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与死的对抗〔美〕诺尔曼布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asewigweibliche(永恒女性。——译注)

    引领我们向前。

    浮士德,我们内在的躁动不宁和永不满足的外在化身,其最后获得的拯救——这也是所有永不安宁、不懈追求的浮士德式人物的最后拯救——就正是在一片母亲形状的云彩中与永恒女性重新结合为一体的。引导这一结合的格罗莉奥莎母亲既是处女、母亲,又是王后,从而,“爱欲可以统治一切,因为一切皆由它而创生。”

    [4]

    在母亲的怀抱中,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儿童体验并经历到一种此后永远被理想化了的本初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对象里比多与自我里比多是无法区分的。”

    [45]用哲学的话来说,主客二元论尚未败坏和污染儿童在母亲怀抱中获得的这种巨大幸福的体验。但是,主客二元论并不是唯一困扰着成人世界的二元论;相反,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本真的童年体验之所以被理想化,乃是因为它摆脱了所有的二元对立。

    如果我们宁愿把人设想为这样一种物种,即他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回复到他自身的童年时代,那么,精神分析学所暗示的末

 82

    26生与死的对抗

    世学理论便是:人类只有在它废弃了一切二元对立的时候,才能告别它的疾病和它的永不安宁、永不满足。

    在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困扰着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二元对立,并非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起源于内在于主体的两种本能的对立。

    在弗洛伊德思想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爱欲始终有一个对立面。在他的早期理论中,这个对立面是自我保存的本能或所谓自我本能——用简单的口头上的话来说也就是饥饿本能;而在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中,这个对立面则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因此,除非我们仔细考察爱欲的对立面,否则整个爱欲理论便会显得太玄虚太不着边际。

    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事先引入弗洛伊德的一个定理,即人的本能生活始于一种原始的未分化的融合状态——在这种融合状态中,两种本能尚未彼此对立;并且,由于人的本能生活固着于童年时代,所以总是要寻求回复到这种本能的融合状态中去。

    儿童与母亲乳房的关系之所以始终是我们的理想,就正是因为它代表了这样一种融合。当弗洛伊德对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爱本能与饥饿本能)这一二元论进行思考的时候,他铸造了一个术语anaclitic(依赖、依存)来形容处在母亲怀抱中的儿童身上这两种本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时,性本能的满足同时也就是自我保存本能(自我本能)的满足。

    “最早的自恋性满足是在自我保存本能的参与下作为一种富有活力的生命功能被体验到的。性本能一开始便得到自我本能的支持。”

    [46]我们已经说过,弗洛伊德曾错误地试图把依赖式的爱设想成一种与自恋式的爱不同的第二种爱的模式。原初的依恋情境,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始终是我们理想中的

 83

    生与死的对抗36

    爱,但这种依恋情境却不是代表一种不同的爱的模式,而是代表爱欲与非爱欲,特别是与经济上的(自我保存的和饥饿的)需要和满足的融合。

    然而根据精神分析学,这种本能融合的状态始终只是无意识中的理想,而文明化却从经济与爱、工作和游戏中制造出相互的冲突和对立来。精神分析学因而暗示:除非这种经济与爱、工作与游戏的二元对立得以克服,否则人类就将始终处在不满足的状态和疾病的状态中。于是,我们再次回到傅立叶的乌托邦梦想,回到他为实现愉快的工作(travailatBtrayant)这一目标所作的严肃探索。

    在弗洛伊德1920年之后的著作中,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的二元对立被爱欲和弗洛伊德有时称之为攻击本能、毁灭本能,有时则称之为死亡本能的两种本能的二元对立所取代。

    人类天性中基本的两极,在弗洛伊德后期著作中,已经不是饥饿与爱,而是爱与恨、爱与攻击性、爱与权力意志。然而那始终存留在人性深处并使人对之暗自向往的原始的满足体验,却不仅自由地超越于工作与游戏的二元对立之外,而且超越于爱与恨的矛盾心理之外。弗洛伊德由于受其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偏见的错误导向(在考察他的本能理论时,我们将详细剖析他的这一偏见)

    ,往往把爱与恨这一矛盾心理说成仿佛是人性中的基本事实,而且从一开始就存在于儿童身上。

    [47]但当他不是在构建理论而仅仅是在分析事实时,他最早的说法却是:“在这种与对象即与母亲乳房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矛盾心理。”

    [48]

    在精神分析学关于童年性欲发展为生殖器结合所途经的

 84

    46生与死的对抗

    几个阶段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有待争议的技术性问题。第一个阶段——口腔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儿童的主要快感区域是在紧贴母亲乳房的口唇部位)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第一口唇阶段和第二口唇阶段。第二口唇阶段的特征是“咬噬行为的出现”

    ,它因此被称之为“口腔施虐阶段”

    [49]。攻击性的咬噬行为的出现,标志着爱与恨的矛盾心理的最初显现,所以亚伯拉罕(Abraham)把第一口唇阶段称之为“前矛盾心理”

    阶段。

    [50]

    可见,爱与恨的矛盾心理并不是人性中天生固有的,于是弗洛伊德悲观主义的基础之一便不复存在。或者,我们毋宁这样说,弗洛伊德自己的学说,他自己关于人在无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对母亲怀抱中那种满足与原初体验的忠诚和向往的学说,要求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在无意识中即寻求取消和废除爱与恨的矛盾心理。事实上,弗洛伊德在其后期著作中认为人的自我(ego)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调和”

    、“综合”和“统一”困扰着个人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和二元对立;[51]亚伯拉罕展望着一种“后矛盾心理”阶段;费伦齐展望着一种“清新的本能融合状态”。

    [52]但是,除非我们对矛盾心理的成因和爱欲对立面的性质加以审查,否则,后矛盾心理的本能融合状态就只能永远是一种虚幻的假说。

 85

    生与死的对抗56

    第五章 艺术与爱欲

    精神分析学并未形成一套详细的艺术理论,但只有故作无知的人才会否认精神分析学已经为艺术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艺术之主要内容的性质,精神分析学提供了理解它们的革命性新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主要内容始终是人,而精神分析学既然为理解人性作出了贡献,也就恰如其分地为分析艺术内容作出了贡献。此外,精神分析学还为研究艺术技巧提供了同样重要的思想,虽然这一点较少得到普遍的承认。艺术的技巧是如此明显地不同于科学和一般理性对话的技巧,它植根于弗洛伊德所说的原初过程(primaryproces)即无意识的程序之中。弗洛伊德坚持认为,这种无意识程序完全不同于自觉意识体系的逻辑程序;然而尽管它在这一意义上讲是非逻辑的,却仍然有其自身的意义和目的。

    特里林(Triling)

    曾正确地说到:“弗洛依德在心理组织之中发现了那些艺术用来发挥其效果的机制,发现了诸如意义的浓缩和重心的转移这样一些手法。”

    [1]

    这样,弗洛伊德便为艺术内容的分析和艺术技巧的分析开创了新的可能,但要利用这些新的可能,却有待形成一种总体的精神分析学艺术理论。没有这样一种理论,我们便无

 86

    66生与死的对抗

    法估价发现艺术的无意识主题与无意识技巧的重要意义究竟在哪里。特里林的论文《弗洛伊德与文学》,显示了一位出色的批评家既可以承认弗洛伊德对文学内容分析和文学技巧分析所作的贡献,又可以仍然始终是一位正统守旧的批评家。

    艺术中精神分析学主题的发现,被置放在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就像我们的学者们常说的那样,“诗无达诂”

    ——任何艺术作品都不会只有一个唯一的意义。以这种老生常谈,弗洛伊德的贡献便被吸收到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