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95-针灸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平其有余。此言用针必先认子母相生之义。举水木而不及土金火者,省文也。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 
百会一穴在头,以应乎天;璇玑一穴在胸,以应乎人;涌泉二穴在足掌心,以应乎地, 
是谓三才也。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大包二穴在乳后,为上部。天枢二穴在脐傍,为中部。地机二穴在足 ,为下部。是谓 
三部也。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阳跷脉起于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风池。阳维脉维持诸阳之会。如腑会太仓之类。督 
脉起自 
腰、腿在表之疾也。 
阴跷、阴维、任、冲、带,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阴跷脉,亦起于足跟,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阴维脉,维持诸阴之交,如足太 
阴之 
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如系带也。言此奇经五脉属阴 
,能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疾也。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 
二陵者,阴陵,阳陵也。二跷者,阴跷、阳跷也。二交者,阴交、阳交也。续,接续也 
。五大者,五体也。言此六穴,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并头也。 
两间、两商、两井,相根据而列两支。 
两间者,二间三间也。两商者,少商商阳也。两井者,天井肩井也。言此六穴,相根据而 
分别于手之两支也。 
另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此言取量穴法,必以男左女右,中指与大指相屈如环,取内侧纹两角为一寸,各随长短 
大小 
短,大小肉分,骨节发际之间,量度以取之。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伸屈者,如取环跳之穴,必须伸下足,屈上足以取之,乃得其穴。平直者,或平卧而取 
之,或正坐而取之,或直立而取之。自然安定,如承浆在唇下宛宛中之类也。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 之间,动脉相应。 
阳部者,诸阳之经也。如合谷、三里、阳陵泉等穴,必取侠骨侧指陷中为真也。阴分者 
,诸阴之经也,如箕门、五里、太冲等穴,在屈心之间,必以动脉应指,乃为真穴也。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此言取穴之法,必须点取五穴之中而用一穴,则可为端的矣。若用一经,必须取三经而 
正一经之是非也。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头部与肩部,则穴繁多,但医者以自意详审大小、肥瘦而分之;督、任二脉、值乎背腹 
中行,而有分寸则易定也。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 
标本者,非止一端也,有六经之标本,有天地阴阳之标本,有传病之标本。夫六经之标 
本者 
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标在背脾俞与舌本也。足少阴 
之本在内踝上三寸中,标在背肾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中所,标在背 
肝 
,标在耳后上角下外 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别阳,标在额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 
本 
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筋下三寸也。此乃十二之行取也。 
经云∶病有标本,刺有逆从浅深之理。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 
本相 
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从正行 
无间。明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夫阴阳标本,逆从之道也。小而言 
大 
易言而世人识见无能及也。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先逆而后病者,先病而后 
生寒者,先热而后生病者,此五者俱治其本也。先热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 
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大小便不利而生病者 
,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 
标,后治其本。又云∶得病日为本,传病为标也。浅深者,刺阳经必中荣,须浅而卧针,无 
伤于卫也。刺阴分中卫,须深而立针,无损于荣也。此谓阴阳标本,浅深之道也。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此言用针之法,有住痛移疼之功者,必先以针左行左转,而得九数,复以右行右转而得 
六数 
隆别走于太阴脾经,此之类也。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类。 
门海者,如章门,气海之类。俞者,五脏六腑之俞也,俱在背部二行中。募者,脏腑之 
募。 
,小肠募关元,但三焦、包络,膀胱无募矣。此言五脏六腑之有病,必取此门海俞募之穴而 
刺之,最微妙矣。 
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原者,十二经之原也。别,阳别也。交,阴交也。会,八会也。夫十二原者,胆原丘墟 
,肝原 
,肾原太 ,三焦原阳池,包络原大陵。八会者,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 
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也。此言经络血气凝结不通者,必取此原 
别交会之穴而刺之。 
更穷四根三结,根据标本而刺无不痊。 
根结者,十二经之根结也。《灵枢经》云∶足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也。足少阴根于 
涌泉 
兑,结于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耳也。手太阳根于少泽,结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 
根于关冲,结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结于扶突、偏历也。手三阴之经未载,不 
敢强注。又云四根者,耳根、鼻根、乳根、脚根也。三结者,胸结、腹结、便结也。此言能 
究根结之理,根据上文标本之法刺之,则疾无不愈也。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刺无不效。 
八法者,奇经八脉也。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 
外关 
配合,分于五也。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主客者,公 
孙主内关客 
穴,先主后客,而无不效也。详载于后。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 
八脉者,即奇经也,注见上文。八会者气、血、脉、筋、骨、髓、脏、腑之会也,亦注 
见前。纪纲者,如纲之有纲也。此言奇经八脉起止,连及八会,本是人身经脉之纲领也。 
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一枢要。 
十二经、十五络、十二原穴,俱注见前。此言十二原者,乃十二经络出入门户之枢纽也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 
六十六穴者,即子午流注,井荥俞原经合也。阳干注腑三十六穴,阴干注脏三十穴,共成 
六十六穴,俱载于后子 
流注之中一穴用之,则幽微之理可见矣。 
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十二经原,注见于前。此言一时之中,当审此日是何经所主,当此之时该取本日此经之 
原穴而刺之,则流注之法玄妙始可知矣。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此言补泻之法,非但呼吸,而在乎手指之法也。法分十四者,循扪提按,弹捻搓盘, 
推内动摇,爪切进退出摄者是也。法则如斯,巧拙在人之活法,备详金针赋内。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交正者,如大肠与肺为传送之府,心与小肠为受盛之官,脾与胃为消化之官,肝与胆为 
清净 
小肠之穴兼之。余仿此。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缪刺者,刺络脉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经缪刺之理也。 
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三阳之经,从头下足,故言头有病,必取足穴而刺之。 
巨刺与缪刺各异。 
巨刺者,刺经脉也。痛在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经也。 
缪刺 
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右痛未已而左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中其经 
,非络脉也。故络病,其经与经脉缪处,故曰缪刺。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经,一中络之异 
耳。 
微针与妙刺相通。 
微针者,刺之巧也;妙刺者,针之妙也。言二者之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 
言针入肉分,则以天人地三部而进,必察其得气,则内外虚实而可知矣。又云∶察脉之 
三部,则知何经虚,何经实也。 
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 
言下针之后,看针气缓急,可决脏腑之寒热也。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言欲下针之时,必先令针光耀,看针莫有损坏,次将针含于口内,令针温暖,与荣卫相 
接,无相触犯也。 
目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