡汤。加乌药、香附。寒热相停。呕吐痰沫者属脾。名曰食疟。用清脾饮。疟愈之后 
阴阳两虚。梦遗咳嗽。不善保养。遂成劳瘵。若能清心养体。节食避风。如此调治。无不 
愈矣。 
一论疟疾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大凡疟疾初起。宜服此发散。出汗立愈。用此方。 
x散邪方x 
川芎 白芷 麻黄 白芍 防风 荆芥 紫苏 羌活 甘草 
上锉。生姜三片。葱白三根。水煎露一宿。次早温服。有痰。加陈皮。有湿。加苍术。 
夹食。加香附。 
一论疟疾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宜用 
x正气汤x 
柴胡(八分) 前胡(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 麦门冬( 
二 
钱) 槟榔(一钱) 草果(一钱) 青皮(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六分) 甘草(八分) 
上锉。姜、枣煎。预先热服。 
一论疟疾。不论先寒后热。先热后寒。诸疟通用。 
x清脾饮x 
青皮(去穣二钱) 浓朴(姜炒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姜炒) 柴胡(八分) 黄芩 
(二钱) 茯苓(三钱) 草果(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诸疟。寒热交作。阴阳不分。口干发渴。小便赤涩。或作吐泻。用 
x加减柴芩汤x 
柴胡(八分) 黄芩(三钱) 半夏(姜制二钱) 猪苓(二钱) 苍术(一钱五分) 青皮(二 
钱) 浓朴(姜炒八 
分) 槟榔(一钱) 草果(一钱) 乌梅(二钱) 甘草(八分) 泽泻(二钱) 
上锉。姜枣煎服。 
一论五脏气虚。喜怒不节。致阴阳相胜。结聚涎饮。与卫气相搏。发为疟疾。并治诸疟 
x四兽饮x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三钱) 橘红(一钱) 半夏(姜制二钱) 
草果仁(三钱) 乌梅(去核二钱) 甘草(八分) 生姜(二片) 枣子(四个) 
上锉。以盐少许 食顷。用皮纸包裹甚浓。以水湿之。慢火炮令香熟焙干。每服一两。 
水一碗。煎半碗。温服。未发前。连进数服。神效。 
一论人平素不足。兼以劳役内伤。挟感寒暑。以致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怠。乏力少 
气。或疟发经年不愈。则气血皆虚。疟邪深入。名曰 疟。此方主之。 
x加味补中益气汤x 
黄 (蜜炒二钱) 人参(八分) 白术(去芦八分) 陈皮(六分) 当归(八分) 柴胡(一 
钱) 升麻(三分) 白芍(八分) 黄芩(一钱) 半夏(制八分) 甘草(五分) 
上锉。姜、枣煎。空心服。有汗。加桂枝五分。倍黄 。热甚。倍柴、芩。渴。加麦 
门冬、天花粉。 
一治伤暑发疟。宜服 
x香薷散x 
香薷(四钱) 浓朴(姜汁炒) 扁豆(各一钱) 乌梅(一钱) 
上水煎。临熟。入姜汁一匙。温服。 
一论热药火盛。舌卷焦黑。鼻如烟色。六脉弦洪而紧。此乃阳毒内深。先以青布折叠数重。 
新汲水浸之。搭于胸上。须臾更易。如此三次。热势稍退。即服此药。 
x龙虎汤x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七分) 半夏(七分) 石膏(二钱五分) 知母(一钱) 黄连(一 
钱五分) 黄柏(八分) 栀子(八分) 粳米(五十粒) 
上锉。姜、枣煎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