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因为阴阳本身就是哲学概念。”
阴阳,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哲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
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只是指阳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至春秋战国时期,阴阳概念的运用已深入到各门学科,《素问R26;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根本,自然界一切变化都可用阴阳来分析。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认识到自然界许多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构成,如天与地、昼与夜、明与暗、动与静、上与下、热与寒等。因此,就用阴阳这两个不同属性的名词为代表,借以概括它们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素问R26;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说明水火是一对极为明显的矛盾双方。
根据水火这对矛盾的特性,就可以把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划分出阴、阳两大类,凡类似“火”性的,如热的、动的、明亮的、向上的、向外的、兴奋的、强壮的等现象,均属于阳的范畴;凡类似“水”性的,如寒的、静的、晦暗的、向下的、向内的、抑制的、衰弱的等现象,均属于阴的范畴。
根据阴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和属性,医学上常把人体具有推动温煦作用的气称为“阳”,而把对人体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事物的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热与温比较,热为阳,温为阴;温与凉比较,温为阳,凉为阴;凉与寒比较,凉为阳,寒为阴。对立一方的条件改变,它们的阴阳属性可随之改变。
另一方面则体现于事物无穷的可分性,如一天之中,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里是无穷无尽的。
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R26;阴阳系日月》)。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他突然翻到笔记本的后面,纸上赫然画着一个大大的阴阳鱼:“能给我解释一下太极图吗?”
“当然,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从太极图的形象上,大体可说明其主要意义。太极图中白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两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中间用一条曲线隔开来,表示二者之间互为消长,阴阳两方各有一个白点和黑点,表示阴阳可向对方转化和阴阳之中又有阴阳。而不断旋转的阴阳鱼则说明事物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和发展变化的。
“具体到中医学中,比如说,你有耳鸣的现象,中医师会问你,是如雷声般轰隆隆的声音呢,还是细小的如蚊子叫一样的声音?轰隆隆的雷声类似比较有张力的声音,就被划分到‘阳’的概念里,而细小的声音,往往属于‘阴’的概念。如果你的耳鸣声是代表‘阳’的声音,就说明你‘阳’亢了。因为健康的人,阴阳是平衡的,一旦‘阳’亢,势必会表现为‘阴’不足,就如同两根一样长短的棍子,如果你把其中一根加长,另外一根势必就显得短了,于是就形成阴虚阳亢的症状了。但是这种症状还需要细分,到底‘阳’亢是因为‘阳’那根棍子长了,还是因为‘阴’的那根被你锯短了呢?这就需要中医大夫根据你身体的其他情况做判断了。”
“原来是这样啊!”他一拍大腿,感叹到,“去年我夫人胃痛去看中医,大夫说她阳盛,我一看开的药写着滋阴,我还说阳盛干吗滋阴啊,降阳不就完了,再把阴养上去弄成阴也盛了可怎么办。”
……
和他的谈话让我觉得非常新鲜,给一个“外行”讲中医,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不仅需要熟练的知识掌握,更需要用简单形象的比喻让他明白复杂的中医理论,没有一些实践的积累,没有对基础知识深刻的认识,要做到深入浅出地描述,实在太难了。
而当我做了多年针灸老师,并再次跟随祖父出诊之后,我不得不佩服他总是能够用精炼而浅显的语言,让患者明白得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重点,也不得不佩服他有如此的耐性,不厌其烦地解答。也许让患者明白健康的道理比仅仅只给予他治疗更有意义吧。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
这段文字出自《素问R26;灵兰秘典论》,为什么叫《灵兰秘典论》呢?据说,“灵兰”在这里分别指的是灵台和兰室,是传说中黄帝藏珍贵书籍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放的“秘典”究竟记载了怎样的内容呢?
在本篇中,黄帝说:“我想听听十二脏的相互作用,(在地位上的)贵贱是怎么样的?”而岐伯回答时,将十二脏的功能和地位讲述了一遍。这里的“脏”,是泛指人胸腹腔内部的器官,依次为心、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和膀胱。
可以说,这篇关于“十二脏相使”内容的论述,是中医对人体脏腑功能和关系的总括。每一脏都以脏腑的实际功能为基础加以概括,冠以官名,既形象生动,又带有浓厚的古代“帝制”色彩,从写作方法上也是一项创举。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现代医学的肝,是指解剖意义上的一个器官——两片约重达15公斤,没有神经。默默工作的肝脏,是人体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
中医的“肝”,则不只是肝脏而已,还包括与“肝”相关的各种表现。
肝被称为“将军之官”,中医理论认为,肝是将军,是统帅,负责谋虑、思考,管理身体各部门运作(这话说出来可能又要遭受很多“科学家”的抨击,但是我还是选择写在这里,向大家还原中医学的肝的“本来面目”),有点类似西医学中的自主神经系统,像眩晕、中风等,在中医里都被归类成肝系疾病。
下面这个病例我想能说明一二吧!
还记得是几年前一个冬天,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走进诊室,旁边陪伴着一位年长的女性——这是他的母亲。患者本人眼神木讷,我问他问题也不回答。一时间问诊很难进行下去,他的母亲于是开始介绍病情:患者一年前到国外自费留学,学习电子专业。今年初,在打工时因与当地青年发生争执,受到恐吓,被迫跪地求饶。事情过去后,他觉得深受屈辱,心情压抑,逐渐不愿见人,失眠,常常恐惧外界事物,食欲不振,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看到棍棒一类的长条状物体时,就会激动,甚至全身颤抖,病情上午重,不能继续学习。于是家人将他接回北京治疗,西医建议去精神科就诊,为孩子前途考虑,家人不愿意,于是带来中医门诊就医。自回国至今,患者已不再失眠,反而嗜睡多梦,行为懒散,仍不愿出门,整日呆坐于家中。
听罢,我对他说:“你年纪轻轻,还有很多机会。何苦为一两件事情钻牛角尖呢?”
他“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