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81-伤寒大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济生葛根汤x 
葛根 栀子 豆豉 枳实 甘草 
酒湿之热,积于肠胃,必发黄发热,此方以栀子豆豉汤,加枳实、干葛,则宣发阳明湿 
热,从表而散。 
x羌活防风汤x 
羌活 防风 白芷 苍术 川芎 甘草 
风湿伤太阳,发热发黄,脉浮无汗,仲景用麻黄汤。后人恐南方辛热,故以此方代之。 
x宝鉴黄连散x 
黄连 黄芩 大黄 甘草 
湿热在表发黄,用前方散;表湿热在里发黄,又当用此方。加生甘草泻心火,制苦寒。 
x金匮大黄硝石汤x 
大黄 黄柏 硝石 栀子 
同一清热治黄,前方栀子大黄汤加豆豉、枳实,治懊 热结在上者;此方加黄柏、硝石, 
治热结在下者。盖大黄得硝石则直走大肠。茵陈大黄汤内无枳实,如调胃承气。栀子大黄 
汤加枳实,如小承气。大黄硝石汤,如大承气汤。立此三法,无太过不及。 
x术附汤x 
熟附子 白术 
阴症发黄,皆是太阴寒湿,此方补土中之火。 

卷三
面赤色
属性:伤寒面赤色,虽有表热里热之分,然表症居多,故身热少汗,六脉浮数,发汗乃解。若太阳 
见症,无汗脉浮紧者,加减羌活汤。有汗脉浮缓,加减防风汤。阳明见症,无汗发热脉浮紧 
者,葛根汤。有汗脉洪长者,干葛石膏汤。少阳见症,无汗恶寒,脉浮紧,羌活柴胡汤。有 
汗脉弦,小柴胡汤。若里热面赤,汗多不恶寒,渴而饮水,六脉沉数,知母石膏汤,凉膈 
散。阳明里热面赤,大便实者,凉膈散加酒蒸大黄,以清血分之热。失用大黄,有衄血之 
患。若风温症,有汗发热面赤色,宜防风干葛石膏汤。若初起不发热,口不渴,唇不焦,脉 
沉迟,面赤色,即阴极发躁等症,另用四逆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 
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此条表邪面赤热。详注似疟。 
又云太阳病,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栗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为无阳,不 
能作汗,其身必痒。 
此阳微难作汗,故面热赤。至六七日作汗之期,若战栗,当汗出而解。发热者,则阳气复 
而症瘥。若因脉迟无阳,不能战惕发热作汗,其身必痒。 
阳明病,合面赤色,不可攻。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面合赤色,此表邪作汗之征。若误攻下,则表热不散。热瘀于上,必蒸黄色于皮毛;热瘀 
于下,必热结膀胱而小便不利。此条不立方法,既曰阳明病,当用防风干葛汤,解在表发 
热之黄。既曰小便不利,当用猪苓汤,分利下焦。 
并病篇曰∶二阳合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 
恶寒。若太阳病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 
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 
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 
以知其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曰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不彻,因转属阳明,虽名合并病,实病也。然必得表邪尽解,方 
可下,若太阳症未罢,下之则为逆,如此尚可小发其汗。设若面色连连赤色,此是邪汗未 
出,则非小发汗,急当以药解表,以汤熏汗。若汗原不透彻,语言不能完全,此阳邪不得 
发越,其人必烦躁,呻吟叫痛,乍云在腹,乍云四肢,按之不得痛处,其人喘逆短气,但 
当坐以汗出不彻,更出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其脉涩滞模糊,尚是表汗未出。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 
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厥阴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而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 
厥。所以然者,其人面戴阳下虚故也。又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以上二条,皆阴症似阳之面赤,故皆用四逆汤。 
《金匮》云∶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 
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此痉病门面赤色。仲景论痉,专主血虚液燥,故即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面赤,尚禁 
发汗。详痉病加减羌活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荆芥 柴胡 干葛 广皮 甘草 
色赤表热,欲汗之候,又见浮大急数之表脉,故用此方。 
x加减防风汤x 见头痛。 
面赤自汗,身热不减,脉见浮缓者,以此方治之。 
x葛根汤x 见恶寒。 
阳明病,禁用麻、桂,今以无汗脉浮紧,故用此方,然亦北方冬月治法。 
x干葛石膏汤x 见寒热。 
同一阳明面赤,前条无汗脉浮紧,则用干葛汤。今有汗脉洪长,则用此方。 
x柴胡羌活汤x 即小柴胡汤加羌活。 
面赤之症,不特太阳阳明,即少阳表邪不散亦有,故以柴胡汤加羌活、防风。 
x小柴胡汤x 见寒热。 
前方治少阳太阳表邪者,此方治少阳表里兼见者。 
x知母石膏汤x 
知母 石膏 门冬 竹叶 粳米 
仲景面色赤,皆以表邪主治。然亦有阳明里热、上冲头面,汗多口渴而面赤者,故以此方治之。 
x凉膈散x 见发狂。 
阳明里热、口渴消水之面赤,则用知母石膏汤。若胃热上冲而刑肺金,则用此方。大便 
结,加玄明粉。腹胀不得大便,有下症者,大、小承气汤。 
x防风石膏汤x 即干葛石膏汤加防风。 
阳明风热面赤色,故用此方。 
x四逆汤x 见身痛。 
面赤色皆是阳邪,然阴症中又有虚阳上浮者,故用此方。 

卷三
胸满
属性:胸满在心之上,故多表症。盖表邪传里。必先胸至胁,然后入里者也。胸满症必内有痰涎, 
外邪传里,互相交结致是。故胸满胸痹之症,多用栝蒌等豁痰,或用瓜蒂散吐法。伤寒胸满 
心烦发热者,柴胡陷胸汤。胸满连胁,加青皮、枳桔。若尚带太阳表症,加散表药。寒热胸 
满而呕苦,通用小柴胡汤加枳、桔。未效,合小陷胸汤。故胸满症,栝蒌、枳、桔为必用之 
药。惟呕多者用半夏,不用栝蒌。若夹食胸满,见嗳气饱闷,用保和平胃散消导法。有表邪 
者,兼散表;有里热者,兼清热;有痰饮,导痰汤等。另有不发热,口不渴,唇不焦,二便 
清利,六脉沉迟,此阴寒胸满,另用温散。 
太阳病,下之,脉促,胸满,微恶寒,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太阳表症误下,则变脉促胸满,因尚有微恶寒表症,故用桂枝。去芍药者,因胸满症,忌 
血药凝滞耳。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宜麻黄汤。 
三阳合病而喘,表邪未伸,故不可下,而用麻黄汤。 
若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豆豉汤。 
汗后烦热,不可再汗,下后烦热;不可再下。汗下后烦热胸中窒者,即烦闷懊 ,故用栀 
子豆豉汤。未汗下者,表症胸满,吐法不中用也。 
病如桂枝症,但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此胸中有寒也,当吐之。 
如桂枝症,但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非桂枝症。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此胸 
中有寒饮,故吐之,非言里气虚寒用此法。 
少阳中风,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若吐下之,则悸而惊。救逆,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 
少阳中风,言有汗发热少阳症。少阳之脉,起目锐 ,入耳中;其支者,贯胸膈。故少阳 
症则目赤耳聋,胸中满而烦,若以吐下除烦,则悸而惊,故以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定悸安神。 
阳明潮热,大便溏,小便可,胸胁满,属阳明。 
阳明潮热,大便硬,小便不利,乃是里症。今大便溏,小便又利,且胸胁满,属阳明表症。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太阴之脉,络胃统腹,故腹满吐食自利,时腹自痛。本非下症,若误下之必胸中结硬。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此热邪传入少阴,故以猪肤润燥滋阴。 
厥阴病,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胸中,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吐,瓜蒂散。 
厥阴病,手足厥冷,脉本沉迟。今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