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程杏轩医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予年近古稀,命阳衰弱,寒从内生,是以喜暖畏凉。釜底无火,物终不熟,是以谷食难化, 
须用八味丸补火生土。所论固是,予意终未坦然。思痛若在鬲,虑其妨食成噎,今幸在腹, 
当不害命。药饵乱投,恐反有伤,恪守不药得中医之诫。己丑季夏,旌邑孙村汪宅延诊,下 
塌塾中,时二鼓既寝,急欲大便。灯灭暗中摸索,跌仆莫能挣扎,大孔 遗出如泻水状, 
呼仆持火至,扶起视地皆污,色如漆,汗淋气坠,即忙就枕。汪宅献楠志仁二公闻之驰至, 
殊为着惊,予曰无妨,此因久痛蓄瘀,刻瘀下脱,未免伤气耳。饮党参、桂圆汤,少顷气稍 
续,汗亦敛,次早登厕,犹有余瘀。予恐其瘀复脱,遄归到家更衣,瘀已无矣。自此腹不再 
痛,餐饭如常。细求其故,究由瘀凝肠胃,阻其传导之机,以故食入则痛。夫血犹水也,血 
之 
结而为瘀,亦如水之结而为冰。所以痛处常冷,按熨饮醇热气至,故觉稍快。至于瘀蓄年久 
,胶固已深,一旦倾囊自出,理殊不解,得无长夏炎蒸,奔驰烦劳,动则阳化,如雪消而春 
水来耶。从斯悟入,书称久痛在络,络主血,不独肢体之痛为在络,即胸腹之痛,痞积之痛 
,皆为在络,皆宜治血,无徒从事于气。又如噎隔一证,方书虽有胃脘枯槁,及阳气结于上 
,阴液衰于下等语,然由瘀血阻塞胃口者恒多。进而思之,予疾将十年,固未能自知瘀蓄于 
先,然不药稳持,尚不失为中驷。不然补泻杂投,不殒于病,而殒于药矣。予见败坏之证自 
萎者十之二三,药伤者十之七八。药本生人,而反杀人,可不惧哉。自今以往,伏愿医家证 
未审明,勿轻用药,病家疾如可待,勿急求医,如此或亦可为卫生之一助耳。 
安波曰∶初痛在经,久痛入络二语,叶氏实发前人数千年之未发,启后学于意万载之 
无窍 
。然不独胃病噎膈之症,浑融使然也,凡病久根深蒂固,综须治血为主,此即古人窍必及肾 
之意也夫。 







属性:嘉庆九年,岁在阏逢困敦,先生既成《医案初集》一编,寿诸世矣。原版不戒于火,其《续 
录》尚藏巾笥中。今年春,又成《医述》十六卷,集诸家之大成,垂不刊之定论,诚医宗之 
成轨也。既乃合医案前后集付剞劂氏,而先生行方所至,与凡所施治,随笔扎记,及榜等录 
存者,历时既久,积而盈帙。先生以出于一时论列,详略或殊,始末未备,不欲付梓,榜等 
窃以近世叶氏一家,亦临证笔记,然惜其辞多简括,而义少发明,若先生斯编,证必求其本 
,治必折其衷,发聋觉 ,引示迷津,实有前贤屐齿所未及者。昔史迁传太仓公,论证论治 
,辞繁不杀,几及三十条,岂不以活人指南,端在是乎。乃敦请于先生,排次而梓行之。因 
并附记数语于其后云。 
x时道光九年岁在屠维赤夺若阳月上瀚门人儿榜许朴小门人许后洪鼎彝汪有容叶光煦郑立传等 



《程杏轩医案》辑录

庆敬斋方伯耳鸣

属性:经言肾气通于耳,故人至中年以后,肾气渐衰,每多耳鸣之患。喻氏论之甚晰。然不独 
肝肾 
之阴气上逆,必兼挟有内风乘虚上升。夫风善入孔窍,试观帘栊稍疏,风即透入。人之清窍 
,本属空虚,是以外感风邪,其息即鸣。韩昌黎云∶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 
荡之鸣。凡物之鸣,由于不得其平。人身之阴失其平,阳失其秘,化风盘旋,上乾清窍, 
之声,昼夜不息,其义亦然。议与潜阳熄风,静以制动之治。 
安波按∶耳为肾之主窍,心胆寄附,是以体虚失聪,心肾同责。案内帘栊稍疏,风即 
透入之句,真是精议卓识。 



《程杏轩医案》辑录

又公子痘证

属性:见点九朝成浆之期,孩提先天禀薄,痘形陷伏,根脚不齐,浆清色白,便溏食少,嗜卧 
无神 
,一派气血虚寒之象。亟亟温补内托,尚有生机,医犹以为肌热未退,火毒未消,药仍清解 
,误之甚矣。夫痘证发热,此其正候,盖不热则表不能透,标不能长,浆不能蒸,靥不能结 
,故痘证始终无不赖此热力为之主持。若欲尽攻其热,罔顾戕损其元,元气受伤,安能送毒 
归窠,苗而不秀,能成实者鲜矣。外科论痈疽,谓有脓则生,无脓则死,痘证亦然。又伤寒 
有养汗之法,痘证有养浆之法,伤寒须七朝以前,邪气未传,尚可养得汗来,痘证须七朝以 
前,逆证未见,尚可养得浆来。倘至七朝以外,生气已离,再思养浆,亦犹伤寒邪气已传, 
再思养汗,其可得乎?无脓痒塌,势所必至,十二险关,虑有风波。勉议保元汤合参归鹿茸 
一法,冀其堆沙发臭,或可侥幸图成。 
安波按∶近时痘医,辄以辛凉解毒,苦寒退热,往往致成败证,束手无策。良可叹也 
。 



《程杏轩医案》辑录

齐方伯胁痛

属性: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情志不舒,木郁为病。据谕恙起数年,左季胁下不时作痛 
,饮 
食入胃,其气常注于左,不行于右。经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肝位居左,其气常行于右 
,脾位居右,其气常行于左。左升右降,如环无端。今气偏注一隅,岂非升降失司,肝脾不 
和之所使然。目前虽无大患,窃恐肝病日久,土困木横,冲胃为呕,攻脾为胀,可不早为曲 
突徙薪之计乎? 



《程杏轩医案》辑录

福方伯哮嗽

属性:哮嗽多年,原属锢疾,往岁举发尚轻,此番发剧,胸满喘促,呼吸欠利,夜卧不堪着枕 
。药 
投温通苦降,闭开喘定,吐出稠痰而后即安。思病之频发膈间,必有窠囊,痰饮日聚其中, 
盈科后进,肺为华盖,位处上焦。司清肃之职。痰气上逆,阻肺之降,是以喘闭不通。务将 
所聚之痰,倾囊叶出。膈间空旷,始得安堵。无如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莲子之嵌 
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不刈其根,患何由杜?考《金匮》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且曰∶饮邪当以温药和之,议以早服肾气丸,温通肾阳,使饮邪不致上泛。晚用六君,变汤 
为散,默健坤元,冀其土能生金,兼可制水。夫痰即津液所化,使脾肾得强,则日入之饮食 
,但生津液而不生痰。痰既不生,疾自不作,上工治病,须求其本。平常守服丸散,疾发间 
用煎剂搜逐。譬诸宵小潜伏里 ,乘其行动犯窃,易于拘执,剿抚并行,渐可杜患。 



《程杏轩医案》辑录

台静亭州尊阴阳两亏伤及奇经

属性:复诊寒热依然,神采更倦,前方初服,微见痰红,疑系附子温燥所致。续服五剂,红不 
再吐 
,口并不渴。仲圣云∶身大热而反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且越人明以阳维为病, 
苦寒热为训,岂寒栗如此,经年累月,憔悴不堪,不从温补,尚有何策可施耶?王太仆云∶ 
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旨可悟矣。虽内经有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 
属于火之言,丹溪有治用清凉之案,然与此似乎不合。无如补虚门中,归脾、十全、补元煎 
、养营汤之属,均已服过,即治奇经之鹿茸河车,亦无应验。殊为棘手。但细详脉证,总不 
外乎阴阳精气两亏,张介宾所谓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 
混。古人复起,不易斯言。 



《程杏轩医案》辑录

长中堂病机治法

属性:经云∶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水为阴,火为阳。是病机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 
已。 
试观天有四时,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所患不同,要不外乎心 
肾。此阴阳窟宅,水火根基。恙缘夙夜烦劳,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夫营卫二气,行阳则寤 
,行阴则寐。若卫气不得入阴,则但寤而无寐矣。医用补心丹、养心汤,安神定志,未为不 
善,要知心为虚灵之脏,草木无情,非假物类之灵以引之,焉能望效?拟以纯甘加入龟板虎 
睛龙齿琥珀珍珠,谅当有应。 
安波按∶此议诚言人所未言,拟再参入磁石,取其黑色通肾,上交于心,灵情活泼, 
上应虚灵之脏,未识与先生合拍否。 



《程杏轩医案》辑录

马朗山制军公子中寒阳脱急救不及

属性:诊脉沉伏模糊,证见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