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29-集验背疽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五香连翘汤x 
木香(三分,不见火) 沉香(三分,不见火) 连翘(全者去蒂,三分) 升麻(三分) 黄 (三分, 
拣无叉附者,生用) 木通(三分,去节) 甘草(半两,生用) 丁香(半两,拣去枝杖,不见火) 
乳香(半两,别研) 大黄(微炒,半两,锉) 麝(真者,一钱半,别研) 桑寄生(三分,难得真 
者,缺之亦可) 独活(三分,买老羌活用,今铺家所卖独活,乃是土当归,不堪用) 
上为粗末,和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留滓二服,用水二盏再煎作 
一服;积四散滓,用水三盏,又再煎作一服,然后不用其滓。方用银器煎药,如无银器,入银 
一片同煎。内桑寄生一味,最能疗病,但难得真者,如缺,用升麻代。今已加升麻,若无真桑 
寄生,则升麻分两当倍用。 
一、次令多服洪氏排脓内补散。无呕逆之证,用好酒下;有呕逆之证,合用木香汤下。此 
一药,合与痈疽相为,终始服饵,不可辍。 
x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x(亦名托里十补散) 
治一切痈疽疖疮。未成者速溃,败脓自出,无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犯刃。使服药后,疼痛 
减,其效如神(此方原缺,今从《和剂局方》补入)。 
黄 (以绵上来者为胜。状如箭竿,长二三尺,头上叉者。洗净,寸截,捶破撕擘,以盐 
汤润透,用盏盛汤瓶上一炊久,焙燥,随众药入研,即成细末) 人参(以新罗者为上。择团 
结、重实、滋润,洗净,去芦,薄切,干搏用) 当归(取川中来者。择大片如马尾状,滋润、甜 
辣、芬香者,温水洗,薄切,焙干用,各一两) 浓朴(用梓州者。肉浓而色紫,掐之油出。去粗 
皮,切,姜汁窨一宿, 熟,焙燥。不用杜朴) 桔梗(以有心、味苦者为真,无心、味甘者荠 
也,主解药毒,切勿误用。泥净,去头、尾,薄切,焙燥) 桂心(用卷薄者。古法,带皮桂 
每两止取二钱半。合用一两,当买四两。候众药罢,别研,不得见火) 芎 (以川中来者为 
上,今多抚芎。大块者,洗净,切,焙) 防风(择新香者。洗净,切,焙) 甘草(生用) 白 
芷(各一两) 
上十味,选药贵精,皆取净,晒、焙极燥方秤。除桂心外,一处捣,罗为细末。入桂令匀。 
每服,自三钱加至五钱,热酒调下,日夜各数服,以多为妙。服至疮口合,更服犹佳,所以补 
前损、杜后患也。不饮酒人,浓煎木香汤下,然不若酒力之胜也;或饮酒不多,能勉强间用酒 
调,并以木香汤用酒,功效当不减于酒也。大抵痈疽之作,皆血气凝滞,风毒壅结所致。治 
之不早,则外坏肌肉,内攻脏腑,其害甚大。才觉便服,倍加服数,服之醉则其效速。发散风 
毒,流行经络,排脓止痛,生肌长肉,药性平和,老人、小儿、妇人、室女皆可服之。 
x木香汤x 治痈肿(一作疽)初结,头痛寒热,气急方(此方原缺,今从《圣济总录》补 
入)。 
木香 藿香叶 沉香 薰陆者 丁香(各一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盐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取滓敷膊上。日二。 
一、呕逆有二证∶一证谓其初发时,不曾服内托散,伏热在心;一证有气虚,脾气不正 
而呕。合仔细看病证,参酌用药。若是因热而呕,外证心烦、身热、痈作痛,此即是伏热在 
心,合将内托散服三两服而止,不可多服;若是气虚而呕,其证心不烦热,遇早便呕,或闻 
秽气亦呕,早晨合服嘉禾散。如有寒热,合服家传正气散。五更初,当服山药丸以补其肾。 
一、发背人虽云有热,未有不至肾虚而得之者。若疽疾减退五分之后,便合如前法,五 
更初服山药丸一服。 
x嘉禾散x(案∶原方缺)。 


论服嘉禾散
属性:如病患气弱,不进饮食,合服嘉禾散,于内加白豆蔻仁分两。昨有一贵人,苦疽疾,医 
者用药失序,久而不痊,因致虚弱,全不饮食。愚欲进嘉禾散,而诸医争言∶内有丁香发热, 
不可用。殊不知治疽之药,丁香预其一,况有因怒气而发疽。今嘉禾散中所用之药,尽是平 
和益脾胃、降气之药。辩论不胜,迟迟数日,服他药无效,卒用之,而病患方能进食。自此以 
后,遇早晨住服参苓,必进嘉禾散一服,疾安而后已。 
x家传不换金正气散x 治背疽先感风寒,脾气不正,寒热呕吐。 
苍术(拣黄色不烂者,先用米汁浸,夏、秋半日,春、冬一日,洗净,再用新汲水浸一宿, 
削去黑皮,锉,焙,与麦麸同炒至色黄香熟,去麸,用四两净) 浓朴(拣紫色者,削去粗皮及 
中间一重黑心如纸浓,要锉三寸长,劈作薄片;每浓朴五两净,用生姜五两净,连皮薄切, 
捣烂,同淹一宿,以文武火翻覆炙五七次,炙至姜滓焦黑,刮去姜不用,只用浓朴细锉,取 
四两净;再用姜四两,连皮薄切,捣烂,同浓朴和一处,再淹一宿,入铫内,用文武火炒至干 
用) 甘草(炙,削去赤皮,细锉,取二两净) 陈橘皮(买真橘皮,以水浸三时久,洗去黑 
HT,掠去肉、白筋与瓤,锉,焙,取三两净) 
上四味,同为一处,再入锅内,文武火微炒一次,却用纸盛于木板上出火毒。 
半夏(汤泡七次,削去黑脐,细锉,焙干,研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和作薄饼子,安文武 
火上炙至黄熟为度,取二两净) 藿香(去枝杖取叶用,以水洗净去沙尘,有日晒干,无日 
以微火焙,一两净) 人参(一两,去顶,细锉焙) 木香(一两,湿纸裹煨至纸干为度,去 
纸,细锉) 白茯苓(一两,去黑皮,锉) 
上将前四味已炒药,续入后五味,半夏、藿香等不炒,同一处碾罗。为细末一钱,水一 
盏,生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八分,临热入盐少许,温服无时。 


论服不换金正气散
属性:近时有数人病背疽,服前方药饵,未安之前,遍身寒热,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连日 
作或间日作,必先呕痰,然后寒热,寒热后大汗,然后止。时医多欲用柴胡、牡蛎止汗之药, 
又有以为疟疾,欲下恒山饮子。愚力辩云∶背疽之后,不可专以为有热,亦有气虚而得之, 
亦有因怒气并血气凝滞而得之。其所以发寒热者,先感寒邪,脾气不正,痰盛而有此证。若 
下柴胡,必泻肝,母既虚而又泻其子;牡蛎涩气,气血已不荣运,服涩气、恒山饮子,发吐 
痰,大损脾胃。用药如此,可谓误谬。愚但令服家传不换金正气散,祛寒邪,正脾气,痰饮 
自消,寒热不作;兼服排脓内补散,以木香汤易酒,不欲饮引呕吐故也。服此药三日,寒自 
退,呕吐不作,汗亦自止。 
一、痈疽才破有口,便合用猪蹄汤洗。其次(一作初)连日洗;五日后,间日洗;欲安之 
际,三日一洗。 
x猪蹄汤x 治痈疽肿块,消毒瓦斯,去恶肉。凡有疮口,便用此药淋洗。 
香白芷(不见火) 甘草(生用) 独活(用老羌活) 黄芩(去心) 赤芍药(去皮) 
当归(去芦,洗净沙土) 露蜂房(取有蜂儿者用,已上各等分,为粗末) 
上先将 猪前蹄两只一斤,只用白水三升煮软,将汁水两次澄清,去上面油花、下面 
滓肉,每次用药粗末一两,投于汁中,再用文武火煎十数沸,滤去滓。以故帛蘸药温汤,徐 
徐薄揩疮上,死肉、恶血随洗而下,净洗讫,以故帛试干,仍避风,忌入口气吹之。有狐臭人, 
并月经见行妇人,猫、犬,并不令入病房。洗疮切弗以手搐着。洗疽之方,所传三、四十,用之 
止此一方,极神效。内所用露蜂房最有理,谓其以毒驱毒也。 
一、治背疽初作,根脚阔大如碗,未有尖头,寻灸穴法∶凡觉背上肿硬、疼痛,用湿纸贴肿上,看先干处是 
头。碾大蒜十头,入淡豉半合、乳香一块如龙眼大,细碾,随疮头大小,用竹片作圈子,竹片阔二分许,随其 
大小顿在疮头上,将所碾药填平,铺艾灸之。痛处以痒为度,痒处以痛为度,亦以百壮为准。 
一、痈疽既破,脓血溃多,或五日、或七日后,用神异膏贴敷,若根脚小,五日后贴;如阔大,须七日、 
十日后可贴。 
一、疽疾将安之际,合多服加料十全汤以补其气血,使易生肌肉故也。 
x加料十全汤x 治痈疽后补气血,进饮食,疽疾将安及七八分,盒饭服此药,每日与排脓内补散相间服。 
黄 (拣不用叉附及蛀者,锉作二寸长截,拍扁,以冷盐汤湿润之。瓦器盛盖,甑上蒸三次,焙锉用) 
熟干地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