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86-脉诀乳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汗而愈矣。其脉过关微带缓慢。其邪至太阳亦迟。日间不汗。直至伏 
时再等候其汗也。伏时。即临卧时也。承日中而言。 
掌内迢迢散漫行。干瘥疼疔多未的。(他本无此二句)大凡当日问程途。迟数洪微更 
消息。 
张世贤曰。伤寒热病未汗。脉须浮洪。既汗脉当安静。散漫之脉。不汗而 
愈。其平复未可全许也。愚按伤寒一证。谓之大病。与杂病不同。变幻多 
端。疑似不一。学人须要整等时日。另下工夫。潜心仲景之书。熟玩节庵 
之论。访之时贤。执之专门。庶不负为人之司命也。岂古人立三百九十 
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反不如今人之便捷也。奈今之医者。不读仲景之 
书。不采诸贤之论。几句油腔。一味活套。便曰我能治伤寒矣。及乎临证。 
则茫无所措。强以杂病之法治之。所以当汗不汗。不当汗而汗。当下不 
下。不当下而下。误人岂浅鲜哉。即以古人尚论之。亦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伤寒一证。乃仲景所长。非叔和所长也。夫孔子非不知乐也。但不若 
师旷之聪耳。孔子非不知射也。但不若养由之神耳。叔和非不知伤寒 
也。但不若仲景之圣耳。故叔和于伤寒数则。不甚畅明。或以年远。颇有 
错简。此正不必为叔和讳也。予故于此诀。亦不敢为诠释。姑存之以俟 
后之高明者。 

卷五
又歌曰
属性:热病须得脉浮洪。细小徒费用神功。 
诊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此伤寒之大法也。若诊得其脉 
细小。是阳病得阴脉者死矣。 
汗后脉静当便瘥。喘热脉乱命应终。 
汗后邪退。脉当平静。今身反大热而喘。脉躁疾而乱。此名阴阳交。交者 
死。 

卷五
阳毒歌
属性:阳毒健乱四肢烦。面赤生花作点斑。狂言妄语如神鬼。下利频多喉不安。 
汗出遍身应大瘥。鱼口开张命欲翻。有药不辜但与服。能过七日便能安。 
池氏曰。阳证宜汗而解之。如失汗则邪传入藏。瘀热在里不散。致病健 
乱烦躁。面赤发斑。狂言妄语。如见鬼神。下痢瘀血。如此危证。病传在里 
不当汗。又加之遍身自汗。口如鱼口开强者死。能过七日。乃过经阳热 
退。方有可救之理。池氏之言如此。予曰不然。夫阳毒之为病也。非由表 
而传入于里也。乃阳邪热毒。一时表里俱伤。如面赤健乱而发斑点。乃 
阳毒攻其表也。狂言妄语下痢。乃阳毒攻其里也。内外俱为阳毒所伤。 
若得汗出。则亢龙有悔。应豁然病退而大瘥矣。汗出而病犹不瘥。及鱼 
口气粗。则正不胜邪。而命欲翻矣。然而阳病易已。不可谓其必死。而勿 
加救疗也。如解毒化斑之剂。不妨与服。倘能延过七日。则可生矣。过七 
日则阳极而阴生。所谓七日来复是也。 

卷五
阴毒歌
属性:阴毒伤寒身体重。背强眼痛不堪任。小腹急痛口青黑。毒瓦斯冲心转不禁。 
四肢厥冷惟思吐。不利咽喉脉细沉。若能速灸脐轮下。六日看过见喜深。 
阴毒伤寒者。非传入之阴。乃阴毒之气。一时表里俱伤也。如身重背强。 
眼痛口青黑。四肢厥冷。乃阴毒攻于表也。小腹痛。气冲心。思吐而咽喉 
不利。乃阴毒攻于里也。内外俱为阴毒之气所伤。然阴病难已。当灸丹 
田以回阳抑阴。况六日则阴已极矣。过此不死。延至七日。则一阳来复。 
或可望其生云。 
按活人书云。阴毒脉疾。七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数者。正是阴毒已深也。 
六脉沉细而疾。尺脉短小。寸口脉或大。若误服凉药。则渴转急。有此之 
证者。便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二日便安。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 
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燥渴虚汗不止。六脉俱沉 
细而疾。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于气海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 
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 
又按刘守真云。然既脉疾。七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数者。正是阳热极甚 
之脉也。世俗妄传阴毒诸证。以素问验之。皆阳热亢极之证。但热于内 
在里极深。身表似其阴寒者也。及夫经云亢则害。承乃制也。谓五行之 
道。实甚则过。极则反。以克己者也。是谓兼化。如万物热极。而反出水液。 
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是以火极。而反以水化也。 

卷五
杂病生死歌
属性:腹胀浮大是出厄。虚小命殂须努力。 
腹胀之病。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久有暴。病证不同。治法各异。大抵皆 
由于阳气外虚。阴气内积。诊得其脉浮大。则阳气尚不甚虚。阴气犹不 
甚积。且诸阳为表。阳气易已。故曰出厄。若脉虚小。则脾胃已虚。病当在 
里。诸里为阴。阴病难已。故曰命殂。 
按巢氏病源曰。腹痛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内虚。受风冷 
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脏腑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 
而气微喘。诊其脉。右手寸口气口以前。手阳明经也。脉浮为阳。按之牢 
强。谓之为实。阳实者。病腹满气喘嗽。左手关上脉。足少阳经也。阴实者。 
病腹胀满。烦扰不得卧也。关脉实。则腹满响。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内。 
腹胀急。心内澹澹。食欲呕逆。关脉浮。腹满不欲食。脉浮为是虚满。左手 
尺中。神门以后脉。足少阴经。沉者为阴。阴实者。病苦小腹满。左手尺中 
阴实者。肾实也。苦腹胀善鸣。左手关后。尺中脉浮为阳。阳实者。膀胱实 
也。苦少腹满。引腰痛。脉来外涩者。为奔腹胀满也。病苦腹满而喘。脉反 
滑利而沉。皆为逆。死不治。腹胀脉浮者生。虚小者死。其汤熨针石。别有 
正方。 
下利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 
下利之证。虽在脾肾。其见证在于大肠。大肠属庚金。脉若微小。则火犹 
不甚。而庚金无伤。故曰生。若遇浮大而洪。则为丙火来克庚金。其邪方 
炽。故曰无瘥日也。 
按儒门事亲云。肠 下脓血。脉沉小流通者佳。数疾且大有热者死。经 
云。肠 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又云。肠 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又 
云。肠 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又云。肠 之属。身热脉不悬。绝 
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藏期之。又云。肠 筋挛。其脉小细。安静者生。浮 
大紧者死。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脓血。脉微小速者生。紧息者死。又云 
泄注。脉缓明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恍惚之病定癫狂。其脉实牢保安吉。寸关尺奇沉细时。如此未闻人救得。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 
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病始发。意不乐。直 
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经言如此。所谓阴阳俱盛者。即诀所谓实 
牢也。若寸关尺部沉细。是于三部阴阳俱盛。相反则正气已衰。故云未 
闻人救得也。戴起宗脉诀刊误。复引难经重阴为癫。谓阴部内见沉涩 
微短脉。是阳脉不见。而阴独盛。故为癫疾。殊失难经之旨矣。何也。据刊 
误之意。盛字当作甚字。若仍作或字。则非沉涩微短可知矣。 
按二十难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疑于五十九难中错简者。脉经云。诊 
得癫疾。虚则可治。实则死。又云。癫疾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者死。又云。 
癫疾脉搏大滑者。久久自已。其沉小急实不可治。小坚急。亦不可治。 
巢氏病源云。脉虚则可治。实则死。又云。紧弦实牢者生。脉细小者死。 
消渴脉数大者活。虚小命殂厄难脱。 
数大者。阳有余而阴不足。尚可补阴以配阳。若脉虚小。则阴阳俱亏。求 
其厄脱。不亦难乎。 
按经云。消渴脉数大者生。细小浮短者死。又云。消渴脉沉小者生。实坚 
大者死。 
水气浮大得延生。沉细应当是死别。 
经云。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 
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又曰。肾何以 
能聚水而生病。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从其类也。上下溢 
于皮肤。故为 肿。 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经言如此。究之由于脾土虚 
弱。不能制肾水。以至泛滥皮肤而为病。若脉浮大。尚有可生之理。盖浮 
属风。大属火。风与火皆能耗水。况浮大为阳。阳病易已。脉若沉细。沉细 
为阴水。则水愈横流而土愈飘没。其不至于死也。盖亦鲜矣。 
按脉经云。水病脉洪大可治。微细者不可治之。云水病胀闭。其脉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