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中国社会。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持不同观点,比如费孝通(1947)就认为中国人从本质上讲实际上是典型的个人取向。他用差序格局描述之——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具有上伸缩性的社会关系网。
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杨国枢等人进一步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进行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一些表现:
获得别人的赞赏或称赞;
维持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谐;
使比恶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
维护自己的面子;
使别人接受自己;
避免他人的责罚、讥笑和报复;
避免困境与尴尬;
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后来,受生态学和互动论观点的影响,他又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这些分析对我们认识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
结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杨国枢教授提出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有四个主要特征: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从内在关系上看,这四种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个体如何与团体融合(家族取向),如何与个体融合(关系取向),如何与权威(权威取向),以及如何与特定他人融合(他人取向)。
(1)家族取向
家族主义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论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还是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家族主义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甚至人认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并且它的盛行与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有关。
叶明华(1990)在分析家族主义的时候指出,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忠诚)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在运作上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家族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在这里,家族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因而是一种内团体的集体主义(Ingroup collectivism),而不是普遍意义的集体主义(Universal collectivism),称它为家族集体主义(Familial collectivism)更合适一些。
(2)关系取向
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层面,梁漱溟(1963)把中国人这种凡事以关系为依托的文化特征叫做“关系本位”,这种关系取向的特征包括:
关系角色化:中国人强调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人的学生”等。何友晖和赵志裕等人将这种以关系界定的身份称为“关系性身份”,这种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的互赖性: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中国人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这种由互赖性所引起的回报。
关系的和谐性: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和谐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人强调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性甚至到了不求理由的地步,如果有人破坏了这种和谐,不论他是否有理,都是不对的。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且在做人的时候要处处小心,要注意给他人面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
关系决定论:关系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但是在中国社会中关系的作用却远远超出在其它社会中的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依亲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人们往往依据与他人不同的亲疏程度决定利益的分配。
(3)权威取向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实行父权家长制,在这种制度下,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不论是在经济上、思想上、家庭法规方面还是尊卑等级上,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当这种思想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时候,就体现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上,这种崇拜的具体表现有:
权威敏感:中国人对权威的存在非常警觉与敏感,他们在任何一个场合总是细心观察有没有权威的存在。比如人们见面时总是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打听他人的信息,以获取每个人的辈分、年龄、职位等资料,并据此对他人性进行排序,以确定老幼尊卑。
权威崇拜:中国人很崇拜权威,不论权威是死是活,并且采取绝对化的倾向。这种绝对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是不会犯错的,或犯错是无所谓的,甚至是应该的,人们常常用“圣人也是人”来为权威的过错开脱。其次,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职位),那么在其它方面也会变成权威(如学问和道德)。这种权威泛化很容易形成“全能权威”的观念。最后,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并无时间上的限制,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仿佛是“一日权威,一世权威”。
权威依赖:由于认为权威是可信的、全能的、永远的,所以在行为上会对权威产生依赖。这种依赖表现在面对权威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能(Psychological disability),比如即使最能干的部属,在权威的上司目前也会自觉无能。
(4)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乡里与行为上易受他人影响,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等特别敏感且重视,这种取向表现为:
顾虑人意:中国人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往往花很多时间打听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对自己的看法。中国人看重他人意见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避异趋同性,他们通过别人的意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与他人的和谐。
顺从他人:无论是在意见上还是在行为上,中国人的社会顺从倾向都比较高。他们不愿意自己表现得与众不同,而是尽量与他人一致。
关注规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社会规范是自己言行的主要依据,以孝顺为例,中国人把孝道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指标。当然,这里的规范不是指法律,实际上中国人对人际规范的强调要远胜于法律。
重视名誉: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名誉,所以他们经常调整自我监控的方式与内容,以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人,不是用来做事。
以上对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分析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尽管现在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却不可能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了解这些特征不仅对跨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章推荐读物:
Altman; I。; & Taylor; D。 A。(1973)Social Pena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该书详细地分析了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探讨了自我展露等在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Berscheid; E。; & Walster; E。 H。(1978):Interpersonal attraction(2nd ed)。Menlo Park; CA
这本书是关于人际吸引领域最好的一本书,它全面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Peplac; L。 A。; & Perlman; D。(1982 eds)Loneliness: A source book of current theory ; research;
and therapy。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对寂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帮助寂寞者的策略。
Stephen L。 Franzoi(1996):Social Psychology。 Times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Inc
这本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讨论了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两个领域的问题。
杨国枢 余安邦(1992)《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台湾:桂冠图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