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怕的事呀!怎么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再:试想,过了几天
之后到周四,你一起床,看到报纸上说:〃另一架巨型飞机
遇空难: 442人死亡〃。那时你可能会想:唉呀!不可能吧!多可
怕呀!我们的空中交通系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接着再试想,
又到下一个周五,报纸上又出现:〃第三个撞机悲剧: 431 
人命丧黄泉〃。这时,恐怕不仅是你,全国都会震动起来,
联邦政府会被要求尽快调查此事,飞机会被停飞,许多调查
委员会将设立,并会引来一大堆的诉讼案件。《新闻周刊》
和《时代》杂志会以此为封面报道,连续几天这件事都会是

*赫德森是著名的好莱坞演员,里根在当演员时和他是好友。

。 10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电视记录片也会对此作详尽的分析。
一时间,硝烟万丈。

请注意,这里叙述的现象并不是虚构的,它所带来的问
题都是真的。每一周的确有一架巨型飞机坠毁。好吧!也许
不是一架巨型飞机,而是许多架小飞机行不行?。不行,
好,不是小型飞机,而是小型交通工具可不可以?这种小型
交通工具叫机动车。全美国每周大约有 
843人死于交通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 
2001年的报告,每年共 
43, 
500人)。
死者足以坐满→架巨型飞机,这总可以了吧!

每周死在高速公路上的人,与一架巨型喷气机坠毁所死亡
的人数相当,但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因为媒体没有将
其以〃正如一架满载客人的巨型飞机坠毁〃这类鲜活的方式
呈现给我们的原故。所以,每周死于小汽车交通事故中的 
457
人(加上另外死于卡车和摩托车事故的 
263人),对我们来
说,没有鲜活性。我们不会在餐桌上像谈论飞机坠毁、众人
死亡那样地谈论它们。不像如果飞机真的每周坠毁、每次死
亡 
400人,我们一定会讨论空中交通系统的安全性那样,我
们也没有去争辩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媒体没有鲜活地
给我们呈现这 
457人的死亡,是因为这些交通事故不是发生在
同→时间、同一地点,因此媒体只能(偶尔地)给我们提
供一些数字(如,每周 
457人)而已。这一数据本应足以
引发我们思考,但是却没有。根据调查数据,驾车是一项极
端危险的活动( 
Lichtenstein ; Slovic ; Fischhoff; Layman ; 
& bs ; 1978;国家安全委员会, 
1990 ; 2001)。然而,
至今从未见有就这一活动所带来的危险性,相对于其所带来的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103 。 

便利,进行任何全国性的大辩论。难道这里所说的死亡数
字,就是人们为了享有当今的郊区生活,因而需要大量驾车
往返于工作及居住地点之间,所必须付出的昂贵代价吗?我们
从来没有提出过这类的问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识到这是一
个问题。因为它所付出的代价没有像空难那样,是以鲜活的
方式呈现给大家的。

请大家再试想下面的→个例子,看它有多么滑稽。你的
朋友开车 
20公里送你去机场,你从那里将乘飞机到二个 
750公
里以外的地方。离别时,朋友可能对你说:〃一路平安〃。
这句话可以说是既伤感又颇具讽刺意味。因为他(或她)在
回家的 
20公里车程中,死于交通事故的几率与你所飞的 
750公
里航程的坠机事故几率相比,高出 
3倍多(据国家安全委员
会 
1990的报告 
)0 
〃A祝 
B旅途平安〃事实上是一个非常不
理智的祝福,因为 
A的处境事实上比 
B更加危险!然而,受
到鲜活性效应的影响,让我们觉得 
A给 
B的祝福是合理的 


(Sivak & F1 annagan ; 2003)。

科尔( 
Cole ; 1998)在一次环球航空公司空难后所做的
民意调查中,发现如果飞行安全系数能够提高,绝大多数被
调查者愿意为一张双程票多付 
50美元。然而,同样的这些接
受访问的人,却拒绝支付比 
50元少得多的钱去购买→些汽车
内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带给驾驶者更高的安全保障。
同样地,很少人知道:他们在驾车 
10公里去买一张彩票时,
其死于交通事故的几率比其中奖的几率要高出 
16倍( 
Orkin ; 

2000) ! 

依据大众媒体所展示的鲜活形象,误导人的个人判断可谓


。 10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随处可见。一项研究报告( 
MacDonald ; 1990 ;也见 
Cole, 
1998 ),针对父母作了调查,要他们举出最担心孩子遭遇什
么危险。结果显示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遭绑架,而这一事件
的几率是 
1 
/7 
00, 
000。与之相对照,孩子在车祸中身亡的危
险,父母则不太担心。然而这种可能性比遭绑架的可能性要
高出 
100倍 
(Paulos, 
1988)。显然,遭绑架的担心大部
分是媒体渲染的结果。这项研究结果说明,由于鲜活性效
应,带来感知上的扭曲,〃美国父母所担心的竟是一些不大
可能发生的事〃 
(MacDonald ; 1990)。一个研究人员哀叹
道:将担心聚焦在〃当下流行〃的事件上,必然会误导父
母的注意力,以致使他们〃忽视了更有可能造成坏影响的事
件,例如学业成绩、看电视的坏习惯、吸毒和驾车安全等〃 
( MacDonald ; 1990)。

作家彼得·博伊尔( 
Peter Boyer )曾描述维护带枪自由
的说客们如何以同样的方式助长美国人对危险的错误认识 
(Boyer ; 1999)。这些人试图让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非法人
侵者破门而入的鲜活案例上。他们的潜台词是:这时,如果
有一支枪来保护自己,你就没危险了。但博伊尔( 
1999 )指
出,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枪支工业的意图是去把焦点放在
〃坏人手中的枪〃上,而实际的统计数字显示:在现实生活
中,问题往往出现在〃好人手中的枪〃上。这是因为犯罪
并不是这个国家大多数的枪击死亡案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死于
用枪自杀的人要比死于枪杀案的人多得多。多数枪击死亡可归
因于枪支走火和自杀。这正是为什么这→研究的最终结论
是:把枪带回家反而增加了家庭的危险( 
Miller ; Azrael & 


第四章见证和个案证据。 
105 。 

Hemenway ; 2002)。





虽然人们有许多正确信息可以利用来帮助他们作判断,但
是他们往往不顾这些信息,单单要被一个单一的、突出的例子
所左右。对人们这一倾向,心理学家曾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威
尔逊和布瑞奇 
(Wilson 
& Brekke ; 1994)证实了鲜活性的危
害,以及它对消费者行为的实际影响。他们调查了两个不同品
牌避孕套(品牌 
A和品牌 
B)的两类信息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
响。一类信息是《消费者报告》杂志上的→次调查及分析。
另一类信息是由两名大学生叙述他们对某一品牌的偏爱。首
先,威尔逊和布瑞奇调查了一组被试:询问他们更愿意接受哪
一类信息的影响。超过 
85%的被试说,他们会选择《消费者
报告》所给出的信息,而不是那两名大学生所给出的观点。然
后,威尔逊和布瑞奇选择了另外一组与前一组相匹配的被试进
行实验,他们告诉被试可以免费得到自己选择的避孕套,而且
被试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中一类的信息,或两类都考
虑,亦即综合《消费者报告》杂志的调查分析和两名大学生
有关他们偏爱的叙述。尽管先前只有不到 
15%的相类似的被试
愿意接受两名学生之偏爱的影响,但是这一次, 
77%的被试都
选择两类信息都要。很明显地,即使被试不认为他们应当受见
证叙述的影响,但是他们最终还是难以抵挡见证信息的诱惑。
并且,他们也的确受到了见证信息的影响。当被试选择同时看
两类信息,而两类信息所推荐的避孕套又不同时, 
31%的被试
选择了大学生见证叙述中所推荐的那种,而不是《消费者报


。 106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告》所推荐的。

另一个人们对鲜活轶闻做出特别反应的例证,是关于上世
纪 
60年代中后期,媒体对越南战争的报道。随着战争没完没
了的持续,士兵死亡名单仿佛永无尽头地增长,媒体不得不
采取每周汇报上周战死的美军人数。周复一周,这个数字大
致总在 
200 
…300人之间,渐渐公众似乎也习以为常了。然
而,有一周,一个重要杂志用连续几页的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