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繁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73】 傷寒,茫庩柧憔o,惡寒發熱,則茫省X收撸}初來大,漸漸小,
更來漸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熱
多者,目赤茫啵Σ换郏t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
椋В啾闱宸Y,熱多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
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難者,危殆也。
雜病例第五
?民間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29·
【3。74】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陰陽俱虛,貪水者
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則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
血。頭痛目黃者,下之則目椋АX澦撸轮畡t茫剩渎晣聡拢
喉塞;汗之則戰慄。惡水者,下之則裏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汗
之則口中傷,舌上白苔,煩躁,茫磾担淮蟊懔呷眨岜乇阊
小便不利也。
【3。75】 凡服下湯,得利便止,不必盡劑。此以前是汗吐下三法之大要也,若
能於此例之外,更神而明之,斯道其庶幾乎?
雜病例第五
【3。76】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
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
眨K崛敫危箍嗳胄模嗜肫ⅰF⒛軅I,腎氣微弱則水不行,
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
則肝氣盛,肝必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
可用之。經曰「勿虛虛,勿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
臟准此。
【3。77】 夫人秉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
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
千般災①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於臟腑,為內所因也;二
者,四肢九福В}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
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多盡。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
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
吐迹⑨樉摹⒏嗄Γ鹆罹鸥'椋桓軣o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
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
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
文理也。
【3。78】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
① 「災」:他本多有作「疢」者。
傷寒雜病論第三 桂林古本
·30·· 民間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
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
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3。79】 師曰: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
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3。80】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
痿唾沫。
【3。81】 師曰:吸而微數者,其病在中焦,實也,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
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
可治也。
【3。82】 師曰:寸口茫齽诱撸蚱渫鯐r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
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也。色茫菚r,法皆當病。
【3。83】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
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猶未溫和,
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
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3。84】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3。85】 問曰:寸茫链蠖羷t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臟即
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
即死;①身和自汗出,為入腑,即愈。
【3。86】 問曰:茫摚肱K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
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
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3。87】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項痛,腰、脊、臂、腳掣痛。
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痛,腸鳴,脹滿,
心痛,拘急。臟病三十六,腑病三十六,合為一百八病。此外五勞、
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
① 白雲閣本與會通本此處有一「如」字,系黃竹齋依《金匱要略》(11)補入。
雜病例第五
?民間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31·
中表,小邪中裏,?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
【3。88】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
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眨撸碑
救表也。
【3。89】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3。90】 師曰: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為
病。如病者素不喜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3。91】 夫病在諸臟,欲攻,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餘倣此。
【3。92】 夫病者手足寒,上氣腳縮,此六腑之氣絕於外也。下利不禁,手足不
仁者,此五臟之氣絕於內也。內外氣絕者,死,不治。
【3。93】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為腹堅;熱在下焦者,
則尿血,或為淋悶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小
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膿血;有熱者,必痔。
【3。94】 問曰:三焦竭,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之氣,中焦未和,不能消
穀,故上焦竭者,必善噫;下焦承中焦之氣,中氣未和,穀氣不行,
故下焦竭者,必遺溺失便。
【3。95】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
移處;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轉輾移痛;?氣者,茫峦矗粗
則愈,愈而復發,為?氣。諸積之茫良毟焦恰T诖缈冢e在胸中;
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在關者,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出
下關,積在少腹;在尺中,積在氣衝;茫鲎螅e在左;茫鲇遥e
在右;茫笥揖愠觯e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民間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33·
傷寒雜病論第四
溫病茫C並治第六
【4。1】 溫病有三:曰春溫、曰秋溫、曰冬溫。此皆發於伏氣,夏則病暑,而
不病溫。
【4。2】 冬傷於寒,其氣伏於少陰,至春發為溫病,名曰春溫。夏傷於濕,其
氣伏於太陰,至秋燥乃大行,發為溫病,名曰秋溫。
【4。3】 氣不當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內收,其氣伏於厥陰,冬至後,天
應寒而反溫,發為溫病,名曰冬溫。
【4。4】 春秋病溫,此其常;冬時病溫,此其變。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
時而蓄其氣,及時不病,至春乃發,名曰大溫。此由冬不藏精,氣失
其正,春時陽氣外發,二氣相搏,為病則重。醫又不曉病源,為治乃
铡茪饬鱾鳎煲猿梢摺
【4。5】 病春溫,其氣在上,頭痛,咽乾,發熱,目眩,甚則讝語,茫叶保
小柴胡加黃連牡丹湯主之。
小柴胡加黃連牡丹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栝蔞根四兩
黃連三兩 牡丹皮四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劈)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4。6】 病秋溫,其氣在中,發熱口渴,腹中熱痛。下利便膿血,茫蠖虧妫
地黃知母黃連阿膠湯主之;不便膿血者,白虎湯主之。
地黃知母黃連阿膠湯方
地黃八兩 知母四兩 黃連三兩 阿膠一兩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迹z烊消。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雜病論第四 桂林古本
·34·· 民間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