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3-新修本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藤生,绕树上,叶似 草叶而光浓。八月、九月采茎,晒干。(新附) 

卷第十三
茗、苦荼
内容: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 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 
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 
茱萸、葱、姜等,良。 
《尔雅·释木》云∶ 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 
晚取者为茗,一名 ,蜀人 
名之苦荼,生山南汉中山谷。(新附) 

卷第十三
桑根白皮
内容: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止 
唾血,热渴,水肿,腹满, 
颅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创。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叶, 
主除寒热,出汗。汁,解 
蜈蚣毒。 
桑耳,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疗 
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疗 痹饮,积聚,腹病,金创。 
一名桑茵,一名木麦。五木耳名 ,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 
采木耳,即曝干。 
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桑耳,《断谷方》云∶木 又呼为桑上寄 
生,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 
是何木?案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赤、白者,又多雨时亦生软湿者,人采以作菹,皆无复药 
用。 
〔谨案〕柠耳,人常食; 
槐 
耳,用疗痔;榆、柳、桑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 
渴;叶,味苦、甘,寒,有 
小毒。水煎 
灰等,同灭痣疵黑子,蚀恶 
肉。煮小豆,大下水胀。敷金创止血,生肌也。 

卷第十三
菘萝
内容:味苦、甘,平,无毒。主 怒邪气,止虚汗,出风头,女子阴寒肿痛,疗痰热,温疟, 
可为吐汤,利水道。一名女 
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者为真。《毛诗》云∶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寄生, 
今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异同耳。 

卷第十三
白棘
内容:味辛,寒,无毒。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 
补 
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李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真也。 
〔谨案〕白棘,茎白如粉KT 子, 
叶与 
之,亦为难得也。 

卷第十三
棘刺花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金疮、内漏,明目。冬至后百廿日采之。实,主明目,心腹痿痹, 
除热,利小便。生道旁。四 
月采。一名菥 ,一名马朐,一名刺原。又有枣针,疗腰痛、喉痹不通。 
此一条又相违越,恐李所言多是,然复道其花一名菥 ,此恐别是一物,不关枣刺也。 
今俗人皆用天门冬苗,吾亦 
不许。门冬苗乃是好作饮,益人,正不可当棘刺耳。 
〔谨案〕棘有 
类非一。后条用花,斯不足怪。 
以江南无棘,李云用枣针。天门冬苗一名颠棘,南人取以代棘针,陶亦不许,今用棘刺,当 
取白者为胜。花即棘花,定 
无别物。然刺有两种,有钩、有直,补益用直者,疗肿宜取钩者。又云枣针宜在枣部。南人 
昧于枣、棘之别,所以同在 
棘条中也。 

卷第十三
安息香
内容:味辛、苦,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疰。出西戎,似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 
(新 

卷第十三
龙脑香及膏香
内容: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 
翳。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 
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云合粳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膏 
主耳聋。 
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子似豆蔻。皮有甲错,香似 
龙脑,味辛,尤下恶气,消 
食,散胀满,香人口,旧云出婆律国,药以国为名也。亦言即杉脂也。江南有杉木,未经试 
造,或方土无脂,尤甘蕉比 
闻花而无实耳。(新附) 

卷第十三
摩勒
内容: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 
树叶细,似合欢,花黄,子似李、柰,青黄色,核圆作六、七棱,其中仁亦入药用。(新 
附) 

卷第十三
毗梨勒
内容:味苦,寒,无毒。功用与 摩勒同。出西域及岭南交、爱等州,戎人谓之三果。 
树似胡桃,子形亦似胡桃,核似诃梨勒而圆短无棱,用之亦同法。(新附) 

卷第十四
黄环
内容:味苦,平,有毒。主蛊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陵泉,一名大 
就。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 
阴干。 
鸢尾为之使,恶茯苓、防己。似防己。亦作车辐理解。《蜀都赋》所云∶青珠黄环者, 
或云是大戟花,定非也。俗用 
甚希,市人鲜有识者。 
〔谨案〕此物,襄阳巴西人谓之就葛,作藤生。根亦葛类。所云似防 
己,作车辐理解者,近之。人 
取葛根,误得食之,吐利不止,用土浆解乃瘥,此真黄环也。余处亦希,唯襄阳大有。《本 
经》用根,今云大戟花,非也。 
其子作角,生似皂荚,花实与葛同时矣。今园庭种之。大者茎径六七寸,所在有之。谓其子 
名野狼跋子。今太常科剑南来 
者,乃鸡屎葛根,非也。 

卷第十四
石南草
内容: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 
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实, 
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 
五加为之使。今庐江及东间皆有,叶状如枇杷叶,方用亦希。 
〔谨案〕此草叶似 草, 
凌冬不凋,以叶细者为良。关 
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以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 
复用实也。 

卷第十四
巴豆
内容: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坚积聚,留饮痰 , 
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 
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疰、邪物,杀虫鱼。疗女子月闭,烂胎,金创,脓 
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 
可炼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与鬼神通。一名巴椒。生巴郡山谷。八月采实,阴干之, 
用去心皮。 
芫花为之使,恶 草,畏大黄、黄连、藜芦。出巴郡,似大豆,最能利人,新者佳。用 
之皆去心皮乃称,又熬令黄 
黑,别捣如膏,乃合和丸散耳。道方亦有炼饵法,服之乃言神仙。人 
吞一枚,便欲死,而鼠食之,三年重卅斤,物性乃有相耐如此耳。 
〔谨案〕树高丈余,叶 
似樱桃叶,头微尖,十二月 
叶渐凋,至四月落尽,五月叶渐生,七月花,八月结实,九月成,十月采其子,三枚共蒂, 
各有壳裹。出眉州、嘉州者 
良。 

卷第十四
蜀椒
内容:味辛,温、大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除五 
脏 
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 下利,泄精,字乳余疾,散 
风邪瘕结,水肿,黄胆,鬼 
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 
暑,可作膏药。多食令人乏 
气,口闭者杀人。一名巴椒,一名卢 。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八月采实,阴干。 
杏仁为之使,畏橐吾。出蜀郡北部,人家种之,皮肉浓,腹里白,气味浓。江阳晋原及 
建平间亦有而细赤,辛而不 
香,力势不如巴郡。巴椒,有毒不可服,而此为一名,恐不尔。又有秦椒,黑色,在上品中。 
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 
出,谓为汗椒,令有力势。椒目冷利去水,则入药不得相杂耳。 
〔谨案〕椒目,味苦,寒, 
无毒。主水腹胀满,利小便。 
今椒出金州西域者,最善。 

卷第十四
莽草
内容:味辛、苦,温,有毒。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虫疽疮,杀虫鱼。疗喉 
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 
用沐,勿近目。一名 ,一名春草。生上谷山谷及宛朐。五月采叶,阴干。 
上谷远在幽州,今东间诸山处处皆有。叶青新烈者良。人用捣以和米内水中,鱼吞即死 
浮出,人取食之无妨。莽草, 
字亦有作 字,今俗呼为 草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