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味苦,温,无毒。主利五脏,轻身益气,可长食之。芜菁子,主明目。
芦菔是今温菘,其根可食,叶不中啖。芜菁根乃细于温菘,而叶似菘,好食。西川惟种
此,而其子与温菘甚
相似,小细耳。俗方无用,服食家亦炼饵之,而不云芦菔子,恐不用也。俗人蒸其根及作菹
,皆好,但小熏臭耳。又有赤根,细而过辛,不宜服也。
〔谨案〕芜菁,北人又名蔓菁,根
、叶及子,乃是菘类,与芦菔全别,至于体用亦殊。今言芜菁子似芦菔,或谓芦菔叶不堪食
,兼言小熏体,是江表不产二物,斟酌注铭,理丧其真耳。其蔓菁子,疗黄胆,利小便。水
煮三升,取浓汁服,主症瘕积聚;少饮汁,主霍乱,心腹胀;末服,主目暗。其芦菔别显后
条。
卷第十八【菜上】
莱菔根
内容:味辛、甘,温,无毒。主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 ,肥健人,生捣汁服,
主
陶谓温菘是也。其嫩叶为生菜食之。大叶熟啖,消食和中。根效在芜菁之右。(新附)
卷第十八【菜上】
龙葵
内容:味苦,寒,微甘,滑,无毒。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其子疗疔疮肿,所在有之。
即关河间谓之苦菜者,叶圆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但堪煮食,不任生啖。(新
附)
卷第十八【菜上】
菘
内容: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菜中有菘,最为恒食,性和利人,无余逆忤,今人多食。如似小冷,而又耐霜雪。其子
可作油,敷头长发;涂刀剑,
令不锈。其有数种,犹是一类,正论其美与不美耳。服药有甘草而食菘,即令病不除。
〔谨
案〕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
北种,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成土地所宜,颇有此例。
其子亦随色变,但粗细无
异尔。
菘子黑,蔓菁子紫赤,大小相似。惟芦菔子黄赤色,大数倍,复不圆也。其菘有三种∶
有牛
肚菘,叶最大浓,味甘;紫菘叶薄细,味少苦;白菘似蔓菁也。
卷第十八【菜上】
芥
内容: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
似菘而有毛,味辣,好作菹,亦生食。其子可藏冬瓜。又有茛,以作菹,甚辣快。
〔谨
案〕此芥有三种∶叶大粗者,
叶堪食,子入药用,熨恶注至良;叶小子细者,叶不堪食,其子但堪为齑耳;又有白芥子,
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
美,从戎中来。《别录》云∶子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
手验也。
卷第十八【菜上】
苜蓿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无气味故也。外国复别有苜蓿草,
以
〔谨案〕
苜蓿茎叶平,根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捣取汁,服一升,令人吐利,
即
愈。
卷第十八【菜上】
荏子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叶,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
荏状如苏,高硕白色,不甚香,子共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血。东人呼为
,
故也。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用者,服食断谷亦用之,名为重油。
〔谨案〕《别
录》∶荏叶,人常生食,子
故不及苏。言为重油入漆及油绢帛,
此乃用大麻子油,非用此也。漆及油帛,江左所无,故陶为谬误也。
卷第十八【菜中】
蓼实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除大小
肠邪气,利中益志。马蓼,
去肠中蛭虫,轻身。生雷泽川泽。
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
而
常有,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是此。干之以酿酒,主疗风冷,大良。马蓼生
下湿
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两三种,其最大者名茏古,即是荭草,以在上卷中品。
〔谨案〕
《尔雅》云∶荭,一名茏古,
大者名 则,最大者,不名茏古,陶误呼之。又有水蓼,叶大似马蓼,而味辛。主被蛇伤,
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
腹心
闷者;又水煮渍脚捋之,消香港脚肿。生下湿地水旁。
卷第十八【菜中】
葱实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疗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
中
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伤寒
头痛。
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谨案〕葱有数种,山葱曰 葱,疗病似胡葱,主诸恶 ,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
工
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其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分茎栽莳而
无子;又有汉葱,冬则叶枯。
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也。
卷第十八【菜中】
薤
内容:味辛、苦,温,无毒。主金创创败,轻身,不饥耐老,归骨。菜芝也。除寒热,去水气,
温
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生鲁山平泽。
葱、薤异物,而今共条。《本经》即无韭,以其同类故也,今亦取为副品种数。方家多
用葱白及叶中涕,名葱苒,无
复用实者。葱亦有寒热,其白冷
术所用。薤又温补,仙方及
服食
〔谨案〕薤乃是韭类,叶不似葱,
今云
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赤者主金创及风,苦而无味,今别显条于此。
卷第十八【菜中】
韭
内容:味辛、微酸,温,无毒。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子,主梦泄精,
溺白。根,主养发。
韭子入棘刺诸丸,主漏精;用根,入发膏;用叶,人以煮鲫鱼 ,断卒下痢,多验。但
此菜殊辛臭,虽煮食之,便
出犹奇熏灼,不如葱、薤熟则无气,最是养性所忌也。生姜是常食物,其以随干姜在中品,
今依次入食,更别显之,而
复有小异处,所以弥宜书。生姜,微温,辛,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
服少志、少智,伤心气,如
此则不可多食长御,有病者是所宜也耳。今人啖诸辛辣物,惟此最恒,故《论语》云∶“不
撤姜食”。言
多耳。
〔谨案〕姜,久服通神明,主风邪,去痰气,生者尤良。《经》云∶
久服通神明,即可常啖也。今云少智、少志,伤心气,不可多服者,误为此说,检无所据也
。
卷第十八【菜中】
白荷
内容:微温。主中蛊及疟。
今人乃呼赤者为 荷,白者为覆菹,叶同一种耳,于人食之,赤者为胜。药用白者。中
蛊者服其汁,并卧其叶,即
呼蛊主姓名。亦主诸溪毒、沙虱辈,多食损药势,又不利脚。人家种白 荷,亦云辟蛇。
〔谨
案〕根主诸恶疮,杀螫蛊毒。
根心主稻麦芒入目中不出者,以汁注目中即出也。
卷第十八【菜中】
菜
内容:味甘、苦,大寒。主时行壮热,解风热毒。
即今以杂作 蒸者。 ,作甜音,亦作忝。时行热病初得,便捣饮汁皆除瘥。
〔谨案〕
此
作羹食之,亦大香美也。
卷第十八【菜中】
苏
内容: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不任用。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
疗也。
卷第十八【菜中】
水苏
内容: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
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
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华。生九真池泽,七月采。
方药不用,俗中莫识。昔九真辽远,亦无能识访之。
〔谨案〕此苏,生下湿水侧,苗似
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
济、开、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苎,吴会谓之鸡苏。主吐血、衄血、下气、消谷大效。
而陶更于菜部出鸡苏,误
矣。今以鸡苏为水苏之一名,复申吐血、衄血、血崩六字也。
卷第十八【菜中】
假苏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 ,瘰 生疮,结聚气破散之,下瘀血,除湿痹。一名鼠 ,
一
方药亦不复用。
〔谨案〕此药,即菜中荆芥是也,姜、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