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匮要略方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夫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 
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13.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14.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1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6.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x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x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17.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18.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x甘遂半夏汤方x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一本作无)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19.脉浮而细滑,伤饮。 
20.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21.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22.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x十枣汤方x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 
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之后,糜粥自养。 
2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x大青龙汤方x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 
温粉粉之。 
x小青龙汤方x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24.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 
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x木防己汤方x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x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x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芒硝(三合) 人参 茯苓(各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25.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x泽泻汤方x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26.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x浓朴大黄汤方x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27.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中。) 
28.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x小半夏汤方x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29.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x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x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x小半夏加茯苓汤方x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x五苓散方x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x附方x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桔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32.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33.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 
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34.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3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 
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x桂苓五味甘草汤方x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37.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x苓甘五味姜辛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38.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 
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纳半夏以去其水。 
x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39.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纳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之。若逆而纳之者必厥,所以 
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40.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 
黄以利之。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41.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卷中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属性: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2.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 
(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6.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x文蛤散方x 
文蛤(五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7.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8.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9.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10.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x栝蒌瞿麦丸方x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11.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x蒲灰散方x 
蒲灰(七分) 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