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4-心医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色也;不念种种相者,破不可见无对色也。学人于四禅中一心缔观己身,一切毛道及九孔身 
内空处,悉皆虚疏,犹如罗 内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无实。作是观时,即便得见,既得见已, 
更细心观察,见身如 如甑,如蜘蛛网,渐渐微末,身分皆尽,不见于身及五根等,内身既尽 
,外道亦空。如是观时,眼见色源,故名过色。耳声、鼻臭、舌味、身触觉坏,故名有对相。 
于二种余色及无数色,种种不分别,故名不念种种相。一切色法既灭,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 
色定便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 
禅,尔时慎勿忧悔,勤加精进,一心念空,当度色难。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 
乐,益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既无色缚心,识 
澄静无碍自在,如鸟之出笼,飞腾自在,此为得空处定也。从空缘识,学人当知虚空是外法入定 
,定从安稳识处是内法,缘内入定,则多宁谧观,缘识之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 
苦空,无我和合,而有欺诳不实。一心系缘在识,念念不离,未来过去,亦复如是,常念于识, 
欲得与识相应,加功专至,不计旬月,即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因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 
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惟见现下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亦于定中 
忆过去已灭之识,无量无边。及未来应起之识,亦无量无边。悉现定中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 
安稳清净,心识明利,为得识处定也。从此而进,又思前缘空入定,是为外定;今缘识入定是为 
内定。而根据内根据外,皆非寂静,若根据内心,以心缘心入定者,此定已根据三世心生,不为真实,惟有无 
心识处心无根据倚,乃名安稳。于是又观缘识之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和合, 
而有虚诳不实,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内静息,求不同一切心识之法,知无所有法,非空非识, 
无为法尘,无有分别,如是知已静息,其心惟念无所有法,其时识定即谢,无所有定未发,于其中间 
,亦有证相。学人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实无所根据,不见诸法,心无动摇,此为证无 
所有处定也。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从此而进,又复上求诃责 
无所有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明复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观于识处,如疮如箭;观于无所 
有处,如醉如痴,皆是心病,非 
真寂静,亦如前法,离而弃之。更求非有想非无想定,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 
想。今双离之,即便观于非有非无。何法非有?谓心非有,何以故?过去现下未来求之 
都不可得,无有形相,亦无处所,当知非有。云何非无?无者是何物乎?为心是无乎?为 
离心是无乎?若心是无,则无觉无缘,不名为心;若心非无,更无别无。何也?无不自无, 
破有说无,无有则无无矣,故言非有非无。如是观时,不见有无。一心缘中,不念余事。 
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熊,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 相。是定微妙 
,三界无过,证之者,咸谓是中道定相,涅 常乐,我净爱着是法,更不修习,如虫行至 
树表,更不复进,谓树外无高,可悯也。殊不知此定虽无粗烦恼,而亦有十种细烦恼,凡 
夫不知,误谓真实。世间外道,入此定中,不见有无,而觉有能知非有非无之心,谓是真神 
不灭,若有明师传授,方知是四阴和合,而有自性,虚诳不实。从此不受不着,即破无明 
入灭受想定,获阿罗汉果,是谓九次第定也。大抵初禅离欲界入色界,二三四禅皆色界,摄四定离 
色界入无色界,灭受想定,则出三界,证阿罗汉果,生净土。此非闭息导引、坎离成丹之所 
及,盖能成大仙,然后能学佛,此之谓也。 
静坐之诀,原出禅门,吾儒无有也。人自有生来,终日驰骤,逐物忘归,动固纷纷,静亦 
扰扰,稍加收摄,便觉朗然,中间曲折,无明师指授,不得肯綮,或得少为足,或反成疾患, 
不可不知所适从也。 
凡静功先须辨志,志一差即堕邪径。如学人为名闻利养而静坐;如为志气昏愚,欲聪明胜人 
而静坐;如为尘劳苦 
报,慕为善安乐而静坐;如为千生万劫,生死未了,求得正道而静坐。真正修行者, 
发大愿心,如《楞严经》云∶有一众生不成佛,永不于此取泥洹,又云∶将此身心奉 
尘刹。所以菩萨修行,身虽暂舍众生,而心常悲悯,于闲静处,服禅、定药,得实智 
慧,除烦恼,起六神通,广度众生。即如儒者隐居,岂洁己忘世哉?正为求万物一 
体之志耳。 
古语云∶静处养气,闹处炼神。金不得火炼,则杂类不尽;心不得事炼,则私欲不 
除。苟能调和气息,收敛元神;动中习存,应中习止∶立则如斋,手足端严,行则徐徐 
,步与心应;言则安和,勿使躁妄;一切运用,皆务端详闲泰。勿使有妄想、妄为、 
妄行诸疾,又何益非静功哉! 


纪验
属性:考古以凡人血脉有未和,因治药调齐之,苟非慎于物,其用无验,盖慎物齐也。齐即剂也 
,剂以取验,验而出。如黄帝时桐君,逮北齐徐司徒、唐英司空、孟刺史,处如华佗弟子李当之 
,逮梁陶隐居,唐孙思邈诸先贤,指不胜屈。大抵以验传,以书传,一药用,生死系焉,何可以 
人性命尝试乎?予于医深明慎物之义,每视一至愚者。至贱者,未尝不毕予调齐之力,及遇尊贵, 
亦犹是。慎物以行之,而医同,而验同,非如世医视富贵与贫贱殊,方用药时,已心战手棘,安 
能取验?岂知得慎物之义,正未始不同、未始不异哉!予以事闭门,益求医理,无何而疾病相呼, 
验其一,又验其十,辙将不停,时在省更多。中有奇验诸方,皆按症创用,非旧本所有,因之取 
所奇验,付之剞劂,有纪验集,而后及于症辨,而后及于脉辨,而后及于秘方静功,故是集以纪验 
为之首。 
x纪验x 
陈部堂(讳泰,号□□,礼部左侍郎,时统大兵入闽,驻营南台)己丑仲夏,偶伤寒症,至八 
日,忽眼黑直视、身冷卒倒,有欲用姜汤灌之,予曰非也,夫因气暴逆而致然者,可用姜汤苏合丸等 
药,今部堂两手热极,此心火也。体肥房 
劳,暑气相触,肾水下亏,心火上炎,宜黄连、宜参,以药二味投之,立效。 
x药方x 
川黄连(一钱姜汁炒) 人参(七分) 
水一碗,煎五分,渣再煎。 
祖部堂(讳泽远,号清渊,礼部左侍郎,统大兵入闽)己丑夏,得痢疾,每昼夜行 
七八十次,其疼不可言,便出仅血脓数点,饮食概不进,瘦弱已极。如此者月余,诸医咸 
虑之,以为此毒瓦斯薰蒸清道,致胃口遏塞,闻食即吐,凶兆也。予按症面热身凉,脉大而 
滑。夫病久则邪气日盛,当身热,而今身凉;身凉不宜脉大,而今脉大;细视胃脉乍大乍 
细。予豁然曰∶此非噤口之症也。因感寒不发散,故胃以上有积寒;冒暑不清凉,故胃以 
下有积热。宜以热药开胃口之寒,以凉药通谷道之热,久病虚甚补之。服此药当两日能 
饮,三日能食,四五日进荤膻,易易耳。闻者大惊。及进药一服,当夜减病之半,次夜仅行 
八九次,三服则神气渐旺,饮食渐进,五六日而愈矣。 
x药方x 
白豆蔻仁(一钱) 干姜(煨,一钱) 黄连(吴茱萸制一钱) 黄芩(姜汁炒,一钱) 
白术(陈壁土炒八分) 人参(大南枣包煨八分) 
加黑枣一枚,水一碗半,煎七分,日进二剂。 
佟中丞(讳国鼎,号怀东,时巡抚福建)戊子冬,偶一日早膳,时神气正爽,命予视脉。 
予忽讶曰∶据脉已受寒六日,今夜半后交七日当发,发则轻,仅七阅日可愈,若迟 
一日二日则加重。时同席者不之信,即抚台亦以为未必然,因命予整一方,俟其验。 
及是夜果发,发即以其方进,九阅日而全康。(即十神汤) 
张中丞(讳学圣,号捷庵,巡抚闽省)己丑夏命予视脉,并不言及病由。予细诊 
曰∶此脉有异,当有湿症,湿在脾,宜呕吐麻木。然此湿又有异,以湿居中,而上与 
下不通气,日动则血运而气随之,可无患,若夜静,则有下半身酸麻之症,阴易动湿也, 
雨天尤甚。张抚台曰∶果有此症。予曰∶呕吐亦有异,以湿气中隔,饮则气属阳,易行 
下,胸膈俱爽,食则气属阴,硬物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