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9-温病指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煎服。 
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恐因邪犯心包。未可定为结粪也。先服牛黄丸。如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温病。纯泻稀水无粪者。热结旁流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x牛黄丸x(见前) x调胃承气汤x(见前) 
阳明温病。下利谵语。若阳明脉实或滑疾者。肠虚胃实也。小承气汤主之。若脉不实者。热犯心包也。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x小承气汤x(见前) x牛黄丸x 
x紫雪丹x(见前) 
温病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者。上焦未清。而又阳土燥烈。煎熬肾水。三焦俱急也。 
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x承气合小陷胸汤x 
生大黄(二钱五分)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栝蒌(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水煎服。 
温热本伤阴之病。若下后汗出。则胃阴受伤。急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x益胃汤x 
沙参(二钱) 麦冬(三钱) 冰糖(六分) 细生地(三钱) 玉竹(一钱炒香) 
水煎服。 
下后无汗脉浮者。邪气还表也。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热甚伤津也。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金受火克元气不 
支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x银翘汤x 
银花(二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竹叶(一钱) 甘草(五分) 麦冬(二钱) 细生地(二 
钱) 
水煎服。 
x白虎汤x(见前) x白虎加人参汤x(见前) 
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者。里热未解也。清燥汤主之。 
x清燥汤x 
麦冬(二钱五分) 知母(一钱) 人中黄(八分) 细生地(二钱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水煎服。咳嗽胶痰加沙参(一钱五分) 桑叶(一钱) 梨汁(半酒杯) 牡蛎(一钱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邪气复聚于胃也。然津液日耗。须 
加意防护其阴。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x护胃承气汤x 
生大黄(一钱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细生地(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钱五分连心) 
水煎服。 
x增液汤x(见前) 
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见。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者。险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也。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 
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者。肺气不降里证又实也。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坚牢。小便赤痛。时烦渴甚者。火腑不通。小肠 
热盛。下注膀胱也。导赤承气汤主之。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邪闭心包。内窍不通也。牛黄承气汤主之。阳明太热。 
津液不足。间服增液。仍不下者。脏燥太甚无水舟停也。增液承气汤主之。 
x新加黄龙汤x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五分另煎) 生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元 
参(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当归(一钱五分) 海参(二条洗) 姜汁(六匙) 
水八杯煎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有转矢气。则为欲便。候一二时不便。 
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 
x宣白承气汤x 
生石膏(二钱五分) 生大黄(一钱五分) 杏仁粉(一钱) 栝蒌皮(八分) 
水煎服。 
x导赤承气汤x 
赤芍(一钱五分) 细生地(二钱五分) 生大黄(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黄柏(一钱) 
芒硝(五分) 
水煎服。 
x牛黄承气汤x 
用牛黄丸一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一钱五分服之。不下。再服。 
x增液承气汤x 
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五分) 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 。甚至反复颠倒者。膈间之邪未清也。 
栀子豉汤主之。 
x栀子豉汤x(见前) 
若少气加甘草(一钱) 呕者加姜汁(三匙) 
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者邪热夹秽扰乱中宫也。如无下证。用黄连黄芩汤。(不渴而舌滑者当照湿温法治之。) 
x黄连黄芩汤x 
黄连(一钱) 黄芩(一钱) 郁金(八分) 香豆豉(一钱) 
水煎服。 
阳明温病。舌色绛不渴者。邪气深入血分也。清营汤主之。(若舌苔滑者。当照湿温法治之。) 
x清营汤x(见前) 
阳明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x化斑汤x(见前) 
阳明温病。下后疹出者。加减银翘散主之。(此因下后疹出。阴液已伤不可再用葛根升发。故仍从加减银翘法。而 
稍 
变其药味。) 
x加减银翘散x 
即照银翘散方 去银花连翘豆豉加蝉蜕(三钱) 赤芍(一钱) 丹皮(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斑疹用升提则衄血。或厥逆。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骛乱。若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 
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气陷也。 
x调胃承气汤x(见前) 
阳明温毒发痘者。(形如小儿痘疮。或多或少。紫黑色。)秽浊太甚也。脉浮则用银翘散加生地元参。渴者加花粉。 
毒重者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者。加芩连之类。脉沉内壅者。酌量轻重下之。(如发疮形似杨梅者。轻则红紫。重则紫 
黑。 
多现于面部背部亦照此法。重用败毒之品。兼与利湿。如土茯苓萆 之类。) 
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者。不可下。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金受火刑也不可利水。宜用甘苦合化法。冬地三 
黄汤主之。 
x冬地三黄汤x 
元参(二钱) 黄连(五分) 苇根汁(五茶匙冲) 细生地(二钱) 黄柏(五分) 银花露(五茶匙冲) 麦 
冬 
(四钱) 黄芩(五分) 生甘草(一钱五分) 
水煎服。 
温病小便不利者。不可以淡渗利水。(如五苓八正散之类)恐伤阴也。温病燥热者。不可纯用苦寒。(如三黄汤之类) 
恐苦能化燥也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则病必复发。须周十二时后。缓与清淡之食。不可令饱。饱则病亦复发。发 
必重也。 
阳明温病下后脉静身不热。舌上津回。十数日不大便者。肠胃津液受伤也。可与益胃增液之属。下后舌苔未退尽。 
身微热。面微赤。口微渴。脉微数。日浅者。亦与增液益胃之属。日深舌微干者。用下焦复脉法。均不可再用承气汤。 
用之证必增剧。甚则燥咳泄泻而死。 
x益胃汤x(见前) x增液汤x(见前) 
阳明温病。渴甚者悉尼浆沃之。 
x悉尼浆x(见前) 
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凡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x牛黄丸x(见前) 

卷上
风温下焦篇
属性:(温热冬温温毒温疫同治) 
温病久羁阳明。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者。热邪渐伤少阴肾水也。脉沉实者。仍可 
下之。若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邪热少虚热多也。加减复脉汤主之。温病误表。以致心中震震。舌强神昏 
者。心气被伤津液被劫也。宜复脉汤。(舌上津回则生) 
温病六七日后耳聋者。阴火内炽。病在少阴也。宜复脉汤。(若误认少阳证。服柴胡汤。则必死。) 
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外不解者。宜复脉汤。若身不热而倦甚者加人参。 
温病已发汗而汗不出。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邪正交争也。重与复脉汤。 
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则两至者。法当急救其里。所谓留人治病也。重与复脉汤。温病汗下后。口燥咽干。神 
倦欲眠。舌赤苔老者。少阴液亏也。与复脉汤。 
x加减复脉汤x(照经方加减也) 
炙甘草(三钱) 干地黄(三钱) 生白芍(三钱) 麦冬(二钱五分连心) 阿胶(一钱五分) 麻仁(一钱五 
分) 
水煎服。病甚者。甘草加至五钱。地黄白芍加至四钱。麦冬加至三钱五分。 
温病误表。以致舌强神昏。汗自出。中无所主者。心气津液受伤过甚也。救逆汤主之。 
x救逆汤x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二钱) 生牡蛎(四钱) 脉虚大欲散者加人参(一钱) 下后大便溏甚。日 
三四行。脉仍数者真阳素虚而里热未清也。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后。如大便不溏。可与一甲复脉汤。 
下焦温病。凡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系于复阴方中。寓固阴之意) 
x一甲煎x 
生牡蛎(一两碾细) 
水煎温脉。 
x一甲复脉汤x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牡蛎(五钱) 
热邪深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