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无分店。孔子的后人向来瞧不起龙虎山张家,但这一点他们是望尘莫及的!
张鲁降曹后,曹操并没有丝毫为难他。倒也不是怕把他逼急了,使出祖传的法术来。曹操很清楚,当年张道陵在青城山大战时用的法术,如果张鲁只会三成,他的几十万大军就不用回家了。
曹操看到这张鲁积攒了这么多米,并且没有烧掉,心里很是高兴。打仗这买卖,其实打的就是粮食,“当兵吃粮”嘛,没有粮食谁愿意替你卖命?——张鲁真是个实在人呐!曹操叹道,而且还是个节约粮食的标兵!
另一方面,曹操心里也有些犯嘀咕:这全国各地,信五斗米道的愚民很是不少,例如张道陵的弟子赵升就是从东吴来的。要杀张鲁非常容易,咔嚓一声人头落地,我就不信他会金钟罩、铁布衫!问题是,杀了他一个,手下这么多五斗米道的追随者怎么办?
曹操是见识过黄巾起义的,同样是“道家”,当时的皇帝没有操作好,结果就毁了大汉朝几百年的基业。曹操左思右想,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斩草除根,见到读《老子想尔注》的家伙就砍头!二是把张鲁好好地养着,龙无头不行,“系师”被我捏在手里,其他的众弟子们还不乖乖听命?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玩得最顺手的游戏!几番权衡之后,曹操宣布: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鲁五子皆为列侯!
郎中侯是个县侯,镇南将军属“四镇将军”之一,地位仅次于三公。要知道,曹操自己也不过是“三公”之一。大家再回忆一下,张鲁在归降之前,做的是什么官?——汉宁太守!按品轶来看,大概只有正五品。
这样的结果让张鲁的手下苦笑不已:打了败仗投了降,反倒大大地升官了!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众人黯然伤神,曹操下令: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于是,张鲁及其僚属,带著他们的宗教组织一同北迁。在古代,千里搬迁,是一件非常伤筋动骨的事情。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张鲁哪里还敢多说半句?
到了邺城,曹操还假惺惺地说,你看,幸亏俺有先见之明。这不,整个汉中都被大耳贼刘备给抢占去了,连老夫自己都折却门牙两粒!还好把诸位提前请了过来,否则,落在大耳贼手里呀,嘿嘿!
张鲁躬身谢道:“多谢丞相关照,才免得小人等遭受大耳贼的毒手。”
曹操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咱们两亲家,还这么客气干什么?您太见外了,太见外了……”
在此以前,曹操已经派人来提亲了,希望张鲁可以把他的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燕王曹宇。到了这个时候,张鲁还敢说什么?他知趣地给五斗米道发布了一条戒令,叫做《大道家令戒》,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既得吾国之光,赤子不伤。身重金累紫,得寿遐亡。七子五侯,为国之光,。将相掾属,侯封不少,银铜数千,父死子系,兄亡弟荣,沐浴圣恩。……”
至此为止,天下五斗米道众,有的死心塌地埋头做良民;有的浪迹天涯,星散四方。组织分散,势头大减!张鲁无计可施,只有埋头读他的《黄帝九鼎太清丹经》,但心烦意乱,怎么也读不进去!不禁仰首长叹:早知道做人这么难,还不如去做神仙算了!
他现在才知道,父亲是一个多么明智的人啊!
曹操父子见天师道慢慢衰落,便逐渐放下心来,对亲家张鲁也变得爱理不理的。曹操还好一点,曹丕这个人就比较刻薄了。
那时经常有方士之类的上门来自我推销,说有仙术献给大王。曹丕是个聪明人,博览群书,对汉武帝时期的方士栾大等人的伎俩早就了然于胸。但闲空时,也喜欢叫他们进来表演一下,然后当场戳穿,以图个乐子!
曹植曾经记载说,当时“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但招来之后,却“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你不信就算了,却还要羞辱别人!曹丕笑完之后,还满殿地东张西望,大惊小怪地叫道:“张亲家公在哪里呀?有没有看到刚才的精彩表演呀?给点点评好不好?——不要推辞嘛!谁不知道,您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嘛!”
张鲁死后不久,黄初三年,曹丕颁布敕令,禁止吏民祷祝老子!他在敕令中写道,
“老聃贤人,未宜先孔子,……汉桓帝不师圣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
这相当于击毁了天师道的最后一根顶梁大柱!鉴于曹丕阴鸷的性格,大家可以猜到他下一步会干什么!
幸亏在此之前,张鲁显示了他作为道门中人的唯一的一次先见之明。在临死的时候,他把他的儿子张盛招到床前,秘密地吩咐他,如果情况一有不对,马上辞官归隐龙虎山,不可有丝毫留恋,这样方可保住张家和五斗米道的一丝血脉!
张盛见风暴就在眼前,不久便上书乞归,携家人及道众回到了江西龙虎山。此时,距离当年张道陵举家离开龙虎山入蜀,时间大约有200年。这200年,对于张家来说是个充满传奇性的轮回。终点又回到起点,只是江山依旧,物事已非!
(十九)
古道西风瘦马!一个凄凉的下午,张道陵的第四代传人张盛,携带着数十家眷徒众,冷冷清清地回到了江西龙虎山。
此时的龙虎山,和200年前,张道陵离开时相比,风景依旧,人民已非!张盛窘迫地发现,他在龙虎山的生计,将不会比他的曾祖父高明多少。
张道陵离开时,是汉顺帝永和年间,当时东汉王朝虽然不敢和强盛的西汉比,但总体经济情况还算不错。表现在人口上,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是5000万左右。但就在张道陵离开的这一百多年间,各路豪杰中原大地来回厮杀。如果写成一本《三国演义》,那是相当的浪漫!但在《三国演义》中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当时的芸芸众生们,却丝毫也浪漫不起来!“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就是那个时候真实的生活写照。
到了张盛回山的那一年,全中国的人口,不过800多万!
所以这时龙虎山上,更加路断人稀!张盛好不容易才找到当年张道陵修炼时的洞府,刚一打开石门,一股霉气便扑面而来!当年放《黄帝九鼎太清丹经》的石桌旁,竟然倒毙着几个不知哪年躲进来的乞儿饿殍!
张盛暗自庆幸:要说这神仙的确是有先见之明!给的是个石洞,里面的家私都是死沉死沉的,除非你是《西游记》里占水帘洞的那位混世魔王,否则别想搬得动!要是当年神仙给的是个木建筑庙观呀!嘿嘿!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张盛很好地继承了他曾祖父的一个优点:乐观!
自从张鲁兵败之后,天师道组织四分五裂,道中弟子分散在大江南北,居无定所。少了这五斗米的收入,弟子们饿得眼冒金星,几乎想把手里的那本《老子想尔注》拿去换钱了!
《白毛女》里面的莫仁智说得好: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一些弟子实在没有办法,便做出了不少作奸犯科之事。有技术含量的,就装神弄鬼,敲诈钱财,甚或奸骗妇女;没有技术含量的,就纠集几个师兄弟,专找那僻静之处,等行人走近,一闷棍一个!
有些老成的道众实在看不下去,便上前劝道,“算了吧,做人要厚道!您忘了当年祖师爷的教导么?犯了这样的错,要写“三官手书”,请上天原谅,否则就会死翘翘的……”
还没等你说完,别人就挖苦了回来,“省省吧您!怕是张鲁这小子,现在都没有写“三官手书”呢!”
张鲁的确没有写“三官手书”,他呆在镇南将军府中,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曹丕的铁卫军就闯进门来!哪有心思管这些闲事?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来给他汇报教中弟子的种种不法,“您还是出面管管吧,再怎么说,您还是俺们天师道的正宗掌门人呀!”
张鲁面色平静,干巴巴地说:“好了!谢谢你,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等客人走后,他一回到内室,便仰天长叹:“祖师爷啊!我还能怎么做?”
所以,等到这天师道传到张盛的手中时,他再具有乐观的天性,这回都笑不出来了!名义上,天师道的道众遍布天下,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到处都有。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告示:“今有龙虎山天师道嫡传弟子张某,初到贵地,作法驱邪,施符治病!有需要者,请携五斗米来排队!”但实际上,张盛真正能够控制的弟子,只有和他一起上龙虎山的区区几十人!
还好张盛这个人什么事都喜欢往好处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