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用也。叶细如竹。弱茎蔓引。促节有粉。三月开细红花。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蔓草)祛肝风除胃湿
萆 (专入肝胃)。味苦气平。功专祛风除湿固肾。凡人大便燥结。小便频数。每于便
时痛不
可忍者。此必大便热闭。积热腐瘀等物。同液乘虚流入小肠。故于便时即作痛也。(杨子建
万金护命方云。凡人小便频数。不计度数。便时茎内痛不可忍者。此疾必先大腑秘热不通。
水液只就小肠。大腑愈加干渴。甚则浑身热。心燥思凉水。如此即重症也。此疾本因贪酒色
。积有余毒腐物瘀血之类。随虚水入于小肠。故便时作痛也。此乃小便频数而痛。与淋症涩
而痛者不同也。宜用萆 一两。盐水炒为末。每服二钱。使水道转入大肠。仍以葱汤频洗谷
道。令气得通。则小便数及痛自减也。)且水道不清。则湿热不除。而肝火愈炽。筋骨愈痿
。萆 气味苦平。既能入肝祛风。(时珍曰。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 之功长于
去
风湿。所以能治缓弱痿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复能引水归入大肠以通谷道。俾
水
液澄清。而无痛苦之患矣。又安有痹痛腰冷。膀胱宿水。与阴痿失溺。痔漏恶疮之累乎?昔
人云。既有逐水之功。复有摄精之力。(湿热除则精自不走泄。)洵不诬耳!菝 土茯苓。与
萆虽不相类。而功用不远。白虚软者良。薏苡为使。畏大黄柴胡前胡。忌茗醋。(萆 根
细长浅白。菝 根作块赤黄。)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隰草)利小肠血分湿热
海金沙(专入小肠)。味甘而淡。气寒无毒。为主通利小肠血分要药。凡小肠热闭。而
见五淋
疼痛不止者。服之使热尽从小便而出。且于伤寒热闭。而见腹满狂燥。则当于此加栀子朴硝
蓬砂投治。俾热亦从小便而出。此灶里抽薪之一义也。但肾脏真阳不足切忌。淘净。取浮者
晒干。捻之不沾指者真。忌火。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蔓草)除湿利水泻下焦湿热
防己(专入膀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
分湿热
。及疗风水要药。(杲曰。本草十剂云。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
泻血中湿热。通其滞塞。亦能泻大便。补阴泻阳。比之于人。则险而健者也。幸灾乐祸。能
首
为乱阶。然善用之。亦可敌凶穴险。)故凡木湿喘嗽。热气诸痫。温疟香港脚。水肿风肿。痈
肿恶疮。及湿热流入十二经。以致二阴不通者。皆可用此调治。若属香港脚肿痛。(湿则肿。
热则痛。)如湿则加苍术薏苡木瓜。热加黄芩黄柏。风加羌活萆 。痰加竹沥南星。痛加香
附木香。血虚加四物。大便秘加桃仁红花。小便秘加牛膝泽泻。痛连臂加桂枝威灵仙。痛连
胁加胆草。随症通活。斯为善矣!但此气味苦寒。药力猛迅。若非下焦血分实热实湿。(木
通甘淡。泻气分湿热。防己苦寒。泻血分湿热。)及非二便果不通利。妄用此药投治。其失
匪轻。不可不知。此虽有类黄柏地肤子。但黄柏之泻膀胱湿热。则并入肾泻火。味苦而不辛
。此则辛苦兼见。性险而健。故于风水香港脚等症兼理。地肤子之泻膀胱湿热。味苦而甘。力
稍逊于黄柏。此则健险异常。有辛无甘。而为乱阶之首也。其一泻热与湿。而气味治功。各
别
如此。己有二种。曰汉曰木。治风须用木防己。治水须用汉防己。汉已根大而虚。通心有花
纹。色黄。木己黑点黄腥木强。酒洗用。恶细辛。畏萆 。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隰草)治太阳阳明湿热
茵陈(专入膀胱胃)。味苦微寒。诸书皆言湿热伏于阳明。(胃)用此以入太阳膀胱发汗
利水。
俾太阳阳明湿热之邪。尽得于药而解矣!且治伤寒时疾狂热。瘴疟头痛头旋。女人疝瘕。亦
是湿热为病。但黄原有阴阳寒热之分。阳黄者由热蕴于脾土。如苗值于大旱。则苗必燥而
黄。是苗因燥而黄者也。太涝则苗必湿而黄。是苗因湿而黄者也。热为阳。寒为阴。故黄亦
以阴阳分之。(阳黄身如橘色。汗如柏汁。寒黄黄而色晦。当细辨别。)是以仲景立有茵陈蒿
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治阳黄之症。又立茵陈附子汤。以治阴黄之症。茵陈
治
黄通剂。在人审其所因而酌治耳。若蓄血发黄。则治不在茵陈之列。以茵陈本属气分药也。
于血则不能治矣。茵陈本有二种。叶细而青蒿者可用。若生子如铃。则为山茵陈矣。专于杀
虫。及治口疮。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隰草)泻膀胱血虚湿热利小便淋闭
地肤子(专入膀胱)。治淋利水清热。功颇类于黄柏。但黄柏其味苦烈。此则味苦而甘。
黄柏
大泻膀胱湿热。此则其力稍逊。凡小便因热而见频数及或不禁。用此苦以入阴。寒以胜热。
而使湿热尽从小便而出也。(频数既谓之热。则不禁当不得以热名。然不禁亦有因于膀胱邪
火妄动而致者。但频数不禁出于体旺。则为阳火偏胜。用以实治则可。出于虚衰老弱。虽有
邪火内炽。亦恐真阳不足。当为详慎。)但虚火偏旺而热得恣。固当用以清利。若不佐以补
味同入。则小水既利而血益虚。血虚则热益生。热生而淋其益甚矣。故宜佐以牡蛎山药五味
收涩之剂。俾清者清。补者补。通者通。涩者涩。滋润条达而无偏胜为害之弊矣!且能以治
因热 疝。并煎汤以治疮疥。至书所谓益精强阴。非是具有补益之能。不过因其热除。而即
具有坚强之意耳。类蚕沙。恶螵蛸。(藏器曰。众病皆起于虚。虚而多热者。加地肤子甘草
。)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山草)泻脾胃湿热
白藓皮(专入脾胃)。味苦与咸。性寒无毒。盖阳明胃土喜燥恶湿。一有邪入。则阳被
郁不伸
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以致关节不通。九窍
不利。见为风疮疥癣。毛脱疸黄。湿痹便结。溺闭阴肿。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诸症皆
就湿热以论。)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以为开关通窍。俾水行热除风息。而症自克平。(肘
后治鼠 已破。出脓血。用白藓皮煮汁服一升。当吐若鼠子也。又陈延之治产后中风人虚不
可服他药者。一物白藓皮汤温服。)奈世不察。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其亦未达本经主治之
意耳!然此止可施于脾胃坚实之人。若使素属虚寒。切勿妄用。根黄白而心实者良。取皮用
。恶桑螵蛸茯苓桔梗萆 。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山草)清热除湿杀虫
苦参(专入肾。兼入脾胃)。味苦至极。古书有云。虽在五参之外。(人参。沙参。紫参。
丹
参。玄参。)云参亦属有补。然究止属除湿导热之品。于补其奚济乎?(绣按。五参除人参
可
以言补。余不得以补名。)凡味惟甘为正。惟温为补。苦参味等黄柏。寒类大黄。阴似朴硝
。(的解)号为极苦极寒。用此杀虫除风。治水去疸。扫疥治癞。开窍通道。清痢解疲。或
云
有益。若谓于肾有补。纵书立有是说。亦不过从湿除热祛之后而言。岂真补阴益肾之谓哉?
况有用此擦牙。而更见有腰痛伤肾之症。其可谓之补肾者乎!(素问云。五味入胃。各归其
所喜攻。久则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云。入肝为温。入心为热。
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兼四气。皆为增其味而益其气。各从本脏之气用尔。故
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气增不已。则脏气有偏胜。偏胜则脏有偏绝。故有暴夭
。是以药不具五味。不备四气。而久服之。虽且复胜。久必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耳。
张从正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
之患。诸药皆然。学人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脾胃虚寒。尤为切忌。泔浸。去腥气。蒸用
。玄参为使。恶贝母菟丝子漏芦。反藜芦。
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内容:(寓木)清肝肾热邪利水消瘀
琥珀(专入心肝。兼入小肠肾)。甘淡性平。(承曰。茯苓生于阴而成于阳。琥珀生于阳
而成
于阴。)按书虽曰脂入土而成宝。合以镇坠等药。则能安魂定魄。色赤能入心肝二经血分。
合以辛温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