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以利之。虽有姜辛之热。各自为功而无妨矣。 
〔尤〕与冲气上逆。其面翕热如醉者不同。冲气上行者。病属 
下焦。阴中之阳。故以酸温止之。此属中焦。阳明之阳。故以苦寒下之。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 
(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服字。根据俞本补。) 
千金方衍义云。赵以德曰。前四变随证加减施治。犹未离本来绳墨。至第五变。其证颇似戴阳。而能独 
断阳明胃热。乃加大黄以利之。按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为其肾虚阳气不藏。故以攻为戒。而此平 
昔阴亏血虚。反用大黄利之者。以其证变叠见。虽有面热如醉。而脉见寸沉尺微。洵 
非表邪怫郁。而为胃中热蕴无疑。竟行涤饮攻热。不以阴虚为虑。而致扼腕也。 
案以上叙证五变。应变加减。其意殆与伤寒论。证象阳且之一则同。示人以通变之法也。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方见上。○千金外台。以此条载上文卒呕吐心下痞云云之前。似是。后呕。作却呕。) 
〔尤〕先渴后呕者。本无呕病。因渴饮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属饮家。小半夏。止呕 
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盖始虽渴而终为饮。但当治饮。而不必治其渴也。 
〔魏〕水停心下。阻隔正气。不 
化生津液。上于胸咽。故渴也。渴必饮水。水得水而愈恣其冲逆。所以先渴而后必呕也。 
此属饮家。当治其饮。不可以为渴家治其渴也。 
案脉经所载三条。恐本经旧文。系于脱漏。今备录于下。 
脉经云。咳而时发热。脉卒弦(千金。作在九菽。)者。非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 
又云。咳家其脉弦。欲行吐药。当相人强弱。而无热乃可吐之。其脉沉者。不可发汗。 
又云。病患一臂不随。时复转移在一臂。其脉沉细。非风也。必有饮在上焦。其脉虚者。为微劳。 
荣卫气不周故也。 
久久自瘥。 

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方六首
属性: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鉴〕按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 
喻氏法律云。消渴之证。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矣。而集书者。采伤寒论厥阴经消渴之文 
凑入。后人不能决择。斯亦不适于用也。盖伤寒热邪。至厥阴而尽。热势 
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热解则不渴。且不消矣。岂杂证积渐为患之比乎。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 
劳则荣气竭。(诸本。接下条为一条。今根据金鉴分出。) 
〔鉴〕按此条当在虚劳篇中。错简在此。寸口通指左右三 
部而言也。浮而有力为风。浮而无力为虚。按之兼迟。即为虚劳之诊。故主卫外营内虚竭也。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 
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脉经坚字。并作紧。金鉴云。而大坚句。不成文。大字之下。当有便字。必是传写 
之讹。魏云。大坚。即大便坚也。一作紧。非。) 
〔程〕趺阳。胃脉也。内经曰。三阳结谓之消。胃与大肠。谓之三阳。以其热结于中。则脉浮而数。内 
经又曰。中热则胃中消谷。是数即消谷也。气盛。热气盛也。谷消热盛。 
则水偏渗于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硬。胃无津液。则成消渴矣。此中消脉也。 
外台古今录验论云。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甘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 
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 
消病也。又东垣试效方云。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 
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饮水。多食饥虚。 成消中者。是 
也。以调胃承气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渴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 
肾消也。以八味丸治之。总录所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皆谓不治之证。○案 
据此论。本节之症。即是消中之谓。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程〕小便多则消渴。内经曰。饮一溲二者不治。(出气厥论。)今饮一溲一。故与肾气丸治之。肾 
中之气。犹水中之火。地中之阳。蒸其精微之气。达于上焦。则云升而雨降。上焦得以如雾露之溉。肺金滋 
润。得以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斯无消渴之患。今其人也。摄养失宜。肾水衰竭。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 
炎于上。而刑肺金。肺热叶焦。则消渴引饮。其饮入于胃。下无火化。直入膀胱。则饮一斗。溺亦一斗也。 
此属下消。 
〔尤〕盖水液属阴。非气不至。气虽属阳。中实含水。水之与气。未尝相离也。肾气丸中。有桂 
附。所以斡旋肾中颓堕之气。而使上行心肺之分。故名曰肾气。不然。则滋阴润燥之品。同于饮水无济。但 
益下趋之势而已。驯至阳气全消。有降无升。饮一溲二而死不治。夫岂知饮入于胃。 
非得肾中真阳。焉能游溢精气。而上输脾肺耶。 
〔沈〕男子二 
字。是指房劳伤肾。火旺水亏。而成消渴者。 
外台。近效祠部李郎中论云。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按洪范。稼穑作甘。 
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脯法。须臾即皆能甜也。足明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 
精气。气则下入骨髓。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为血肉也。其余别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余也。HT 气者。五脏之 
气。咸润者。则下味也。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者也。故甘味不变。其色清冷。则 
肌肤枯槁也。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即肺润。若下冷极。即阳气不能升。故肺干则热。 
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上。此板终不 
可得润也。火力者。则为腰肾强盛也。常须暖将息。其水气即为食气。食气若得暖气。即润上而易消下。亦 
免干渴也。是故张仲景云。宜服此八味肾气丸。又张仲景云。足太阳者。是膀胱之经也。膀胱者。是肾之腑 
也。而小便数。此为气盛。气盛则消谷。大便硬。衰则为消渴也。男子消渴。饮一斗。小便亦 
得一斗。宜八味肾气丸主之。神方。消渴人。宜常服之。 
即本方。但用山茱萸五两桂附各三两。 
吴氏方考云。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 
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升。故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 
意惟新。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 
陈氏外科精要云。一士大夫病渴。治疗累岁不安。一名医使服八味丸。不半载而疾痊。因疏其病源云。 
今医多用醒脾生津止渴之药误矣。其疾本起于肾水枯竭。不能止润。是 
以心火上炎。不能既济。煎熬而生渴。今服此药。降心火生其肾水。则渴自止矣。 
即本方。以真北五味子。代附子。圣济直指同。朱氏集验云。治消渴。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用 
茧空。及茄空。煎汤下。 
严氏济生方。加减肾气丸。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 
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而引饮。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本方。去附子。加五味子鹿角沉香。弱甚者加附子。 
方勺泊宅编云。提点铸钱朝奉郎黄沔久病渴。极疲悴。予每见必劝服八味丸。初不甚信。后累医不痊。 
谩服数两遂安。或问渴而以八味丸治之何也。对曰。汉武帝渴。张仲景为处此方。盖渴多是肾之真水不足致 
然。若其势未至于 。但进此剂殊佳。且药性温平无害也。案汉武仲景相去数百年。 
盖不过一时作此杜撰之言。取信于俗士耳。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徐〕脉浮微热。是表未清也。消渴小便不利。是里有热也。故以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