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输主骨,故重言也。平按∶《素问》一行下有“行五,踝上各一行”七字。)髓空脑后三分,在
颅际兑骨之下,一在新纂下,一在项中复骨下,(平按∶三分赵府本《素问》作五分,脑上有在
字,兑作锐,新纂作龈基,项下有后字。)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数髓空在面挟鼻,或骨空右口下当两肩。两 骨空,在 中之阳。臂骨空在阳,去踝四寸两骨之
间。(平按∶《素问》在阳作在背阳,两骨下有空字。)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骨空
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脉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遍骨有渗理,毋髓空,
易髓无空。(言骨上有空,五谷津液入此骨空,资脑髓也。此骨空种数所在难分,此皆可知者,不
可知者故置而不数也。两肩,有本为唇也。平按∶《素问》动下无脉字,遍骨作扁骨,渗理下有腠
字,毋髓空,空字作孔。)
卷第十二(卷首缺)·营卫气
属性:平按∶此篇自溢于中以上,残脱不完,篇目亦不可考。其自黄帝曰营气之道至肺流,凡二十
字,从《灵枢》、《甲乙》《营气》篇补入。自溢于中以下至逆顺之常也,见《灵枢》卷四第十
六《营气》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营气》篇。自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至末,见《灵枢》
卷四第十八《营卫生会》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一《营卫三焦》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以上从《灵枢》、《甲乙经》《营
气》篇补入。平按∶《甲乙经》无黄帝曰三字。)溢于中,布散于外,(谷入胃已,精浊下流,清
精注肺,肺得其气,流溢五脏,布散六腑也。)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毋已,终而复始,是谓天
地之纪。(精专血气,常营无已,名曰营气也。)故气从太阴出,注于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
明,下行至跗,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以下言营行十二经脉也。气,营气也。营气起于中焦,
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注手太阴,手阳明乃之足阳明也。平按∶出下《甲乙》有循臂内上廉五字。
注于阳明《灵枢》、《甲乙》作注手阳明。《灵枢》无至面二字。)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
手少阴出掖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阳,上行乘掖出 内,注目内 ,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循脊下尻,行注小指之端,(足太阴脉注心中,从心中循手少阴脉行也。合者,
合手小指端也。上巅下项者,十二经中,手太阳脉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手太阳脉,起
目内 。此言上巅者,循手太阳气至目内 ,合足太阳之气,与之共行,上顶下项,然后称合,
理亦无违也。平按∶抵脾《灵枢》作抵髀。掖《灵枢》、《甲乙》均作腋,下同,不再举。下臂
注小指端,《灵枢》无之端二字。尻下《灵枢》、《甲乙》有下字。)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
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注(平按∶注《灵枢》、《甲乙》作主。)脉出掖下臂,入
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平按∶《甲乙》作手中指。)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平按∶胆《甲乙》作膻。)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
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别
者,(平按∶《灵枢》、《甲乙》作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 ,是督脉也,络阴
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问曰∶肝脉足厥阴,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
巅。此言足厥阴脉循喉咙究于畜门、循巅入 等是督脉者,未知督脉与足厥阴脉同异何如?答曰∶
足厥阴脉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上至于巅,与督脉会。督脉自从畜门上额至巅,下项入 ,与厥
阴不同。此言别者上额循巅之言,乃是营气行足厥阴至
畜门,别于厥阴之脉,循督脉上额至巅,下项入 络阴器,上循腹里入缺盆,复别于督脉,注于
肺中,复出手太阴之脉,此是营气循列度数常行之道,与足厥阴及督脉各异也。颃颡,当会厌上双
孔。畜门,鼻孔也。逆顺者,在手循阴而出,循阳而入,在足循阴而入,循阳而出,此为营气行逆
顺常也。平按∶此营气之行《甲乙》作此营气之所行也。)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行?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夫三焦者,
上焦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理在膻中;中焦在胃中口,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理在脐旁;
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其理在脐下一寸。故营出中焦者,出胃中
口也;卫出上焦者,出胃上口也。平按∶从行《灵枢》作从来,《甲乙》作从始,无岐伯答三字。)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前问营卫二气所出,出于三焦,未知上焦卫气出在何处,故致斯问。
平按∶《甲乙》无黄帝曰愿闻及下岐伯曰十三字。)岐伯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
布胸中,走掖,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阳明,上至舌,(咽胃之际,名胃上口。胃之上口出气,
即循咽上布于胸中,从胸中之掖,循肺脉手太阴行至大指次指之端,注手阳明脉,循指上廉上至
下齿中。气到于舌,故曰上至舌也。此则上焦所出与卫气同,所行之道与营共行也。平按∶布上
《灵枢》、《甲乙》有而字。还注阳明《灵枢》作还至阳明,《甲乙》作还至手阳明。注从胸中,
从字袁刻作循。)下足阳明,其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与足阳明合。足阳
明下行至足太阴等,与营气俱行也。平按∶下足阳明《甲乙》作下注足阳明。注交人中,交字袁
刻误作夹。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周而复大会于手太阴。
(营气行昼,故即行阳也;行夜,故即行阴也。其气循二十八
脉十六丈二尺,昼行二十五周,夜行二十五周,故一日一夜行五十周,平旦会手太阴脉也。一度
有一周,五十周为日夜一大周矣。上焦卫气循营气行,终而复始,常行无已也。平按∶行于阳二句
《甲乙》作行于阴阳各二十五度,一周也作为一周,故下有日夜二字,复下有始字。)黄帝曰∶
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营卫气之道而
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 悍滑疾,
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蒸,之冰反,火气上行也。卫气在于脉外分肉之间,
腠理伤风,因热饮食,毛蒸理泄,腠理内开。 ,芳昭反,急也。悍,胡旦反,勇也。言卫气勇急,
遂不循其道,即出其汗,谓之漏泄风也。平按∶营卫气《灵枢》、《甲乙》无营字。命曰《甲乙》
作名曰,袁刻脱命字。泄《灵枢》、《甲乙》均作泄。)
黄帝曰∶愿闻其中焦之所出。岐伯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谓受气者,泌糟粕,
承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泌音必。中焦在胃中口,中焦之气,
从胃中口出已,并胃上口,出上焦之后,□五谷之气也,泌去糟粕,承津液之汁,化其精微者,
注入手太阴脉中,变赤称血,以奉生身。平按∶《甲乙》无黄帝曰至岐伯曰十四字。《灵枢》胃
口作胃中。《灵枢》、《甲乙》承津液,承字均作蒸。注五谷上原缺一字,根据经文拟作受。)莫贵
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人眼受血,所以能视,手之受血,所以能握,足之受血,
所以能步,身之所贵,莫先于血,故得行于十二经络之道,以营于身,故曰营气也。隧,道也。故
中焦□□营气也。平按∶命曰营气,《甲乙》无气字。注中焦下原缺二字,因上节问中焦之所出,
故此处拟作所出二字。)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也?岐伯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
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毋汗,夺气者毋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毋两生。(营卫
者人之至精之气,然精非气也,血者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