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14-脾胃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分,并五味子、麦门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如病患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一分或三分 
;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 
也,盖甘酸适足益其病尔,如黄 、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也。 
今详《内经》、《针经》热中寒中之证列于下。 
《调经论》云∶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又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 
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 
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 
曰寒中。 
先病热中证者,冲脉之火附二阴之里,传之督脉;督脉者,第二十一椎下长强穴是 
也。与足太阳膀胱寒气为附经督脉,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太阳 
寒气,细细如线,逆太阳寒气上行,冲顶入额,下鼻尖,入手太阳于胸中,手太阳者,丙, 
热气也;足膀胱者,壬,寒气也。壬能克丙,寒热逆于胸中,故脉盛大。其手太阳小肠热气 
不能交入膀胱经者,故十一经之盛气积于胸中,故其脉盛大。其膀胱逆行,盛之极,子能 
令母实,手阳明大肠经,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气挟子之势,故脉涩而大便不通。以 
此言脉盛大以涩者,手阳明大肠脉也。 
《黄帝针经》∶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 
里以补之。 
若见此病中一证,皆大寒,禁用诸甘酸药,上已明之矣。 

卷中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属性: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 
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 
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KT KT 无所见。小便频数 
,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遭,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 
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 
。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 
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 人参汤主之。 

卷中
黄人参汤
属性:黄 (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 升麻(六分) 人参(去芦) 橘皮(不去白) 麦门冬( 
去心) 苍术(无汗更加五分) 白术(以上各五分) 黄柏(酒洗,以救水之源) 炒曲(以上三 
分) 当归身(酒洗) 炙甘草(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九个) 
上件同 咀。都和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或空心服之。忌 
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如胁下 
痛或缩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如头痛 
,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川芎以上各三分, 本、生地黄以上各二分,细辛一分 
;如气短,精神如梦寐之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个;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 
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麻子仁泥以上各五分,桃 
仁三枚(汤泡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 
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 
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单血 
药不可复加之,止常服黄 人参汤药,只用羌活、防风以上各五钱,二味, 咀, 
以水四盏,煎至二盏,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 
如胸中气滞,加 
青皮皮用清香可爱者一分或二分,并去白橘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 
元气,不当泻之;如气滞大甚,或补药大过,或病患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缩砂仁 
以上各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正药同煎;如腹痛不恶寒者,加白芍药五分,黄芩二 
分,却减五味子。 
夫脾胃虚弱,过六七月间,河涨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甚则四肢痿软 
,行步不正,脚欹,眼黑欲倒,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当急救之。滋肺气以补水之 
上源,又使庚大肠不受邪热,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则亡津液,亡津液则七神无所根据。经云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肠所主,三伏之义,为庚金受囚也。 
若亡津液,汗大泄,湿令亢甚,则清肃之气亡,燥金受囚,风木无可以制,故风湿相搏 
,骨节烦疼,一身尽痛,亢则害,承乃制是也。孙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泻丙火,补 
庚大肠,益五脏之元气。 
壬膀胱之寒已绝于巳,癸肾水已绝于午,今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绝矣 
。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为热伤元气,以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 
,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 
当此之时,无病之人,亦或有二证,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 
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屋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 
气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顺散主之是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 
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 
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洁古云∶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当发 
散也。中热者,阳证,为热伤元气,非形体受病也。 
若虚损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将理失所,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懒语气短, 
气弱气促,似喘非喘,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 
若风犯汗眼,皮肤必搐,项筋皮枯毛焦,身体皆重,肢节时有烦疼,或一身尽痛,或渴 
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湿相搏也。 
头痛或头重,上热壅盛,口鼻气短气促,身心烦乱,有不乐生之意,情思惨凄,此阴胜 
阳之极也。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厥者,四肢如在火中,为热厥;四肢寒冷者,为寒厥。 
寒厥则腹中有寒,热厥则腹中有热,为脾主四肢故也。若肌肉濡溃,痹而不仁,传力肉痿诬 
。证中皆有肺疾,用药之人,当以此调之。气上冲胸,皆厥证也。痿者,四肢痿软而无力也 
,其心烦冤不止。厥者,气逆也,甚则大逆,故曰厥逆。其厥痿多相须也,于前已立黄 人 
参五味子麦门冬汤中,每服加白茯苓二分、泽泻四分,猪苓、白术以上各一分。如小便快 
利,不黄涩者,只加泽泻二分,与二术上下分消其湿。 
如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欹侧者,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柏、知母三分或五分, 
令二足涌出气力矣。 
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枚,炒黄柏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 
,当以意斟酌;若防食则止,候食进,则再服。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 
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 
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腰下不能动, 
心烦冤而不止也。若身重减,气不短,小便如常,及湿热之令退时,或所增之病气退者,不 
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苓、黄柏、知母、苍术、白术之药,只根据本病中证候加减。常服 
药亦须用酒黄柏二分或三分,如更时令,清燥之气大行,却加辛温泻之。若湿气胜,风证不 
退,眩运麻木不已,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卷中
除风湿羌活汤
属性:羌活(一两) 防风(去芦) 苍术(酒浸,去皮) 黄 (以上各一钱) 升麻(七分) 炙甘草 独 
活柴胡(以上各五分) 川芎(去头痛) 黄柏 橘皮 本(以上各三分) 泽泻(去须,一分) 猪 
苓(去黑皮) 茯苓(以上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