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肺主气,其脉居右寸,脾胃命门三焦,各以气为变化运用,故皆附焉。心主血,其 
脉居左寸,肝、胆、肾、膀胱,皆精血之隧道管库,故皆附焉。男以气成胎,则气为之主。 
女挟血成胎,则血为之主。男子病,右脉充于左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女子病,左脉 
充于右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反此者,虚之甚也。 
〔《素》〕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贰十五阳。所谓阴 
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 
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 
生之期(《阴阳别论》。王注曰∶头谓人迎脉,在结喉两傍一寸五分,手谓气口脉,在手鱼 
际之后一寸,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者曰平人,故言“所谓一也”)。别于 
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玉机真藏论》) 
〔《灵》〕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四时气论》) 
〔《素》〕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 
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阴阳别论》)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但浮不躁则病在足阳脉之中,其有躁者病 
在手阳脉之中。)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脉要精微论》。沉细而 
躁者病生于手阴脉之中,静者病生于足阴脉之中也。 
〔《脉经》〕〔无择〕∶浮脉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迟脉呼吸三至 
,去来极迟。数脉去来促急。(一息六七至。)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指下豁豁然空。实脉 
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一曰举按有力)。缓脉去来亦迟,小 于迟(一 
曰浮大而软)。紧脉数如切绳状(一曰如转索之无常)。洪脉极大在指下。细脉小甚,似无而 
有。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漉漉如欲脱。仲景云∶翕奄沉为滑, 
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许学士云∶仲景此三字论滑脉是也。翕,合也, 
言张而复合也。奄沉,言忽降而下也。方翕而合,俄降而下,奄谓奄忽之间,仲景论滑脉可 
谓谛矣)。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短而止,《脉诀》云∶如刀刮竹痕。 
陈无择云∶如雨沾沙)。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弦而不大为弦,弦而大为革)。革脉 
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陈无择云∶如按鼓皮。仲景云∶弦而大)。软脉极软而浮细(软 
,一作濡)。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仲景云∶脉来动而 
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 
曰代,阴也,得此脉难治)。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 
实。微脉极细而软,或时欲绝,若有若无。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代脉来数而中止, 
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 
上阴阳相反脉状者,以王氏经文之脉形状移置。如陈氏《三因》云∶脉偶也。盖浮沉相 
反,浮主表病属阳,沉主里病属阴也。迟数相反,迟主寒并病及阳气虚,数主热并病及血虚 
也。虚实相反,虚主血气虚,实主血气实也。洪细相反,洪主血气多,细主血气少也。滑涩 
相反,滑主血实气虚,涩主气实血虚也。缓紧相反,热主缓纵,寒主紧缩也。强革与濡弱相 
反,强革主虚寒,濡弱主虚热,与缓紧同法推也。结促相反,结主阴盛,促主阳盛也。浮、 
数、实、紧、洪、滑、强、革、芤、散属阳,沉、迟、虚、缓、细、涩、软、弱、结、微、 
动、伏、代属阴,后贤因别阳脉为七表,阴脉为八里也。 
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 
弱相类,缓与迟相类。 
〔海藏〕气证则饮水,血证不饮水。气病则麻,血病则痛。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阴证身 
静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来口与鼻中气冷,水浆不入 
,大小便不禁而止,恶寒有如刀刮。阳证身动轻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能 
来,口与鼻中气皆热。 
〔《诊》〕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 
之脉者,十贰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贰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不者必 
当犹豫有两心也。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微绵绵,此为阴跷、阳 
跷之脉也,此家曾有病鬼魅风,死苦恍惚,亡人为祸也。尺寸脉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 
,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疾。尺寸脉俱牢(一作“芤”)。直上直下,此 
为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难》〕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 
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 
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素问》作“脊强反折”)。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 
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贰十九难》) 
〔丹〕阳滞于阴,阴滞于阳论《精要》云∶阳滞于阴,脉浮、洪、弦、数。阴滞于阳,脉 
沉、细、弱、涩。阳滞以寒治之,阴滞以热治之。窃详其意,阳滞阴滞,当作热滞寒滞,求 
之寒热,固可作阴阳论,能于阴于阳分明,是于气血,他无可言也。热滞于气固矣,独无寒 
滞耶。寒滞于血固矣,独无热滞耶。何寒不能伤气,何热不能伤血耶。以愚观之,气为阳, 
行脉外;血为阴,行脉内。相并分派,周流循环,一身无停止,谓之脉。一呼脉行三寸,一 
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共得六寸,一身通七尺五寸,行得八百一十丈。得热则行速,为 
太过;得寒则行迟,为不及。五味之偏,七情之过,气为疑滞,津液稠浓,积而久之,为饮 
为痰,渗入脉内,血为所乱,因而凝浊,营运泣 ,或为沸腾,此阴滞于阳也,正是血 
滞于气也。气病矣,或以药助邪,病上生病,血病日增,溢出脉外,隧道隘塞,升降有妨, 
运化失令,此阳滞于阴也,正是气滞于血也。病分寒热者,当是禀受之索偏,虚邪之杂合, 
岂可专以阳为热阴为寒耶。浮洪弦数,气病之脉也,岂可遽作热论。沉细弱涩,血病之脉也 
,岂可遽作寒论。此万病之根本,岂止疥癣疮疡痈疽而已,幸相评其是否( ,胡故切 
,闭塞也)。 
〔《素》〕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平人气象论》。 
下同。海藏云∶脉浮为表。浮之实大,沉之损小,是为表也。浮之实大,沉之亦然,即非表 
也,邪已入深矣)。脉盛滑坚者,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灵》〕气口主中,人迎主外(《禁服篇》)。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 
食。(《五色篇》) 
上气口脉谓两手掌后手太阴之脉也,人迎脉谓挟喉两傍足阳明之脉也。 
〔海〕∶辨内外伤,伤风鼻中气出粗,合口不开,肺气通乎天地;伤食口无味,津液不纳, 
鼻息气匀,脾气通乎地也。外伤一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先无形也。内伤手足 
不和,两胁俱热,先少阳也,从内之外者,先有形也。内外俱伤,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 
实大,表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渴,此内外两伤也。凡诊则先扪手心手背,手心热则内伤 
,手背热则外伤,次以脉别之。 
〔《难》〕脉有三部九候,各有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 
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上有疾;下部法地,主脐以下 
至足有疾。宜审刺之。(《十八难》) 
〔《活人》〕凡初下指,先以中指端按得关位,掌后高骨为关,乃齐下前后贰指,为三部 
脉,前指寸口也,后指尺部也。若人臂长乃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若先诊寸口,浮按消息 
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