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治于予。予察其两手脉俱滑大而有力。予思《内经》火淫于内,治以咸寒。以盐水越其膈间寒 
热宿痰,(新者为热,旧者为寒。)或宿食宿饮。在上脘者,可以涌之。宿痰既尽,因而下之。 
节次间行,觉神志日清,饮食日美,两足渐举,脚膝渐伸,心降肾升。又继以黄连解毒汤加当归 
等药,及泻心汤、凉膈散、柴胡饮子,大作剂煎,时时呷之。 
〔《保》〕心热盛则火独亢,火炎上,肾之脉常下行。今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肾脉亦随火炎烁而 
逆上行,阴气厥逆,火复内焰,阴上隔阳,下不守位,心气通脉,故生脉痿,膝腕枢如折去而不 
相提挈,经筋纵缓而不任地故也,可下数百行而愈。 
〔丹〕痿病食积妨碍不得降者,亦有死血者,俱宜下之。 
〔《素》〕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 
得禀也。今 
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 
焉。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 
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手足三阴之经也。)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 
亦为之行气于三阳。(手足三阳之经也)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 
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太阴阳明篇调经篇云∶ 
脾藏肉不足则四肢不用。示从容论云∶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 
脾虚四肢不用,治法并见前肺热条。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全文见诊。) 
此即诸痿皆生于肺热之义。王注云∶上谓上焦,心肺气也。 
运气 痿有三∶一曰热痿。经云∶少阴之复,少气骨痿。又云∶少阳之复,少气脉痿是也。 
贰曰湿痿。经云∶岁土太过,甚则病肌肉痿,足痿不收。又云∶土太过曰敦阜,敦阜之纪, 
其病四肢不举。又云∶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四 
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民病大热,少气,肌肉痿,足痿。又曰∶阳明司天之政,四之气, 
寒雨降,民病骨痿是也。 
三曰风制脾痿。经云∶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而土且隆,体重,肌肉痿是也。 
〔《灵》〕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是也。(颡大谓额角入发际,头维贰穴也, 
以其钳束于耳上,故名钳耳也。)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 
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 
陵,入于人迎、丰隆也。(下陵,三里穴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 
突、偏历也。盛络皆当取之。(根结篇) 
刺痿经文,见前热条,今概举其略。 
肺热叶焦,则肺喘鸣,生痿 ,色白而毛败者,补其荥鱼际,通其俞太渊,至秋病已。 
心热生脉痿,数溲血,枢折不相提挈,胫纵不能任用于地,色赤而络脉溢者,补其荥劳宫, 
通其俞大陵,至夏病已。 
肝热生筋痿,下白淫,口苦筋急挛,色苍而爪枯者,补其荥行间,通其俞太冲,至春病已。 
脾热生肉痿,干渴,肌肉不仁,色黄而蠕动者,补其荥大都,通其俞太白,至长夏病已。 
肾热生骨痿,足不任身,腰脊不举,骨枯髓减,色黑而齿槁者,补其荥然谷,通其俞太溪, 
至冬病已。 
又痿 足不收,取之少阳阳明之别。经云∶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 
虚则痿 ,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又云∶淫泺脞痿,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踝上五寸。 
又云∶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者是也。 
骨酸懈惰,取足少阴髓海。经云∶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 
又云∶脑为髓之海,其俞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懈怠安卧, 
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者是也。百节弛纵,取脾手太阳之络。经云∶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出渊腋下腋三寸,布胸胁,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取之脾之大络也。又云∶手太 
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脘五寸,实则节弛肘废,取之所别者是也。 
〔《甲》〕痿不相知,太白主之。(一云身重骨痿不相知。)足下缓失履,冲阳主之。足缓不 
收,痿不能行,不能言语,手足痿 不能行,地仓主之。 
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全文见治虚实法。) 
〔丹〕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诸痿
注夏
属性:〔子和〕痿之作也,皆五月六月七月之时。午者,少阴君火之位。未者,湿土庚金伏火之地。 
申者,少阳 
相火之分。故痿发此三月之内,为热也。故病痿之人,其脉浮大。 
〔丹〕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补中益气中去柴、升,加黄柏炒。挟痰者,用南星。 
〔垣〕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曰∶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 
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于阳明。时当 
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 
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 
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 
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内经》曰∶阳气者, 
卫外而为固也,热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甘温,补之为君,人参、陈皮、 
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 
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 
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 
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x清暑益气汤x。 
黄 (一钱,汗少,减五分) 人参(去芦,五分) 升麻(一钱) 泽泻(五分) 甘草(炙,三分) 
苍术(泔浸去芦,一钱) 葛根(贰分) 五味子(九粒) 白术(五分) 神曲(炒黄,五分) 
黄柏(酒浸去皮,三分) 麦门冬(去心,三分) 归身(三分) 陈皮(五分) 青皮(去皮,贰分半) 
上件同 咀,作一服,水贰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剂之多少,临时斟酌。 
此病皆由饮食劳倦,伤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药中犯泽泻、猪苓、茯苓、灯心、通草、木通, 
淡味渗利小便之类,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泄脾胃之客邪,而补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从权 
而立之,若于其时病湿热脾旺之症,或小便已数,肾肝不受邪者,误用之必大泻真阴,竭绝肾水, 
先损其两目也。复立变证加减法于后。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 
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如脾 
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右迁,少阳行春令, 
生万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如脾虚,缘心火 
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须用黄 最多,甘草次之,人参又次之,三者皆 
温甘之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 
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语,须用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 
甘草最少,恐资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 
急者缓之,若从权,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坚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消而反行 
阴道,故使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出地,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者,去甘草。 
咳甚者,去人参。如口干嗌干者,加干葛。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