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问题上,维布伦是先驱者。幸运的是,维布伦的思想已被赫斯科维茨运用于古代经济的人类学资料研究。
维布伦的杰作的焦点是消费问题,我希望这将成为下一代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那些认为心理问题并不存在、对生产力的社会控制和提高生产会自然而然带来幸福的政治家们应该读读维布伦的杰作。在多布的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计算”的文章中,迈向现实思维的进步之一就是他承认了(仍然有些躲躲闪闪)
维布伦关于非理性消费的模式并不限于资本主义经济。
[63]
要在经济理论和维布伦对经济行为中的心理实际的真知灼见之间建立起联系,有一个缺失的环节需要确定——那就是经济剩余(economicsurplus)的概念。维布伦关于有闲阶级(leisureclas)的社会学概念存在着一个经济上的相关概念,即超出维持生存的最低需要量之外的经济剩余。我们再一次回到马克思所未能清楚阐明的这一表述:“仅仅是剩余使用价值才被转化为货币。”
洛克说过,作为货币发明的一个结果,“人们渴望拥有的超过其必需,于是改变了事物的固有价值,而这本来仅仅取决于事物对人的生存的有用性。”
我们不得不回顾柏拉图对最基本的(“最必需的”)城市和奢侈的城市所作的区分;我们也不得不回顾梭罗(Thoreau)如何竭力坚持要区别必需品和多余物。梭罗、柏拉图和维布伦都一致认为(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人类神经症和经济剩余有内
339
生与死的对抗913
在的联系。
梭罗说过奢侈导致贫困:“那个看来富有却是所有阶级中贫困得最可怕的阶级,他们积聚起废物而不知道怎样使用它或者摆脱它,因而为自己铸造了金或银的镣铐。”
[64]柏拉图所说的第二种城市——奢侈的城市,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肿胀患病的城市,只有靠哲学家与国王的统治来净化。而在维布伦看来,有闲的逻辑就是“体面的浪费和百无一用”
的逻辑。
[65]现在应该问一问开明的人道主义者——他们因为标榜“摆脱贫困”的目标而获得声誉——他们怎样对付柏拉图关于贫困不在于财产微薄而在于欲望巨大的论点呢?
[6]
经济剩余或奢侈的存在当然先于城市革命,而且这在理想的古代经济模式中是一个普遍的特点。在这一点上,除了赫斯科维茨是个例外,人类学文献中存在着相当多的混乱。
维布伦本人就弄混淆了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把奢侈等同于有闲阶级,另一方面又把奢侈等同于“掠夺性的生活习惯”。在他看来既然“掠夺性的生活习惯”和有闲阶级并不起源于原始社会,他就假定存在一个没有这两者也没有奢侈的“古代结构”。同时,在经济决定论的著作中,马克思的追随者们由于没有关于使用价值的心理学说,因此也就没有剩余使用价值的概念,他们在使用“经济需要”的概念时也就把生存所需的经济必需物和其他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多余的经济需求混淆起来。而且,他们在把经济剩余和马克思的标准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剩余交换价值)混为一谈的时候,也就像维布伦一样把奢侈等同于有闲阶级,并且因此(按照马克思的阶级观点)忽视了古代经济中也存在着一种经济剩余,却把它称为原始共产主义。
340
023生与死的对抗
然而事实却是,人这种动物作为一个物种从一开始就是以具有生产剩余物的内驱力为独具特征的;说这种动力只是在某一统治阶级强行施加时才出现,那是不真实的。在维布伦的有闲阶级概念里就存在着这一类错误。实际上,在历史上就从来不曾有过一个有闲阶级。维布伦本人就出色地证明过他所谓的有闲阶级牵涉到一种不属于享乐而属于仪式性工作的模式,“展示礼仪上困难而且代价昂贵的成就”等等。
[67]
在人类精神中有某种东西使人追求非享乐的事,促使人去工作(negotium)。因此这里的问题仍是同一个异化的(强迫性的)劳动问题。假定有一种内在的而不是外部施加的强制工作的力量,也就是假定有一种生产剩余物的内在需要。实际上再没有别的假设能够解释技术进步的现象了,而马克思主义者则必定将其归于他们所说的原始共产主义阶段。那种“不懈地要发现事物的癖好”
——恩格斯把它归因于劳动的结构,而劳动据他所说则是人这个物种的本质——其实正是那种生产剩余物的内驱力。
[68]
在人这种动物的结构中有某种力量迫使他去实行剩余生产,但显然只有在人不能区分必需和剩余的条件下这种强迫才是适用的。金钱情结和工作强制的必然组成部分就是混淆剩余与必需。这种混淆在所有关于“经济需要”的含糊议论中仍然占着统治地位。
不过,核心的需要乃是对食物的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说金钱情结的固有特征就是给并非食物的东西赋予本属于食物的功效;用弗洛伊德简洁的公式来表示,就是粪便变成了食粮。
[69]但它仍然是粪便,正如“思金若渴”
341
生与死的对抗123
(aurisacrafames)
的弥达斯在饥饿的时候所发现的那样。
①罗斯金说过:“一切基本的生产都是为了嘴,而且最终以嘴来衡。。。。
量。“
“对这一事实缺乏清晰的洞察是一个重大错误,在政治经济学家中则造成了变本加厉的错误。他们的思想总是专注在金钱的收益而不是嘴的收益上。”
罗斯金还领悟到金钱的收益是升华了的肛门性梦想的追求物;它将“把尘土当作神祇,把鬼影当作财产,把镣铐锁住的梦境当作生活”。
[70]印加人甚至有这样的花园,其中树木植物“全是用金银仿造的,包括叶、花、果实;有的刚刚冒芽,有的长成半大,有的则已壮大成熟。他们还有一些玉米田,玉米的叶、穗、干、根和花都是精确仿制的。尖梢的穗须是黄金做的,其余部分是白银做的,各部分焊接在一起”。
[71]
这个剩余情结(superfluitycomplex)
就这样侵入和败坏了人类消费领域;用精神分析的技术术语来说,就是肛门情结转移为并熔铸进了口腔情结。
“你们为何要在不是面包的东西上花费金钱?为何为了不能满足你们的东西花费劳动?”
(《以赛亚书》)
“愚人们!他们不明白一半比全部大多少,也不明白在锦葵和长春花中能享受怎样的乐趣。”(赫希俄德)
[72]由此产生的混乱不仅表现在对不能满足人的、不可食用的商品怀有无限度的消费需求,而且表现为要求食物本身也具有奢侈的——即剩余的——形式。这种神经症的反常需
①据希腊神话,弥达斯贪恋黄金,神赐以点金术,遂将女儿和食物都点成金子,结果却无法生存,只得再度向神祈祷,让一切恢复原状。
——译 注
342
23生与死的对抗
要并不是文明或阶级统治的产物,而是从古代的人就开始了。
正如马林诺夫斯基和赫斯科维茨所证明,古代食物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模式都表现出维布伦称之为挥霍摆阔的逻辑——也就是非理性的剩余的逻辑。
[73]现代经济理论把市场上表现出的需求(“目的的任意性”)
当作既定的和不容质疑的来接受,也就把人类需求和消费模式的非理性当作既定的和不容质疑的来接受了。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现代“理性”的虚假性。关于供求关系的优雅法则实际上描绘的是一种动物的古怪行为。这种动物把粪便混淆为食物并且毫不自知,而且像婴儿期性欲一样并不追求“真正的目标”。
[74]就像亚里士多德所正确指出的,因为没有真正的目标,对获得的渴望就没有止境。
因此,市场经济的心理前提并不如古典交换理论所说的那样是行动者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广告的存在是要造成非理性的需求并使得消费者糊涂;没有广告来永远造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