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中医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内心体会的话,学中医只是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所有外在的,比如开方子、针灸、推拿、按摩包括其他一些民间的手段只是形的一方面,而内在的一方面大家应该努力认识,而不应该止步,就像很多人,不知这里有没有学占卦的,有没有知道梅花易数的,梅花易数是邵康节所做,是一本流传很广的占卦的书,如果仅看梅花易数并且照之而学,很难学通,这里就有一个未传的“窍”,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悟进去,梅花易数是在托周易讲数理,并且有一定的应用,这个应用不仅是我们所说的算卦,他里面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跟大家说一点,梅花易数只是形的一方面流传下来了,神的一方面隐而流行,并没有公开于世,故学者众而知者少,说这个主要想打个比喻,告诉大家学中医也一样,很多好的推拿师傅、针灸师傅,他们都有自己的气场,非常充分,从而能感染病人,鼓舞正气,而并非只局限于手上扎的针或按摩的穴位。
所以今天跟大家说这个气道中医的含义,就在于希望大家在下面勤学内功,在日常生活不断的体证,多看古代哲学的典籍才能有所证悟,不然到老学中医一场空,中医没有学成,可能身体还要毁了,对自己或对病人都没有过多的帮助,这就走到了中医“形”方面的一个死胡同,因为《黄帝内经》一再讲,上医守气,下医守形,形可以说是形体的形,也可以说是形式的形,总之形是变化万端的,因为中医的书汉牛充栋,不胜枚举,学一本你觉得还很有道理,再学你就发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下手,就像狮子遇到一群角马群无从下嘴,整个草原奔跑的都是角马看花眼了,如果陷入这样的理论的海洋,大家有多大的精力都无济于事,所以说一定要执一道,就像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你只要把那个最简单的核心,知道在哪,并且能勤而行之,熟练应用,慢慢的就可以化而成之,可以不断的推广,这些也都是孔子写《周易》说的一些话,“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没有思考没有作为,寂寂然没有任何动作,但是感而遂通天下,一定要强调一个感,这个非常重要,感不是思维出来的,不是想象的,也不是苦思冥想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于是通晓了天下的故,故当道理讲,这是孔子对《周易》的理解已经达到了非常高深的地步,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可以这样说,可以真正代表孔子的最高成就是他写的这个易传,又叫十翼,是对《易经》的解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周易》所有的显学方面的道理融汇贯通,用非常波澜壮阔的文字表达出来,留给了后人,他是孔子最高的学问成就,而并非是《论语》或《春秋》,如果有人有志于易学显学方面钻研的,可以努力来看《易传》,并且能够背诵,《易传》的《系辞》通篇都是至理名言,经典的话不断被后人引用,从我来讲,我非常崇拜孔子对《周易》显学方面的理解。
《周易》里面有一句话来形容体用,“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正好是对体用一个绝好的解释,神就是神用,方是定法,神用没有定法,易没有固定的形体,易可以做变易讲,也就是最高的对体用的阐释,用在这里非常恰当。还有一句话,“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下面一句“不可为典要,唯变是从。”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整个的气机,变动不居,他不会停滞,也不会凝结,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周流六虚,六虚是六种阶段,周是涵盖遍满的意思,中间还有一句,应该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是从。”我给大家仔细讲一下,对大家理解气机整个的运化和指导中医临床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就是这股气,我们直接拿人的身体来理解这句话,因为他不仅指的人的身体的气机,万事万物的气机都可以用这个来解释,我们今天主要讲中医,所以从中医角度来说,这股气在人身体上下周流,变动不居,从上中下三焦不断的流转变化,如烟如雾,如雨如露,不断在身体内蒸腾上下,周流六虚,你也可以说在六经中周流,这一团气上下无常,没有固定的上,没有固定的下,气机不可能总淤滞在上,也不可能总瘀滞在下,总之上下没有常法嘛,随人之喜怒性情而变化,跟着你的性情、呼吸而动,而产生了上下交替的不断变化,刚柔相易。
气有刚气有柔气,卫气为刚,营气为柔,上气为刚,下气为柔,外气为刚,内气为柔,怒时气刚,怯时气柔,白天气刚,晚上气柔,动时气刚,静时气柔,这个是刚柔的相易,不断的交替,气不可过刚,也不可过柔,气不可常刚,也不可常柔,都是刚柔相易,刚柔相叠而生变化,易是不断的变化,刚气变柔,而柔气化刚,对于我们人身之气都是如此。如果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发怒,气冲于肝,向上冲达,肝举而目张,其实并非仅肝气上达,人身之气发怒时无不上达、发越,一怒时每一根汗毛、每一个细胞都是发怒的状态,这时所有的气都刚起来了,由常态而变成刚态,气刚血气充盈于肌肤,双目圆睁,头皮抱紧,怒气发作之后,刚气又化为柔气,就像塌瘪下来一样,气消,我们说消消气,就是刚气慢慢消弱变成常态,这叫消气,这个可以理解什么叫刚柔,不可为典要,所谓典和要,都是常道的意思,可以执的常法,大典和要道,不可为典要就是不能刻舟求剑,你说他是刚气,过一会不一定是刚气,阴阳相易,阳极则寒,阴极则热,寒热阴阳相推移,这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一个年轻人,气很壮盛,呼呼啦啦地向外散失,不注意保持这种旺盛的精力而不断的挥霍,慢慢的他的气机就衰弱下来,最终由刚气化为柔气,身体向衰弱的方向发展,所以说不可为典要,自恃他刚或自恃他柔,所有的刚柔相推而变化生衍,就像白天是刚气,晚上是柔气,常说的一句话,刚日读史,柔日读经,什么是刚日?你可以理解为奇数日,比如初一,初三、初五,这叫刚日,柔日呢,初二,初四等。不断交替,读读理论,再用于实践,这个不断的交替变化。就像有人问,这应该是运动呢,还是应该休息呢,这就陷入了典要当中,执了一个常法,什么叫刚柔相易呢?就是运动和休息相结合,劳逸结合,不可能永远运动,也不可能永远静止,在运动和静止中不断的交易变化,这样才能有阴阳相济,身体才会好,就像我们只学理论不做临床一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掌握刚柔相易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下面一句是:唯变所是,也可以叫唯变是从,变就是变易,在符合常道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推演变化,不能死守成法,墨守成规,这个法和规都是指形方面的,也就是器。古代说有心学,有器学,心学为本,器学为末,就是指这个变的根本所指,一定要变嘛,不能说现在很多人喜欢复古就穿古代的衣服,吃古代的饭,住古代的房子,这个是流于形迹。但古人学道的精神、格物致用的精神和方法我们要掌握,但是形式和应用要与时俱进,这个是一定的。不可能还穿着远古的衣裳过现代的生活,这个不现实。通过形式而能够启发精神,比如穿着汉服让我们怀念一下传统的文化,或者激起人们学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个是可以的,但你又不能拘泥于这种形式。
还有人说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话没有错,但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就像学佛一样,小乘、大乘,小乘利己,大乘利他,自己还没有明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己没有一定的证悟,你要去利他,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说还要从根基学起,自己要有一定的体悟,不然你不知道如何利人,如果只是有一片慈悲心而没有智慧心,那么要走的路也很长,而且会走很多弯路,所以说对形,就是体用的体,这方面的追求要有,但是不能局限于体,用的方面的追求也要有,但也不能抛弃体而只要用,所以体用反映了天地的一个大的性情。
说到我们气道中医,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让我们体察气道中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比如说望诊,四诊之首,望而知之谓之神,那么现在有多少人能够了解望诊,并且能够应用呢?恐怕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说哪有望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