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伤寒比也。若疾疫之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幼良贱,各一大盏,实时气不入。
草豆蔻(十个,面裹,煨,去皮) 猪苓(去皮) 石菖蒲 茯苓 良姜 独活(去芦) 附子(炮制,
去皮脐) 麻黄(去根) 浓朴(去皮,姜制) 本 芍药 枳壳(炒,去穣) 柴胡 泽泻 细辛
防风(去芦) 白术 藿香 半夏 吴茱萸(汤洗) 苍术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八分,去渣热服,余渣再煎,空心服之。
上贰方治疫,虽不分阴阳,然亦寒多、表多者宜之。
〔丹〕众人病一般者,是谓天行时疫,有宜补宜散宜降方。
大黄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梗 防风 人中黄 滑石 香附 苍术
上曲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气、血、痰,作汤使送下。气虚者,四君子汤送下。血虚者,四物汤送下。
痰多者,贰陈汤送下。热甚者,用童便和前药同送下。
〔《本》〕粪清,腊月截淡竹,去青皮,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狂、热疾、中毒,并恶疮、蕈毒。取汁浸
皂角、甘蔗,治天行热疾。
〔丹〕解一切灾病。用粉草五两,细切,微炒,量病患吃得多少酒,取无灰酒一处研,去渣温服。须臾大
泻,毒亦随出,虽十分渴,亦不可饮水,饮水难救。
上三方,热多、里多者宜之。
〔洁〕x雄黄丸x 治疫,不相染。
雄黄(一两,研) 赤小豆(炒熟) 丹参 鬼箭羽(各贰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水下五丸,可与病同床共衣,亦不相染矣。
〔《活》〕x务成子萤火丸x 主辟疫疾,恶气,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
皆辟之。
萤火 鬼箭羽(去皮) 蒺藜(各一两) 雄黄 雌黄(各贰两) 矾石(一两,烧汁尽) 羚羊角 锻灶灰
铁锤柄(入锻处烧焦,用一分半)
上九味,捣为散,以鸡子黄,并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缝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仍可挂于
户上。
春应暖而清气折之,则实邪在肝,升麻解肌汤主之。(方见温病。)夏应暑而寒气折之,则实邪在心,
调中汤、射干汤、半夏桂枝甘草汤选用之。
x调中汤x 治夏月初秋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结于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壮热
晕闷,脉数,宜下之。
大黄(去皮,三分) 黄芩 芍药 葛根 桔梗 茯苓(去皮) 本(择真者,无则川芎代之) 白术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盏,移时再服之。得快利便止,小儿减与服。(虚冷,不壮热,但下利,
或霍乱者,不宜服此。)
射干汤(方见哑。) 半夏桂枝甘草汤(方见咽痛。)
秋应凉而反大热,抑之则实邪在肺,白虎加苍术汤、茵陈汁调五苓散。(白虎苍术汤见暑,五苓散见渴。)
〔丹〕冬温为病,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时严寒,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药。
作x人中黄方x
以竹筒两头留节,一节中作一窍,内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塞其窍,置大粪缸内浸一月,取出晒干,用治
瘟毒。(用此药一味,入补药带表,同煎服之。)
〔《活》〕冬应寒而反大温,抑之则实邪在肾,宜葳蕤汤。(方见风湿。)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四时伤寒不同
多眠多汗脉浮为风温
属性: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论见大法。)
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
被下者,小便不禁,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而引日,
再逆促命期。(经云∶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乃风温也。)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四时伤寒不同
风温续法
属性:〔《活》〕风温者,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治在
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即谵言独语,内烦躁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风温忌发汗,宜葳蕤汤。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如渴甚者,栝蒌根汤。脉沉,身重,汗出者,汉防己汤。
x葳蕤汤x 治风温,兼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喉咽干,舌强,胸内疼痞,腰背强。
葛根(半两) 葳蕤(三分) 石膏(一两,杵碎) 白芷(半两) 麻黄(用沸汤泡,半两)
羌活(去芦,一两) 川芎(三钱) 甘草(炙,半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者半两) 青木香(一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半钟,日三四服。
x知母干葛汤x 治风温,身体灼热甚者。
知母(三钱) 葛根(八钱) 石膏(六钱) 甘草 黄芩 木香 升麻(各一钱) 葳蕤(三钱)
南星(贰钱,生) 人参 川芎(各一钱) 麻黄(去节) 防风 杏仁 羌活(各贰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钟,去渣服。
x防己汤x 治风温,脉浮、身重、汗出。(一方无人参)
防己(四钱) 甘草 黄 (各一两) 生姜(贰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中盏,去渣,饮讫,仍坐被中,汗出如虫行,或被卧取汗出。
(许学士云∶风温误汗,用防己黄 汤救之。)
〔海〕治风温。《活人》本方葳蕤汤,以有麻黄不敢用,宜白术汤主之。(方见前太阳病发热续法。)
若头眩汗出,筋惕肉 者,加牡蛎。若腰背强硬者,加羌活。若舌干发渴者,加人参。若身灼热甚者,
加知母。若身体重多汗者,加黄 。若内伤冷者,不加。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四时伤寒不同
一身尽痛为湿
属性:痛而发黄为中湿,痛不得转侧为风湿。《活人》又以身痛脉沉为中湿,脉浮为风湿,亦通。治法见太阳病体
痛门。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四时伤寒不同
身反张为
属性:有汗为柔 ,无汗为刚 。(治法见柔 门。)
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妇人伤寒
热入血室
属性: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
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东垣云∶妄见妄闻,夜梦亡人,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刺期门。与此义同。)
许学士云∶有妇人患热入血室证,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延养数日,遂成血结胸。或劝用前药。予曰∶
小柴胡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焉,刺期门穴斯可矣。予不能针,请善针者治之,如言而愈。或问曰∶
热入血室,何谓而成结胸也?予曰∶邪气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而
入血室,血为邪迫,上入肝经,肝受邪则谵语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也。何以言之?妇人平居,水当
养于木,血当善于肝。方未受孕,则下行之以为月水;既妊,则中蓄之以养胎;及已产,则上壅之以为乳,皆
此血也。今邪气蓄血,并归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汤剂可及,故当刺期门也。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贰焦,
必自愈。(《活人》云∶小柴胡和之。犯胃气谓下之,犯上贰焦谓发汗也。)
〔《衍》〕有一妇人,温病已十贰日,诊之,其脉六七至而涩,寸稍大,尺稍小,发寒热,颊赤口干,不
了了,耳聋。问之,病数日经水乃行,此属少阳热入血室也。若治不对病,则必死。乃按其证与小柴胡汤,服
之贰日,又与小柴胡汤加桂、干姜一日,寒热遂止。又云∶我脐下急痛。又与抵当丸微利,脐下痛痊,身渐凉,
脉渐匀,尚不了了。仍复与小柴胡汤。次日又云∶我但胸中热躁,口鼻干。又少与调胃承气汤,不得利。次日
又云∶心下痛。又与大陷胸丸半服,利三行。次日,虚烦不乐,时亦有所见,时复狂言。虽知其尚有燥屎,以
其极虚,不敢攻之。遂与竹叶汤,去其烦热。其夜大便自通,至晓两次,中有燥屎数枚,而狂言虚烦尽解。但
咳嗽唾,此肺虚也,恐乘虚而成肺痿。遂与小柴胡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汤。一日咳减,贰日
而病悉愈。以上皆用张仲景方。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