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恶风也。)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脉微,恶寒者,宜白虎加人参汤。阳明病
脉浮紧,口苦腹满而喘,若下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x白虎加人参汤x
石膏(碎,四两) 知母(一两半) 甘草(一两) 粳米(一合) 人参(贰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
上白虎加人参五条,治表渴脉洪小便利者。
〔《本》〕有人初病呕吐,俄为医者下之,已七八日,而内外发热。予诊之曰∶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或曰∶
既吐复下,且重虚矣,白虎可用乎?予曰∶仲景云∶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
白虎加人参汤正相当也。盖始吐者热在胃脘,而脉至今虚大,三投汤而愈。仲景既云∶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
不解,表里俱热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又云∶
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国朝林亿校正,谓张仲景于此表里自瘥矣。予谓不然,
大抵白虎能除伤寒中渴,表里发热,故前后贰症或云表里俱热,或云表热里寒,皆可服之。一种脉浮无汗,
其表不解,全是麻黄与葛根症,安可行白虎也?林亿见所称表里不同,便谓之瘥,是亦不思之过也。
太阳发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论见温病。《活人》葳蕤汤主之。发热不恶寒者,以表解也,太
阳病者,必头痛身疼表未解也,此表里两症皆兼见。)
渴而下利属少阴,其病但兼欲寐,小便白者,四逆汤。兼咳呕不得眠,小便不白者,猪苓汤。兼自利
纯青色水者,大承气汤。有热者,白头翁汤。(方论见下利。)
消渴,气上冲心,心疼,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若下之则利不止,若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论见气
上冲心。)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
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阳明病,脉浮紧,口苦腹满,发热汗出不恶寒,若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x五苓散方x
猪苓(去皮,贰两) 泽泻(一两) 白术(三两) 茯苓(去皮,贰两) 桂枝(去皮,半两)
上 咀为散,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海藏云∶五苓散当服而不服之,谷消水去形亡,必就阳明燥火,戊
胃发黄,故有调胃承气症。不当服而服之,是为犯本,小便强利,津液重亡而成血症,轻则桃仁承气汤,
重则抵当汤主之。)
x猪苓汤方x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日三。
渴而头汗,小便不利,兼胁满,往来寒热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兼发黄者,茵陈蒿汤。(论见头汗。)
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而渴者,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根汤。(论见咳。)
夏月汗出,恶寒身热,足冷而渴者,为中暑,白虎加人参汤及酒黄连主之。(方见中暑。恶寒身热者,
症似表也,足冷者不可表。)
发热恶寒,腹满汗出,小便利而渴者,为肝乘脾,刺期门。(论见腹满。)表解不恶寒而渴者,宜白
虎汤。(方论见前阳明。)
渴而胁满,及往来寒热,其症未经汗者,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汤。若汗下后者,柴胡桂枝干姜汤。(详
见胁痛并往来寒热。)
渴而心下硬痛,日晡潮热,不大便者,为结胸,宜大陷胸汤。若但硬不痛者,为痞,与泻心汤。不解反
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详见结胸痞气贰门。)
病在阳明应汗之,反以冷水 之灌之,其热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
若不瘥,与五苓汤。(论见结胸。)
x文蛤散方x
文蛤(一两。即海蛤粉也。河间、丹溪多用之,大能治痰)
上一味,为散,沸汤调服方寸匕。
渴欲饮水,而不能饮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论见湿痹。)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若太阳发汗后大汗出,烦躁不得眠者,及厥阴病气起冲心,心疼吐蛔者,少少与之愈。(论见前条及
气上冲。)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不能多,不当与之,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更与
水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根据症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
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活人》云∶凡病非大渴,不可饮水,
若小渴咽干者,少少咽润之,令其胃中和乃佳。)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欲愈也。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亦强与之,饮因成其祸,不可复救。(《活人》云∶
强饮水致饮停心下满结喘者,当以五苓散或陷胸汤主之。)下痢脉弱,脉数而渴者自愈。(论见下利。)渴而发热,
其脉不弦紧而浮弱者,汗出愈。(论见谵语。)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与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上《活人》云∶切戒太阳症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阳明症汗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然太阳渴
终不可与白虎耶?太阳症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之也;阳明渴终不可与五苓散耶?阳明症小便不
利,汗少脉浮而渴者,方可与之也。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阳明病
渴续法
属性:〔罗〕伤寒食少而渴者,当以和胃之药止之,不可用凉药止之,恐复损胃气,愈不能食也,白术、茯苓是也。
〔海〕秦贰母病太阴病,三日不解,后呕逆恶心,而脉不浮。与之半硫丸,贰三服不止,复与黄 建中汤,
脉中极紧,无表里病,胸中大热,发渴引饮,皆曰阳症。欲饮之水,予反与姜、附等药,紧脉反沉细,阳犹未
生,以桂、附、姜、乌之类,酒丸,与百丸接之,贰日中十余服,病患身热,烦躁不宁,欲作汗也。又以前丸
接之,覆以浓衣,阳脉方出而作大汗。翌日大小便始通,下瘀血一盆,如猪肝然。用胃风汤加桂、附三服,
血止,其寒甚如此,亦世之未见也。
少阴症,口燥舌干而渴,尺寸脉俱沉,沉迟则四逆汤,沉疾则大承气汤。少阴口燥舌干而渴,身表凉,脉
沉细而虚者,泻心汤主之,此有形无形药也。
x人参汤x 治伤寒七八日,汗后心烦燥渴。
人参 黄芩 柴胡 葛根(各一两) 川栀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姜、枣煎,温服。
〔《活》〕阳毒倍常,燥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方见阳毒。)风温加渴甚者,宜栝蒌汤。(方见风温。)
中暑伏热,累治不瘥,其人发渴不已,酒蒸黄连丸主之。(方见中暑。)
〔《脉》〕热病在肾,令人渴,口干舌焦黄赤,昼夜欲饮水不止,腹大而胀,尚不厌饮,目无精光者,
死不治。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阳明病
呕
属性: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腹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方论见腹痛。)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论见发热。太阳病发热恶寒,身体痛,呕逆,脉紧者,名曰伤寒,麻黄汤症。(论见发热。)太阳与阳明合
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活人》云∶头疼身热痛,肌热目疼鼻干,脉浮而长是也。)
x葛根加半夏汤x
葛根(贰钱) 麻黄 生姜(各一钱半) 甘草 芍药 桂枝(各一钱) 半夏(贰钱) 大枣(贰枚)
上 咀,以水一斗,先煎葛根、麻黄减贰升,去白沫,纳诸药,煎服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汗。
呕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者,宜小柴胡。若兼下利者,乃太阳少阳合病,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论见
往来寒热及下利。)
太阳过经十余日,反贰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
郁微烦者,为末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愈。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心中痛,大便反溏,腹微
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满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
柴胡症,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本》〕渴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