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也。用射干鼠粘子汤而愈。因食浓味复发,手足并热,用泻黄散一剂而痊。一小儿痘咽痛,发热饮冷,大便黄色,
手足指热,此脾胃实热也。用泻黄、清胃、二散各一剂而愈。后因乳母食浓味,儿口角流涎不能吮乳,仍用前药
治母而愈。小儿痘咽痛,足热。余谓此禀足三阴虚,而无根之火上炎也。古人有云∶痘归肾经,必不可救,当用壮
水之剂,亦有生者,奈彼不悟,翌日果腰痛咽哑,始信余言,乃用大剂地黄丸料加五味子,并补中益气汤而愈。一男
子出痘,上体甚热,两足俱冷,喉痛作渴,疮亦不起发。此禀肾经虚热也。以六味地黄丸料煎与恣饮,渐愈,
又用八珍汤而痊。一小儿面色素白,出痘咽痛,发热面赤,作渴饮汤,手足指冷。此禀足三阴虚也。用大剂加减八味
丸料煎与恣饮,又以益气汤助其脾肺,以滋化源,痛止热退而愈。
x柴胡麦门冬散x(痘发热)
x柴胡栀子散x 治肝胆经有热,疮毒不愈,或发热不止。
柴胡 山栀 牡丹皮(各一钱) 川芎 芍药 茯苓(各七分) 白术(炒) 甘草(各五分) 当归
牛蒡子(炒。各七分)
上,水煎,母、子同服。
x小柴胡汤x 治发热甚而呕者,宜服之。
柴胡 人参 黄芩(各三两) 甘草(炙) 半夏(各二两半,汤泡七次)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半盏,去滓温服。咳嗽者,加五味子煎服。
头痛发热,肢节疼痛者,四味升麻汤。大便不通者,四顺饮。若大便自利黄黑色者,此毒亦有所出,不
必广与汤剂,恐重增他病,大便自然通,不得以温药助之,疮疹亦稀少。自快利,只与四味升麻汤、荆芥
散,虽大便利,不可以温药助之。其下利甚者,却与少温之。
x槐花散x 治 疮余热不退。
槐花 赤小豆(各炒,二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蜜汤调服,不拘时候。
x黄 散x 治壮热不退,可凉肌肤,散热。
黄 柴胡 干葛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三叶,水半盏,煎至三分,约三呷,空心服。此药治
发热数日未退者,其热是疮疹者,量其虚实用之也。
【中风】痘后忽然口噤涎潮,角弓反张,手足螈 ,身青黑色,此中风也,疮痘方愈,荣卫正弱,不知避忌,
忽遇节令气交,八方不正之气,乘虚而入,故为此证。宜消风散二钱、入蝉蜕末一钱、分为三服,投生姜薄
荷汁及酒各数点,温汤浸之,连二三服。或作瘾疹,或再出肤疹而愈。
x消风散x(见痘中风)
x钩藤汤x 痘后口噤僵直,绕脐腹痛。
钩藤 红花 木香 川芎 当归 白芍 甘草 白术 青皮 黄连 官桂 生姜
各等分,水煎,不拘时服。
【骨节作痛】俗名痘风,丹溪分气血虚实,以日子守之,多带气血不足。虚则黄 生血之剂助之,略佐以风药。
实则白芍药、黄芩、为君,连翘、白芷、续断之类为佐。若属虚寒,陈氏方可用。余详痘中风门。
【拘挛】痘后手足拘挛,屈伸不便,起居艰苦者,乃血耗气虚,不能荣养于筋,宜十全大补汤去地黄、白茯苓,
加川续断,多服乃佳。气虚者少加川乌炮过、行经,
不可误作风治,妄行发散,反耗阴血也。
x当归桂枝汤x 治痘后手足不能屈伸。
当归 川芎 黄 甘草 薄桂 黄柏 苍术(炒)
各等分,水煎。如气虚,少加川乌以行经,加人参为主。如感风寒,以致骨节疼痛,加羌活、防风。
【昏昧妄言】痘后昏昧,不解识人,口中常妄言,如邪祟状,此移热入心包络,宜导赤散(心)吞
安神丸(痘谵妄),待醒后以保元汤加麦门冬、生地黄,四物汤加石菖蒲、木通、山栀子仁,相间服之。
若卒然昏昏喜睡,状如眩晕,身无热,口中无妄语,其人痘出必重,又乳食少,今毒瓦斯已解,正气未复,
故邪退而喜睡,乃否极泰来之象,不须妄治,逡巡苏醒矣。
【厥逆】手足厥冷,盖覆不温,此痘疹逆候也,若在正盛之时,十无一生,今病已愈,气血久虚,脾
胃大困,其厥逆宜矣,用保元汤加当归身、熟附子、主之。
【咳嗽】咳嗽频频,涕唾稠粘,此痘疹常证也,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不可拘泥一定之法。如自初出咳
嗽到今未愈者,此肺中余邪未尽也,宜甘桔汤(咽喉)合泻白散
(肺)加牛蒡子、马兜铃主之。如咳而热,大便难,小便赤者,此热毒也,宜葶苈丸主之(痘喘)。大便润
者,人参白虎汤(痘渴)合甘桔汤主之。如咳而大便溏,小便清,无大热渴者,此虚也,宜人参清膈散主之
(痘咳嗽)。如咳而血出者,甘桔汤加牛蒡子、茅根汁、阿胶主之。如向不咳,今始咳者,此风寒外感也,
麻黄汤主之(痘喘)。
x灯心汤x 治疮痘出后,烦喘小便不利者,宜进之。
灯心(一把) 鳖甲(醋煮黄,二两)
上锉为散。每服一两,用水八合,煎取四分服之,各量大小加减。
咳嗽之时胁痛者,经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右,两胁之谓也,由余毒在中,阴阳之气,不能升降,故
胁为之疼也,但当解毒,毒瓦斯去,则真气行,所苦自平矣,小柴胡加枳桔汤主之。
x赤茯苓汤x 治小儿疹痘,疮出后咳逆胁痛,不下食。
赤茯苓 甘草(炙) 大青 升麻 枳壳(麸炒,各半两) 栀子(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苦竹叶七片,豆豉三十粒,同煎至五分盏,
去滓,分为三服,日三四服,看儿大小,以意加减。本方称疹痘出后胁痛者,由
病后毒瓦斯溷乱,阻于升降,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气之所行处,令气滞,为胁痛,以枳壳宽肠下气,令气顺,
胁不痛也,大青、栀子去蕴热,升麻解毒,赤茯苓导心火,利小肠,无热以克肺气,而效逆自平尔。
【腹痛】疮疹未出而腹痛者,乃 毒内攻也,今毒已解,无复壅遏矣,而腹中痛者,其证有二。一则因大便
未通,燥屎作痛,备急丸主之(大便闭)。一则因食过多,胃虚不能消谷而作痛,如便秘者,丁香脾积丸(伤食),便利
者,木香大安丸(伤食)主之。但燥屎痛者,病在下焦,伤食痛者,病在上焦,手不可按,若原食少,又便
常润,忽尔作痛者,此虚寒证也,病在中焦,必喜用手按摩,黄 建中汤主之。
【渴】痘家作渴,亦是常事,至痘后则不宜有渴,乃忽然渴而引饮者,余毒留于心胃,膈焦咽燥故也,其人必
能食,大便秘,小便赤,舌燥咽干,宜人参白虎汤加黄连主之。若食少,大小便自调,虽好饮汤,咽舌不燥,此
脾胃虚,津液不足也,宜人参白术散,不愈,人参麦门冬散加天花粉主之(并痘渴)。
【失音】痘后失音有二。咽痛不能言者,此毒瓦斯结于咽喉之间,痰壅作痛,而不能言,天花散主之(痘失音)。
心热不能言者,心中邪热未彻,肾虚不能上接于阳,
虽有声而不能言,四物汤去川芎,加麦门冬、白茯苓、主之。
【不喜食】痘后邪气尽退,正气将复,脾胃略纾,宜渐能食也,若原不食,今因喜食太过,或原能食,今
又骤加以致恶食不食者,此皆内伤有余证也,宜木香大安丸主之(伤食)。如向未食,今又不喜食者,此脾胃中
气不足,宜七珍散(痘不能食)或人参白术散去葛根加陈皮、木香,研末,取二两,另用糯米、绿豆、各二两,各
炒熟研末相和,枣汤调服,稍能食,更兼进养脾丸。
【寒热】痘后忽发寒热如疟状,至后如期即发者,此脾虚气弱,失于将息,重感风寒,宜先以柴葛桂枝汤发去
新受表邪,后以保元汤加当归、陈皮、白术、砂仁、乌梅、生姜、调之。
x大和散x 治疮痘后,寒热往来,嗜卧顿闷躁乱。
生地黄 当归 地骨皮 人参 甘草(炙) 白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一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
x柴葛桂枝汤x(见初热)
【肿胀】痘后面目虚浮,或久则一身皆肿者,此表气不足,出风太早,风邪乘虚
而入,其治在肺,宜五皮汤先加桂枝微汗之,后只服本方,若遍身皆肿,以胃苓汤合五皮汤主之。
痘后腹虚肿胀满,或气喘粗者,此宿垢在里,不问余毒、食积、蓄水,并先利之,宜塌气丸,
利后以胃苓汤去甘草,加人参、黄 、大腹皮调之,其治在脾。如因新食作胀不肿者,只木香大安丸。
x五皮汤x
桑白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五加皮(各等分)
上锉细。取长流水一盏,灯心十二茎,煎七分,温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