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方解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表之剂第二
十神汤
属性:(《局方》) 
治时气瘟疫,风寒两感,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感冒四时不正之气,谓 
之时气;天灾流行,沿门阖境传染相似,谓之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邪在表也;咳嗽、 
鼻塞 
麻黄 葛根 升麻 川芎 白芷 紫苏 甘草 陈皮 香附 赤芍药,等分。加姜 葱 
白煎。 
此阳经外感之通剂也。吴鹤皋曰∶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发热头痛, 
恶寒鼻塞,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昂按∶前证亦阳证之可辨者),亦总以疏表利气之药主之。 
是方也,川芎、麻黄、升麻、干葛、白芷、紫苏、陈皮、香附,皆辛香利气之品,故可以解 
感冒气塞之证(诸药以散表邪,陈、附以导里气);而又加芍药,和阴气于发汗之中,加甘 
草,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吴绶曰∶此汤用升麻、葛根,能解利阳明瘟疫时气,非正伤寒之 
药,若太阳伤寒 

发表之剂第二
神术散
属性:(海藏) 
治内伤冷冻饮料、外感寒邪而无汗者(内伤冷冻饮料,则寒湿停于中。经曰∶其寒饮食入胃则肺 
寒,肺寒则内外合邪,是伤寒亦有由内而得者,不特外感风寒而已也。寒能涩血,故无汗; 
亦治刚痉太阳纯伤风、伤寒则不发痉,惟先伤风、后伤寒,先伤风、后伤湿,及太阳过汗、 
湿家过 
有汗 
凡阳 
苍术(制)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加生姜 葱白煎。如太阳证发热恶寒、 
脉浮 
妇人加当归。 
此足太阳药也。防风辛温升浮,除风胜湿,为太阳主药;苍术甘温辛烈,散寒发汗,辟 
恶升阳(能升胃中阳气);加甘草者,发中有缓(也按∶神术、白术二汤,乃海藏所制,以 
代桂枝、麻黄二汤者也。喻嘉言曰∶此海藏得意之方,盖不欲无识者轻以麻黄、桂枝之热伤 
人也,昌明 
本方除苍术,加白术二两,姜三片,不用葱,名白术汤海藏∶治前证有汗者(二术主治 
略 

发表之剂第二
太无神术散
属性:苍术(泔浸) 浓朴(姜汁炒。各一钱) 陈皮(去白。二钱) 甘草(炙) 藿香 石 
菖蒲(各钱半。)治感山岚瘴气,憎寒壮热,一身尽痛,头面肿大,瘴疟时毒(湿热时毒, 
感于口鼻,传入阳明,邪正交争,阴胜则憎寒,阳胜则壮热,流于百节,则一身尽痛,上行 
头面,则为肿大,名大头瘟。苍术辛烈,升阳辟恶,燥湿解郁;浓朴苦温,除湿散满,化食 
浓肠,陈皮理气,通利三焦;甘草和中,匡正脾土。此即平胃散,而重用陈皮为君者也。盖 
人之一身,以胃气为主,胃气强盛,则客邪不能入,故治外邪必以强胃为先也。加藿香、菖 
蒲,取其辛香通窍,亦能辟邪而益胃也。吴鹤皋曰∶太无此方,但理脾胃,而解瘴之妙自在 
其中,不愧为丹溪之师矣)。 

发表之剂第二
局方神术散
属性:苍术(二两) 川芎 白芷 羌活 本 细辛 炙甘草(一两。)每服四钱,加姜、 
葱煎 
伤风应有汗, 
辛、羌、芎、 
中也)。 
许学士神术散∶苍术(一斤,)脂麻(五钱。研酱。)枣(五十枚,)取肉捣丸。治水饮 
结成 囊(水饮结成窠囊,非苍术辛烈雄壮不能破之;加脂麻者,润其燥也;用枣肉者,补 
土以制水也)。 

发表之剂第二
九制苍术散
属性:茅山苍术,九蒸九晒,为末。治痰饮腹痛。 

发表之剂第二
葱豉汤
属性:(《肘后》) 
治伤寒初觉头痛、身热、脉洪,盒饭服此。 
葱白(一握) 豉(一升) 煎服。取汗出;如无汗,加葛根三两(崔氏同)。 
此足太阳药也。葱通阳而发汗(葱中空为肺菜,散手太阴、阳明之邪),豉升散而发汗, 
邪 
本方去淡豉,加生姜,名连须葱白汤(《活人》∶治同。) 

发表之剂第二
人参败毒散
属性:(《活人》) 
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风痰咳嗽;及时气疫疠,岚瘴鬼疟,或 
声如 
头痛 
热之气 
痢,注 
人参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茯苓(一两) 甘草(五钱。) 
每服 
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 
除痛 
苓以 
毒(喻 
方中 
哉。 
感 
馁, 
入表药 
药中, 
不知 
产后 
饮、败毒 
奈何不察 
如枯柴, 
深入驱邪 
于古伤 
旨,使 
姜、 
之法 
者尽 
惟加 
食起 
本方除人参,名败毒败∶治同。有风热,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亦治肠风下血 
清鲜(血鲜者为肠风,随感而见也;血瘀者为脏毒,积久而发也)。本方去人参,加连翘、 
金银花,名连翘败毒散∶治疮毒。除人参,加黄芩,名败毒加黄芩汤∶治温病不恶风寒而渴。 
除人参,加大黄、芒硝,名硝黄败毒散∶消热毒壅积。败毒散合消风散(见风门),名消风 
败毒散∶治风毒瘾疹,及风水、皮水在表,宜从汗解者。本方加陈廪米,名仓廪散∶治噤口 
痢(乃热毒冲 

发表之剂第二
川芎茶调散
属性:(《局方》) 
治诸风上攻,正偏头痛,恶风有汗,憎寒壮热,鼻塞痰盛,头晕目眩(偏正头痛者,风 
中 
不得 
薄荷(八钱) 川芎 荆介(四钱) 羌活 白芷 甘草(炙。一钱) 防风(钱半) 细 
辛(一钱) 
风热(菊花清 
此足三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 
,防 
上,惟风可到也。薄荷、荆芥,并能消风散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辛香轻清,能入肝经 
气分而搜风热,肝风散则头目清明);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郁火(清阳不升,则浊阴 
上干,故头痛)。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汤液》云∶茶苦寒下 
行,如何是清头目。陈嘉谟曰∶火下降则上自清矣;凡头痛用羌、防、芎、芷辛温等药,由 
风木虚、土寡于畏、壅塞而成痛,故用此助肝以升散之也,若服辛散药反甚者,则宜用酸涩, 
收而降之, 

发表之剂第二
再造散
属性:(节庵) 
治阳虚不能作汗(陶节庵曰∶治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无汗。服发汗药一二剂,汗不出者 
为阳虚,不能作汗,名曰无阳证。庸医不识,不论时令,遂以麻黄重药,劫取其汗,误人死 
者多矣 
人参 黄 桂枝 甘草 附子( ) 细辛 羌活 防风 川芎 煨姜。枣二枚,加 
炒 
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 
故以 
于阳 
人第 
虚人 

发表之剂第二
大羌活汤
属性:(洁古) 
治两感伤寒(《内经》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太阳经脉循腰脊、经头项,故头项痛、 
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三 
日, 
布胃 
舌干 
阳与 
又腹 
欲 
意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甘草(炙。三钱) 知母 
川芎 生地黄(一两。)每服五钱,热饮。 
此阴阳两解之药也。气薄则发泄,故用羌、独、苍、防、芎、细祛风发表,升散传经之 
邪;寒能 
以固中州 
又云两感 
急者,大 
阴证身痛而 
之。古法一 
阴,大柴胡 
不同,表里 

发表之剂第二
桂枝羌活汤
属性:(《机要》) 
治疟疾发在处暑以前,头项痛,脉浮,有汗,恶风。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等分)。每服五钱,迎其发而服之。或吐,加半夏曲;无汗, 
桂 
此足太阳药也。疟分六经,故仿仲景伤寒例,以防风、羌活散太阳之邪,而以桂枝、麻 
黄分主有汗、无汗也(朱丹溪曰∶凡治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扶正 
为主,带散。河间曰∶疟发寒热大作,此太阳阳明合病,汗出不止,知为热也,阳盛阴虚之 
证,不治,必传入阴经,桂枝芍药汤主之,桂枝三钱 芍药、黄 、知母、石膏各一两。如 
寒热转大者,桂枝黄芩汤和之,小柴胡加桂枝、知母、石膏。外邪已罢,内邪未已,大柴 
胡、大 


涌吐之剂第三
属性:邪在表宜汗,在上焦宜吐,在中下宜下,此汗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