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前。一日三服。第二日三丸三服。第三日四丸一服。第四日五丸亦三服。如觉小便多时。肿渐
减。便休服白丸子。如小便
未多。更服一日。至两服加作六丸做一服。一日亦三服。肿消为效。如服药至第三日。觉牙缝
内痒痛。口气恶。便用漱口药。
黄连(去须) 贯众(各等分)
上为散。每用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入龙脑少许搅匀。温漱之。每日煎一钱漱口。如肿消
。忌盐鱼肉、冷硬果食。只吃粥百日。永瘥。如脏腑秘涩气实人。先服治肿海藻散。此药亲用。救人
甚多。神效。
x【除湿丹】x治诸湿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两) 牵牛头末(半两) 槟榔
威灵仙 赤芍药 泽泻 葶苈
甘遂(各二两) 大戟(炒。三两) 陈皮(去白。四两)
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温水送下。食前。得更衣。止后服。如服药
前后。忌酒二日。湿面两三日。食后。温淡粥补胃尤佳。
x【三花神佑丸】x治中满腹胀。喘嗽淋 。一切水湿肿满。湿热肠垢沉积。变生疾病。久病
不已。黄瘦困倦。血气壅滞不宣通。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咳嗽。头目旋运。疟
气不已。 瘕积聚。坚满痞闷。酒积食积。一切痰饮呕逆。湿热腹满实痛。并宜服之。
轻粉(一钱) 大黄(一两。为末) 牵牛(二两) 芫花(醋拌炒)
甘遂 大戟(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送下。无时。日三服。加至快利后。
却常服。病去为度。
x【十枣汤】x治太阳中风下痢。呕逆短气。不恶寒。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
。引胁下痛。兼下水肿腹胀。并酒食积肠垢积滞。 癖坚积。蓄热暴痛。疟气久不已。或表之正气
与邪热。并甚于里。热极似阴。反寒战。表气入里。阳气极深。脉微而绝。并风热烦甚。结于下焦
。大小便不通。实热腰痛。
甘遂 芫花(慢火炒紫色。仲景与俗异。炒作熬。下凡言熬者同炒)
大戟(各等分)
上为末。水一大盏。枣十枚切开。煮取汁半盏。调半钱。人实更加一钱。量虚实加减。
x【葶苈木香丸】x 治水气通身虚肿。
人参 汉防己(各一两) 苦葶苈(炒。四两) 木香
槟榔 木通 白茯苓(去皮。面裹煨。各一两)
上为末。枣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前。
x【木香通气丸】x导滞宽膈。塌肿进食。
南木香 茴香(各一两。炒) 槟榔(二两) 海金砂
破故纸(炒) 陈皮(去白。各四两) 牵牛(半斤。半生半熟)
上为末。清醋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送下。食后。
x【神秘汤】x治病患不得卧。卧则喘。水气逆行。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使气不通流。脉
沉大。
白茯苓(去皮) 木香(各半两) 桑白皮 紫苏叶
橘皮(炒) 人参(各七钱)
上 咀。水三升。入生姜七钱。煎至一升半。去渣。分作五服。食后。
x【消痞丸】x治积湿热毒。甚者身体面目黄肿。心胁腹满。呕吐不能饮食。痿弱难以运动。
咽嗌不利。肢体焦。眩悸膈热。坐卧不宁。心火有余而妄行。上为咳血、衄血。下为大小便血、肠
风、痔漏。三焦壅滞 塞。热中消渴。传化失常。小儿疳积热。
木香 官桂(各一分) 青黛 牵牛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 黄柏
葛根 栀子 薄荷 藿香
茴香(炒) 浓朴(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食前。
x【无碍丸】x治脾病横流。四肢肿满。
木香(半两) 蓬莪术(炮) 京三棱(炮) 槟榔(生)
郁李仁(汤泡去皮。各一两) 大腹皮(二两)
上六味为末。炒麦 杵为粉。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无时。
x【香苏散】x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
陈皮(去白。一两) 防己 木通 紫苏叶(各半两)
上四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x【五皮饮】x治他病瘥后。或久痢之后。身体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脉虚而大。此由
脾肺虚弱。不能营运诸气。诸气不理。散漫于皮肤肌腠之间。故令肿满也。
大腹皮 生姜皮 赤茯苓皮 桑白皮
陈皮(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渣。温服。无时。日二服。此方异于局方。载中藏经
。
x【牡蛎泽泻散】x治脾胃气虚。不能制纳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有肿也。○金匮要略曰。
腰以下有肿。当利小便。
牡蛎(炒) 泽泻 蜀漆(洗去腥) 葶苈(炒)
栝蒌根 商陆根 海藻(以上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筛为散。更入臼中制之。自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
内经云。咸味涌泄。牡蛎、泽泻、海藻之咸。以泻水气。湿淫于内。平以苦。佐以酸辛。以苦
泻之。蜀漆、葶苈、商陆、栝蒌之酸辛与苦以导肿。利小便以散水。
卷十四腹中积聚
胃气为本
属性:至元戊寅五月间。霖淫积雨不止。鲁斋许平仲先生。时年五十有八。面目肢体净肿。大便溏多
。腹胀肠鸣。时痛。饮食短少。命予治之。脉得弦细而缓。先生曰。年壮时多曾服牵牛大黄药。面
目四肢。时有浮肿。今因阴雨。故大发。予曰。营运之气。出自中焦。中焦者、胃也。胃气弱不能
布散水谷之气。荣养脏腑经络皮毛。气行而涩为浮肿。大便溏多而腹肿肠鸣。皆湿气胜也。四时五
脏、皆以胃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若胃气虚弱。不能运动。滋养五脏。则五脏脉不
和平。本脏之气盛者。其脉独见。轻则病甚。过则必死。故经曰。真脏之脉弦。无胃气则死。先生之
疾。幸而未至于甚。尚可调补。人知服牵牛、大黄。为一时之快。不知其为终身之害也。遂用平胃
散加白术、茯苓、草豆蔻仁。数服而肠胀、溏泻、肠鸣、时痛皆愈。饮食进。止有肢体浮肿。以导
滞通经汤主之。良愈。
x【导滞通经汤】x治脾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五钱)
茯苓(去皮。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甚
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陈皮苦温。理肺气。去气滞。故以为主。桑白皮甘寒。去肺中水气水肿
胪胀。利水道。故以为佐。木香苦辛温。除肺中滞气。白术苦甘温。能除湿和中。以苦燥之。白茯
苓甘平。能止渴、除湿利。小便。以淡泄之。故以为使也。
卷十四腹中积聚
黄胆论
属性: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
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
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
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心下懊 而热不能食。时时欲吐。名曰酒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心烦。
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夫病酒黄胆者。必小便不利。
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胆者。或无热。静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
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即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
如啖蒜韭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
。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皆从湿得之。一身发热。面黄肚热。热则在里
。当下之。○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也。○腹胀满。面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师曰。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剧为难治。○又曰。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
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发热也。
x【茵陈蒿汤】x 治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茵陈蒿(六两) 大黄(三两) 栀子(十四个。擘)
上三味 咀。水一斗二升。煮茵陈。减一半。纳二味。煮至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小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