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善哉,善哉!今日问疑,更闻命矣。”
佚文:
甲部第一云:“学士习用其书,寻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及《云笈七签》卷六《四辅》引。
甲部第一又云:“诵吾书,灾害不起,此古贤圣所以候得失之文也。”又云:“书有三等,一曰神道书,二曰核事文,三曰浮华记。神道书者,精一不离,实守本根,与阴阳合,与神同门。核事文者,核事异同,疑误不失。浮华记者,离本已远,错乱不可常用,时时可记,故名浮华记也。”又云:“澄清大乱,功高德正,故号太平。若此法流行,即是太平之时。故此经云,应感而现,事已即藏。”又云:“圣主为治,谨用兹文;凡君在位,轻忽斯典。”(《云笈七签》卷六《四辅》引 。书有三等,并见《太平经钞》癸部,据敦煌《目录》,应作甲部。)
《太平部》卷第八《老子传授经戒仪注诀》云:“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不可称述。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迹和光,诞于庶类,示明胎育,可以学真,虽居下贱,无累得道。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文王之时,仕为守藏史。或云,处世二百余载。至平王四十三年,大岁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关令尹喜说五千文也。”(《三洞珠囊》卷九《老子为帝师品》引。)
'JZ'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乙部不分卷)
太平经钞乙部
合阴阳顺道法
还年不老,大道将还,人年皆将候验。瞑目还自视,正白彬彬。若且向旦时,身为安著席。若居温蒸中,于此时筋骨不欲见动,口不欲言语。每屈伸者益快意,心中忻忻,有混润之意,鼻中通风,口中生甘,是其候也。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
录身正神法
天之使道生人也,且受一法一身,七纵横阴阳,半阴半阳,乃能相成。故上者象阳,下者法阴,左法阳,右法阴。阳者好生,阴者好杀。阳者为道,阳者为刑。阳者为善,阴神助之;阴者为恶,阴神助之。积善不止,道福起,令人日吉。阳处首,阴处足。故君贵道德,下刑罚,取法于此。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罚,亦取法于此。故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长也。当知其意,善自持养之,可得寿老。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神叛人去,身安得善乎?为善不敢失绳缠,不敢自欺。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也。
夫言语自从心腹中出,傍人反得知之,是身中神告也。故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寿之徵也。无为之事,从是兴也。先学其身,以知吉凶,是故贤圣明者,但学其身,不学他人,深思道意,故能太平也。君子得之以兴,小人得之以倾。
修一却邪法
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故当深知之,归仁归贤使之行。人之根处内,枝叶在外,令守一皆使还其外,急使治其内,追其远,治其近。守一者,天神助之。守二者,地神助之。守三者,人鬼助之。四五者,物佑助之。
故守一者延命,二者与凶为期。三者为乱治,守四五者祸日来。深思其意,谓之知道。故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肠胃也。能坚守,知其道意,得道者令人仁,失道者令人贪。
以乐却灾法
以乐治身守形顺念致思却灾。夫乐于道何为者也?乐乃可和合阴阳,凡事默作也,使人得道本也。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鬼神乐即利帝王。
故乐者,天地之善气精为之,以致神明,故静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夫求道常苦,不能还其心念,今移风易俗,趋其心指,谁复与之争者?太平乐乃从宫中出邪?固以清靖国,安身入道,夷狄却,神瑞应来。悬象还,凶神往。夫人神乃生内,返游于外,游不以时,还为身害,即能追之以还,自治不败也。追之如何,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上有藏象,下有十乡,卧即念以近悬象,思之不止,五藏神能报二十四时气,五行神且来救助之,万疾皆愈。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为法,随四时转移。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黄童子十二。二十五神人真人共是道德,正行法,阳变于阴,阴变于阳,阴阳相得,道乃可行。
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臣须君,乃能行其事。故甲须乙,子须丑,皆相成。作道治正当如天行,不与人相应,皆为逆天道。比若东海居下而好水,百川皆归之。因得其道,鲸鱼出其中,明月珠生焉,是其得道之效也。道人聚者,必得延年奇方出,大瑞应之。众贤聚致治平,众文聚则治小乱,五兵聚其治大败。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天不广,不能包含万物。万物皆半好半恶,皆令忍之,人君象之,次皇后后宫之象也。此二者,慈爱父母之法也。故父母养子,善者爱之,恶者怜之,然后能和调家道。日象人君,月象大臣,星象百官,众贤共照,万物和生。故清者著天,浊者著地,中和著人。
调神灵法
吾欲使天下万神和亲,不复妄行害人,天地长悦,百神皆喜,令人无所苦。帝王得天之力,与事有福,岂可间哉?故圣人能守道,清静之时旦食,诸神皆呼与语言,比若今人呼客耳。百神自言为天吏、为天使,群精为地吏、为地使,百鬼为中和使。此三者,阴阳中和之使也。助天地为理,共兴利帝王。
定一明法
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一精明之时,若火始生时,急守之勿失。始正赤,终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绝远复远,还以治一,内无不明也。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
守一明之法,明有日出之光,日中之明,此第一善得天之寿也。安居闲处,万世无失。守一时之法,行道优劣。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
行道有优劣法
春王当温,夏王当暑,秋王当凉,冬王当寒,是王德也。夫王气与帝王气相通,相气与宰辅相应,微气与小吏相应,休气与后宫相同,发气与民相应,刑死囚气与狱罪人相应,以类遥相感动。其道也王气不来,王恩不得施也。古者圣王以是思道,故得失之象,祥察其意。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天与帝王相去万万余里,反与道相应,岂不神哉?
名为神诀书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六合八方悦喜,则善应矣;不悦喜,则恶应矣。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也。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