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伤科补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下、唇之上,穴名水沟。口者,司言食之窍也。唇者,口端也。吻者,口之四周也。颐者 
,口角后 之下也。颏者,口之下唇至末之处,俗名下巴壳也。颌者,颏下结喉上,两侧肉 
之 
者,司味之窍也。舌本者,舌之根也。颃颡者,口内之上二孔,司分气之窍也。悬壅垂者, 
张口视喉上,似乳头之小舌,俗名碓嘴。会厌者,覆喉管之上窍,似皮似膜,发声则开,咽 
食则闭,故为声音之户也。咽者,饮食之路也,居喉之后。喉者,通声息之路也,居咽之前 
。喉咙者,喉也,肺之系也。嗌者,咽也,胃之系也。结喉者,喉之管头也,其人瘦者,多 
外见颈前,肥人则隐于肉内,多不见也。胸膺者,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处也。膺者,胸前 
两旁高处也。一名曰臆,胸骨肉也,俗名胸膛。 者,胸之众骨名也。乳者,膺上突起两 
肉有头,妇人以乳儿者也。鸠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骨之下、歧骨之间。膈 
者,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俗名罗膈。腹者,膈之下曰腹,俗名肚。脐之下曰少腹,亦名 
小腹。脐者,人之初生胞带之处也。毛际者,小腹下横骨间,丛毛之际也。下横骨,俗名盖 
骨。篡者,横骨之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也。前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又名屏翳穴 
。会阴穴,男女阴器之所也。睾丸者,男子前阴之两丸也。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 
外。小湾横骨,旁接柱骨之骨也。柱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 
肩解也。肩解者,肩端之骨节解处也。 骨者,肩端之骨也,即肩胛骨,头臼之上棱骨也, 
其臼接 骨上端,俗曰肩头。其外曲卷翅骨,肩后之棱骨也。其下棱骨,在背肉内。肩胛者 
,即 骨之末,成片骨也,亦名肩膊,俗名 板子骨。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 
肱,俗名胳膊。胳膊中节,上下骨交接处,名曰肘。肘上之骨,曰 骨。肘下之骨,曰臂骨 
。臂骨有正辅二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正骨居下,长大偏内,俱下接腕骨也。腕者,臂 
掌骨接交处,以其宛屈故名也。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掌者,手之 
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鱼者,在掌外侧之上陇起,其 
形如鱼,故谓之鱼也。手者,上体所以持物也。手心者,即掌之中也。手背者,手之表也。 
指骨者,手指之骨也。第一大指,名巨指,在外二节,本节在掌。第二名食指,又名大指之 
次指,三节在外,本节在掌。第三中指名将指,三节在外,本节在掌。第四指,名无名指,又 
名小指之次指,三节在外, 
节在掌。其节节交接处,皆有碎骨筋膜联系。爪甲者,指之甲也。足趾同。歧骨者,凡骨之 
两 
际,俗名胳肢窝。胁肋者,腋下至肋骨尽处之统名也。曰肋者,胁之单条骨之谓,统胁肋 
之总,又名曰 。季胁者,胁之小肋骨也,俗名软肋。 者,胁下无肋骨空软处也。脑后骨 
者,俗呼脑杓。枕骨者,脑后骨之下,陇起者是也,其骨或棱或平,或长或圆不一。完骨者 
,耳后之棱骨,名曰完骨,在枕骨下两旁之棱骨也。颈项者,颈之茎也。又曰颈者,颈之侧 
也。项者,颈之后也,俗名脖项。颈者,头之茎骨,肩骨上际之骨,俗名天柱骨也。项骨者 
,头后颈骨之上,三节圆骨也。背者,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统称也。膂者,挟脊骨两旁 
肉也。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腰骨者,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间,尻上之 
骨也,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四孔,下接尻骨上际也。胂者,腰下两旁 
踝骨上之肉也。臀者,胂下尻旁大肉也。尻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椎 
、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内凹如瓦,长四五寸许,上宽 
下窄,末节更小,如人参芦形,名尾闾,一名 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在肛门后,其骨 
上外两旁,形如马蹄,附着两踝骨上端,俗名胯骨。肛者,大肠下口也。下横骨,踝骨楗骨 
者下横骨,在少腹下,其形如盖,故名盖骨也,其骨左右二大孔∶上,两分出向后之骨, 
首如张扇下寸许,附着于尻骨之上,形如马蹄之处,名曰踝骨;下,两分出向前之骨,末 
如楗柱,在于臀内,名曰楗骨,与尻骨成鼎足之势,为坐主骨也,妇人名曰交骨。其骨面 
名曰髋,挟髋之曰名曰机,又名脾枢,外接股之髀骨也,即环跳穴处,此一骨五名也。股 
者,下体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小腿中节上下交接处名曰膝,膝 
。膝下之骨曰 骨,胫之大骨也。髀骨者,膝上之大骨也,上端如杵,接于髀枢,下端如锤 
,接于 骨也。 骨者,俗名 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 骨,形粗,膝外 
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伏兔者,髀骨前膝之上起,肉似俯 
兔,故曰伏兔。膝解者,膝之节解也。髌骨者,膝上盖骨也。连骸者,膝外侧二高骨也。 
者,膝后屈处,俗名腿凹也。 者,下腿肚也,一名腓肠,俗名小腿肚。踝骨者, 骨之下 
,足附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在外为外踝,在内为内踝也。足者,下体所以趋步也,俗名 
脚。跗骨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跗骨者,足趾本节之众也。足心者,即踵之中 
也。跟骨者,跟足后根之骨也。趾者,足之指也。其数五,名为趾者,别于手也。居内之大 
者,名大趾;第二趾,名大趾之次趾;第三趾,名中趾;第四趾,名小趾之次趾;第五趾居 
外之小者,名小趾。足之指节,亦与手指节同,其大趾之本节后,内侧圆骨形HT 者,名核骨 
。三毛者,足大趾爪甲后为三毛,毛后横纹为聚毛。踵者,足下面着于地之谓也,俗名脚底 
板。 

器具总论
脉诀
属性:伤科之脉,须知确凿。蓄血之症,脉宜洪大;失血之脉,洪大难握。蓄血在中,牢大却 
宜。沉涩而微,速愈者稀。失血诸症,脉必现芤。缓小可喜,数大甚忧。浮芤缓涩,失血者宜。 
若数且大,邪胜难医。蓄血脉微,元气必虚。脉症相反,峻猛难施。左手三部,浮紧而弦, 
外感风寒。右手三部,洪大而实,内伤蓄血。或沉或浮,寒凝气束。乍疏乍数,传变莫度。 
沉滑而紧,痰瘀之作。浮滑且数,风痰之恶。六脉模糊,吉凶难摸。和缓有神,虽危不哭。 
重伤痛极,何妨代脉,可以医疗,不须惊愕。欲知其要,细心习学。 


第一则·金疮论治
属性:夫金疮者,乃刀斧剑刃之所伤也,故名曰金疮。盖木乃春之权,金乃秋之令。春则万物 
始生,故春属震,乃东方甲木之气也;秋则万物凋零,故金属兑,乃西方庚金之气也。金疮之色 
,最喜者淡红,故吉多而凶少;最恶者紫黑,故少吉而多凶。但金属肺,患金疮者,则忌咳 
嗽呕哕,亟宜避风为妥。夫风属巽木,肝之气也。疮属庚金,肺之候也。如疮口被风邪所客 
,则木旺生火,反克肺金,而成破伤风矣。致疮口浮肿,溃烂流脓,变生诸症。甚则憎寒壮 
热,口噤目斜,身体强直,角弓反张,危在旦夕,救之不及者死。其看法,须辨疮口之浅深 
,脉象之虚实,年岁之老少,禀赋之浓薄。若胃气益旺,饮食如常,此为最善。盖脾胃属土 
,土生万物,为阳气之元,阳气旺则阴血易生。尤须戒怒绝欲,怒则疮口迸裂,变生 肉; 
欲则疮口腐烂,易损新肌。所赖髓经而治,转危为安矣。凡金疮初治,轻者,当出血之时, 
用止血絮封固伤口,急止其血,如无所犯,待其结HT 自愈;重者,筋断血飞,掺如圣金刀散 
,用止血絮扎住,血止后,若肿溃,去其前药,再涂玉红膏,外盖陀僧膏,止痛生肌。初服 
三黄宝蜡丸,若肿痛服黎洞丸;如出血过多,面黄眼黑,不可攻瘀,宜服八珍汤;甚者,独 
参汤,先固根本。凡初伤时,切忌热汤淋洗,恐冒汤火之毒。若伤口肿溃流脓,用甘葱煎洗 
净,再掺金枪铁扇散,收湿拔脓,外盖玉红膏,止痛生肌,防护风邪,可无后患。凡服汤 
药,必以和营养卫为主。若有伤风身热肿痛等象,视其脉浮无力,则病在太阳,宜羌活汤汗之 
;脉长有力,则病在阳明,宜承气汤下之;脉紧而弦,则病在少阳,宜柴胡汤和解之。若传 
变入里,则不治矣。夫金疮变易,各有治法,或居于边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