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
七曰留气之诀, 癖 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
停。八曰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索,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
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
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三曰苍
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
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以上手法,乃大略也。其始末当参考四卷。
至夫久患偏枯,通经接气之法,有定息寸数。手足三阳,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手
足三阴,上七而下十二,过经五寸,在乎摇动出纳,呼吸同法,驱运气血,顷刻周流,上下
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
?虽然,病有三因,皆从气血,针分八法,不离阴阳。盖经脉昼夜之循环,呼吸往来之不息
,和则身体康健,否则疾病竞生。譬如天下国家地方,山海田园,江河溪谷,值岁时风雨均
调,则水道疏利,民安物阜。其或一方一所,风雨不均,遭以旱涝,使水道涌竭不通,灾忧
遂至。人之气血,受病三因,亦犹方所之于旱涝也。盖针砭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
,故曰捷法最奇者哉。
嗟夫!轩岐吉远,卢扁久亡,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习而能通。岂
世上之常辞,庸流之泛术,得之者若科之及第,而悦于心;用之者如射之发中,而应于目。
述自先圣,传之后学,用针之士,有志于斯,果能洞造玄微,而尽其精妙,则世之伏枕之
,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矣。
卷二
玉龙赋
属性:(《聚英》)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原夫卒暴中风,顶门、百
会;香港脚连延,里、绝、三交。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攒竹、头维,
治目疼头痛;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
之难熬。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天井治瘰 瘾疹,神门治呆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羸喘促,璇玑、气海当知。期门、大敦,能治坚 疝气
;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 疟寻后溪。绝骨、三里、阴交,脚
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肿,少泽与
太阳之可推。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阳却疸,善治神疲。长强、承山,灸痔最妙;丰隆、
肺俞,痰嗽称奇。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
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阴交
、水分、三里,蛊胀宜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尺泽理筋急之不用,腕骨疗手腕
之难移。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风湿传于两肩,肩 可疗;
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胆,腕骨、中脘何疑。伤寒
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
内庭、临泣,理小腹之 。
天突、膻中医喘嗽,地仓、颊车疗口 。迎香攻鼻窒为最,肩井除臂痛如拿。二间治牙
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
;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 ;涌泉、关元、丰隆,
为治尸劳之例。
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
攻。腿脚重疼,针髋骨、膝关、膝眼;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取内关于照海,医
腹疾之块;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腿风湿痛,居 兼
环跳于委中。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赤带白带,求中极之异同。
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目昏血溢,肝俞辨其实虚。当心传之玄要,究手法之疾
徐。或值坐闪疼痛之不足,此为难拟定穴之可祛。辑管见以便诵读,幸高明而无哂诸。
此赋总辑《玉龙歌》要旨尔,歌见三卷。
卷二
通玄指要赋
属性:(杨氏注解)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
夫治病之法,有针灸,有药饵,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有时缺少,而又有新陈之不等
,真伪之不同,其何以奏肤功,起沉 也?惟精于针,可以随身带用,以备缓急。
巧运神机之妙,
巧者,功之善也;运者,变之理也。神者,望而知之。机者,事之微也。妙者,治之应
工开圣理之深。
工者,治病之体。圣者,妙用之端。故《难经》云∶问而知之谓之工,闻而知之谓之圣
。夫医者意也,默识心通,贯融神会,外感内伤,自然觉悟,岂不谓圣理之深也。
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
砭针者,砭石是也。此针出东海,中有一山,名曰尖峰,其山有石,形如玉簪,生自圆
长,磨之有锋尖,可以为针,治病疗邪无不愈。
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水火者,寒热也。惟针之中,有寒邪补泻之法,是进退水火之功也。回阳者,谓阳盛则
极热,故泻其邪气,其病自得清凉矣。倒阴者,谓阴盛则极寒,故补其虚寒,其病自得温和
矣。此回阳倒阴之理,补泻盛衰之功。
原夫络别支殊,
别者,辨也。支者,络之分派也。《素问》云∶络穴有一十五,于十二经中每经各有一
络。外有三络∶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经。此是
十五络也,各有支殊之处,有积络,有浮络,故言络别支殊。
经交错综,
交经者,十二经也。错者,交错也。综者,总聚也。言足厥阴肝经,交出足太阴脾经之
后,足太阴脾经,交出厥阴肝经之前,此是经络交错,总聚之理也。
或沟池溪谷以岐异,
岐者,路也。其脉穴之中,有呼为沟、池、溪、谷之名者,如岐路之各异也。若水沟、
风池、后溪、合谷之类是也。一云《铜人经》乃分四穴。沟者水沟穴,池者天池穴,溪者太
溪穴,谷者阳谷穴。所谓四穴同治,而分三路,皆皈于一原。
或山海丘陵而隙共。
隙者,孔穴或取山、海、丘、陵而为名者,其孔穴之同共也。如承山、照海、商丘、阴
陵之类是也。一云《铜人经》亦分四穴、山者承山穴,海者气海穴,丘者丘墟穴,陵者阴陵
穴。四经相应,包含万化之众也。
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
此言经络贯通,如水流之分派,虽然难以揆度,在条目纲领之提挈,亦有统绪也。故书
云∶若纲有条而不紊。一云经言∶井荥俞原经合,甲日起甲戌时,乃胆受病,窍阴所出为井
金,侠溪所溜为荥水,临泣所注为俞木,丘墟所过为原,阳辅所行为经火,阳陵泉所入为合
土。凡此流注之道,须看日脚,阴日刺五穴,阳日刺六穴。
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
盖圣人立意,垂法于后世,使其自晓也。若心无主持,则义理繁乱,而不能明解,纵根据
补泻之法,亦有何效?或云∶假如小肠,实则泻小海,虚则补后溪;大肠实则泻二间,虚则
补曲池;胆实则泻阳辅,虚则补侠溪,此之谓也。中工治病已成之后,惟不知此理,不明虚
实,妄投针药,此乃医之误也。
法捷而明,自迎随而得用。
夫用针之法,要在识其通变,捷而能明,自然于迎随之间,而得施为之妙也。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
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
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便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
以消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