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证指南医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心竹叶(二钱) 
又 苦味和阳。脉左颇和。但心悸少寐。已见营气衰微。仿金匮酸枣仁汤方。仍兼和阳。益心气以通肝络。 
酸枣仁(炒黑勿研五钱) 茯神(三钱) 知母(一钱) 川芎(一分) 人参(六分同煎) 天冬(去心一钱) 
陈 脉左数。右弦缓。有年。形盛气衰。冬春之交。真 不相维续。内风日炽。左肢麻木不仁。舌歪 
言謇。此属中络。调理百日。戒酒肉。可望向愈。(痰火阻络) 
羚羊角 陈胆星 丹皮 橘红 连翘心 石菖蒲 钩藤 川斛 
又 羚羊角 元参 连翘 花粉 川贝母 橘红 竹沥 
又 丹溪云。麻为气虚。木是湿痰败血。诊左脉濡涩。有年偏枯。是气血皆虚。方书每称左属血 
虚。右属气虚。未必尽然。 
人参 半夏 广皮 茯苓 归身 白芍 炙草 桑枝 
又 经络为痰阻。大便不爽。昨日跌仆气乱。痰出甚艰。转方以宣经隧。 
炒半夏 石菖蒲 广橘红 茯苓 胆星 枳实 竹沥 姜汁 
叶 初春肝风内动。眩晕跌仆。左肢偏痿。舌络不和。呼吸不爽。痰火上蒙。根本下衰。先宜清上痰火。 
羚羊角 茯苓 橘红 桂枝 半夏 郁金 竹沥 姜汁 
又 风热烁筋骨为痛。痰火气阻。呼吸不利。照前方去郁金竹沥姜汁。加白蒺藜钩藤。 
又 炒半夏 茯苓 钩藤 橘红 金石斛 石菖蒲 竹沥 姜汁 
又 人参 半夏 枳实 茯苓 橘红 蒺藜 竹沥 姜汁 
风为百病之长。故医书咸以中风列于首门。其论症。则有真中类中。中经络血脉脏腑之 
分。其论治。则有攻风劫痰。养血润燥。补气培元之治。盖真中虽风从外来。亦由内虚。而邪 
得以乘虚而入。北方风气刚劲。南方风气柔和。故真中之病。南少北多。其真中之方。前人 
已大备。不必赘论。其类中之症。则河间立论云。因烦劳则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 
甚生火。东垣立论。因元气不足。则邪凑之。令人僵仆卒倒如风状。是因乎气虚。而丹溪则 
又云。东南气温多湿。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三者皆辨明类中之由也。类者 
伪也。近代以来。医者不分真伪。每用羌防星半乌附细辛。以祛风豁痰。虚症实治。不啻如 
枘凿之殊矣。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 
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如虎潜固本复脉之 
类是也。 若阴阳并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以温柔濡润之通补。如地黄饮子还少丹之 
类是也。更有风木过动。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胜。如不寐不食。卫疏汗泄。饮食变痰。治 
以六君玉屏风茯苓饮酸枣仁汤之属。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则有至宝丹芳 
香宣窍。或辛凉清上痰火。法虽未备。实足以补前人之未及。至于审症之法。有身体缓纵 
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此本实先拨。阴阳枢纽不交。与暴脱无异。 
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症也。故先生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 
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 邪。舌强言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 
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 
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至于风痱。风懿。风痹。瘫痪。乃风门之兼症。理 
亦相同。案中种种治法。余未能尽宣其理。不过略举大纲。分类叙述。以便后人观览。余门仿此。(华岫云) 
徐评 凡风淫所胜之病。自内经以及唐宋名家。皆以辛凉甘寒为本。而佐以驱风益血之药。 
至河间有地黄饮子之法。此乃治肾虚痱症。有类中风。并非以此方治中风之急症。乃近日诸 
医遇中风之症。总以人参附桂为开手第一方。轻者不起。重者立毙。问所从来。曰本之叶先生。 
余始亦信其说果从叶氏出。及阅此书。乃知此翁学有渊源。心思灵变。与前人所论。分毫不背。 
其人参亦于病势已退后。用以培元养气。当病甚时。必于驱风之药同用。其分两亦不过几分 
至钱。无不中度。乃今之窃附其门墙。盗取其余论者。事事相反。此翁有知。能无痛恨。而以此等 
邪说诬此翁以害人者。对此书能无愧死。 

卷一
肝风
属性:某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甘酸之属宜之。(肝阴虚) 
生地 阿胶 牡蛎 炙草 萸肉炭 
王 阳挟内风上巅。目昏耳鸣不寐。肝经主病。 
熟地炙 炙龟甲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苓 旱莲草 女贞子 
曹(三二)辛寒清上。头目已清。则知火风由脏阴而起。刚药必不见效。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 
以驱热。治法大旨如此。 
生地 阿胶 天冬 元参 川斛 小黑豆皮 
陈(四五)操持烦劳。五志阳气。挟内风上扰清空。头眩耳鸣。目珠痛。但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 
非沉寒可清。与六气火风迥异。用辛甘化风方法。乃是补肝用意。 
枸杞子 桂圆肉 归身 炙草 甘菊炭 女贞子 
陆(四二)肝风阳气。乘阳明之虚上冒。牙肉肿痛。议和阳熄风。 
生地 阿胶 牡蛎 天冬 茯神 川斛 旱莲草 女贞子 
凌 交节病变。总是虚症。目泛舌强。脊背不舒。溲淋便涩。皆肾液不营。肝风乃张。当宗河间浊 
药轻服。名曰饮子。 
熟地(五钱) 咸苁蓉(八钱) 炒杞子(三钱) 麦冬(二钱) 云苓(一钱半) 川石斛(三钱) 
生沙苑(一钱) 石菖蒲(一钱) 远志肉(四分) 饮子煎法。 
胡 缓肝润血熄风。 
制首乌 杞子 归身 冬桑叶 三角胡麻 柏子仁 茯神 天冬 黑 豆皮 蜜丸。 
某 高年水亏。肝阳升逆无制。两胁 如热。则火升面赤。遇烦劳为甚。宜养肝阴和阳为法。 
九蒸何首乌(四两) 九蒸冬桑叶(三两) 徽州黑芝麻(三两) 小黑 豆皮(三两) 巨胜子(二两即胡 
麻) 浸淡天冬(去心一两) 
真北沙参(二两) 柏子仁(一两半去油) 云茯神(二两) 女贞实(二两) 
上为末。青果汁法丸。早服三钱。开水送。 
张(氏)肝阳虚风上巅。头目不清。阳明脉空。腰膝酸 。议养血熄风。 
菊花炭 熟首乌 牛膝炭 枸杞子炭 黑 豆 茯神 
沈 冲气左升。当镇肝摄肾。(肝肾阴虚) 
地黄 阿胶 萸肉 淡菜 茯苓 
丁(四三)因萦思扰动五志之阳。阳化内风。变幻不已。夫阳动莫制。皆脏阴少藏。自觉上实下虚。法 
当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味浓以填之。偏寒偏热。乌能治情志中病。 
熟地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神 青盐 鳖甲胶 龟版胶 即溶胶为丸。 
朱(妪)心中热辣。寤烦不肯寐。皆春令地气主升。肝阳随以上扰。老年五液交枯。最有痫痉之虑。 
生地 阿胶 生白芍 天冬 茯神 小黑 豆皮 
程(氏)伏暑深秋而发。病从里出。始如疟状。热气逼迫营分。经事不当期而来。舌光如镜。面黯青 
晦。而胸痞隐痛。正气大虚。热气内闭。况乎周身皆痛。卫阳失和极矣。先拟育阴驱热。肝风不 
旋。不致痉厥。五日中不兴风波。可望向安。 
生地 阿胶 天冬 麦冬 麻仁 生牡蛎 
金(女)温邪深入营络。热止。膝骨痛甚。盖血液伤极。内风欲沸。所谓剧则螈 。痉厥至矣。总是消 
导苦寒。冀其热止。独不虑胃汁竭。肝风动乎。拟柔药缓络热熄风。 
复脉汤去参姜麻仁 生鳖甲汤煎药。 
王(氏)痛从腿肢筋骨。上及腰腹。贯于心胸。若平日经来带下。其症亦至。此素禀阴亏。冲任奇脉 
空旷。凡春交。地中阳气升举。虚人气动随升。络血失养。诸气横逆。面赤如赭。饥不欲食。耳失 
聪。寤不成寐。阳浮。脉络交空显然。先和阳治络。 
细生地 生白芍 生鳖甲 生龟甲 生虎骨 糯稻根 
煎药送滋肾丸(一钱半) 
又 前用滋肾丸。痛缓。面浮跗肿。血气俱乏。内风泛越。经言风胜则动。湿胜则肿。阴虚多热之 
质。议先用虎潜丸。每服四钱。四服。 
某(五三)下元水亏。风木内震。肝肾虚。多惊恐。非实热痰火可攻劫者。 
生地 清阿胶 天冬 杞子 菊花炭 女贞实 
胡 久病耳聋。微呛喉中不甚清爽。是阴不上承。阳挟内风。得以上侮清空诸窍。大凡肝肾宜 
润宜凉。龙相宁。则水源生矣。 
人参(一钱秋石一分化水拌烘干同煎) 鲜生地(三钱) 阿胶(一钱) 淡菜(三钱) 白芍(一钱) 茯神 
(一钱半) 
又 阴虚液耗。风动阳升。虽诸恙皆减。两旬外大便不通。断勿欲速。惟静药补润为宜。照前方 
去白芍。加柏子仁。 
又 大便两次颇逸。全赖静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