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辨证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连(三分) 水煎服。 
人有咳嗽,吐痰不已,皮肤不泽,少动则喘,此燥在于肺也。《内经》云∶夏伤 
于热,秋必病燥。咳嗽吐痰,皮肤不泽而动喘,皆燥病也。议者谓燥症必须补肾, 
肾水干枯而燥症乃成。然而此燥非因肾之干枯而来,因夏伤于热以耗损肺金之气, 
不必去补肾水,但润脾而肺之燥可解。虽然脾为肺之母,而肾乃肺之子,补脾以益 
肺之气,补肾而不损肺之气,子母相治而相济,肺气不更加润泽乎。方用子母两濡汤∶ 
麦冬(五钱) 天冬(三钱) 紫菀(一钱) 甘草(三分) 苏叶(五分) 天花粉(一钱) 
熟地(五钱) 玄参(三钱) 丹皮(二钱) 牛膝(一钱) 水煎服。一剂气平,二剂嗽轻,连服十剂 
痰少而喘嗽俱愈。 
此方肺、脾、肾同治之方也。方名子母两濡,似乎止言脾肾也,然而治脾治肾,无非治肺也。 
脾肾濡,而肺气安有独燥者哉。 
此症用宁嗽丹亦佳。 
麦冬(二两) 五味子(二钱) 天冬(三钱) 生地(一两) 桑白皮(二钱) 款冬花 紫菀 
桔梗(各一钱) 甘草(五分) 牛膝(三钱) 水煎服。 
人有两胁胀满,皮肤如虫之咬,干呕而不吐酸,人以为肝气之逆,谁知是肝气 
之燥乎。夫肝藏血者也,肝中有血,则肝润而气舒;肝中无血,则肝燥而气郁。肝 
气既郁,则伏而不宣,必下克脾胃之土,而土之气不能运,何以化精微以生肺气乎。 
故伤于中则胀满、呕吐之症生;伤于外则皮毛拂抑之象见。似乎肝气之逆,而实乃 
肝气之燥也。肝燥必当润肝,然而肝燥由于肾亏,滋肝而不补肾,则肝之燥止可少 
润于目前,而不能久润于常久,必大滋乎肾,肾濡而肝亦濡也。方用水木两生汤∶ 
熟地(一两) 白芍(一两) 茯苓(三钱) 柴胡(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三分) 神曲(五分) 
白术(三钱) 甘菊花(二钱) 枸杞子(二钱) 牛膝(三钱) 玄参(三钱) 水煎服。二剂而肝血生, 
四剂而肝燥解。 
或谓肝燥而用白芍、熟地濡润之药,自宜建功,乃用白术、茯苓、柴胡、神曲 
之类,不以燥益燥乎?不知过于濡润反不能受濡润之益,以脾喜燥也。脾燥而不过 
用濡润之药,则脾土健旺,自能易受润泽而化精微。否则纯于濡润,未免太湿矣。 
脾先受损,安能资益夫肝经,以生血而解燥哉。用燥于湿之中,正善于治燥耳。 
此症用濡木饮亦效。 
白芍(一两) 熟地 川芎(各五钱) 柴胡 香附 炒栀子 神曲(各五分) 白豆蔻(一粒) 
水煎服。 
人有口渴善饮,时发烦躁,喜静而不喜动,见水果则快,遇热汤则憎,人以为 
胃火之盛也,谁知是胃气之燥乎。夫胃本属土,土似喜火而不喜水。然而土无水气, 
则土成焦土,何以生物哉?况胃中之土,阳土也,阳土非阴水不养。胃中无水断难 
化物,水衰而物难化,故土之望水以解其干涸者,不啻如大旱之望时雨也。且人静则 
火降,人动则火起,内火既盛,自索外水以相救,喜饮水而恶热汤,又何疑乎。第 
燥之势尚未至于热,然燥之极必至热之极矣。治法解燥须清热也。方用清解汤∶ 
玄参(一两) 生地(五钱) 甘菊花(三钱) 天花粉(三钱) 茯苓(三钱) 麦冬(三钱) 
丹参(二钱) 沙参(三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烦躁除,再服四剂,口渴亦解,再服四剂, 
全愈。 
此方平阳明胃火者居其半,平少阴相火者居其半。盖阳明胃火必得相火之助, 
而势乃烈。虽治燥不必泻火,然土燥即火炽之原,先平其相火,则胃火失势,而燥 
尤易解,此先发制火,乃妙法也。 
此症用润土汤亦效。 
玄参 生地(各一两) 甘草(一钱) 地骨皮(五钱) 茯苓(三钱) 水煎服。 
人有肌肉 
消瘦,四肢如削,皮肤飞屑,口渴饮水,人以为风消之症,谁知是脾燥之病乎。盖脾燥由于肺燥, 
而肺燥由于胃燥也。胃燥必至胃热,而胃热必移其热于脾,脾热而燥乃成矣。夫脾为湿土,本 
喜燥也,何反成风消之症乎?脾最惧者肝 
木也,木能克土,肝怒胃火逃窜,见胃火之入脾,即挟其风木之气以相侮,脾畏肝 
木不敢不受其风,风火相合,安得而不燥乎。脾燥而何能外荣,是以内外交困,而 
风消之症成。方用散消汤治之。 
麦冬(一两) 玄参(二两) 柴胡(一钱) 水煎服。四剂口渴止,八剂肢肤润,二 
十剂不再消也。 
此方润肺而不润脾,何脾消之症能愈?以症成于肺,故润肺而脾亦润也。方中 
加柴胡于二味之中,大有深意。柴胡最抒肝气,肝抒则肝不克脾,脾气得养。况又 
泻其脾肺之火,火息而风不扬,此脾燥之所以易解,而风消不难愈也。 
此症用丹白生母汤亦效。 
白芍 生地(各一两) 丹皮(五钱) 知母(一钱) 水煎服。 
人有目痛之后,眼角刺触,羞明喜暗,此胆血之干燥也。夫胆属木,木中有汁, 
是木必得水而后养也。胆之系通于目,故胆病而目亦病矣。然而胆之系通于目,不 
若肝之窍开于目也。目无血而燥,宜是肝之病而非胆之病。然而肝胆为表里,肝燥 
而胆亦燥矣。胆与肝皆主藏而不泻,胆汁藏而目明,胆汁泻而目暗。盖胆中之汁, 
即胆内之血也,血少则汁少,汁少即不能养胆养目矣。治法不可徒治其目也,亟宜 
滋胆中之汁,尤不可止治其胆,更宜润肝中之血,而胆之汁自润,目之火自解矣。 
方用四物汤加味治之。 
熟地(一两) 川芎(一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一两) 柴胡(一钱) 甘菊花(三钱) 白蒺 
藜(一钱五分) 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目痛之疾自除,再服四剂而羞明喜暗之病去。 
四物汤补血,补肝中之血也,补肝而胆在其中矣。且四物汤尤入心肾,心得之而 
濡,不来助胆之火;肾得之而泽,不来盗胆之气。心肝肾全无干燥之虞,而胆岂独 
燥乎?所以服之而奏功也。 
此症用甘风丹荆汤亦效。 
丹皮(一两) 防风(五分) 荆芥(五分) 甘菊花(五钱) 水煎服。 
人有双目不痛,瞳神日加紧小,口干舌苦,人以为心火之旺也,谁知是心包之 
干燥乎。夫目之系通于五脏,不止心包之一经也。瞳神之光,心肾之光也;心肾之 
光,心肾之精也。然而心之精,必得肾之精,交于心包,而后心肾之精始得上交于 
目。盖心君无为,而心包有为也。所以心包属火,全恃肾水之滋益。肾不交于心包,即 
心包不交于心,火无水济,则心包无非火气,干燥之极,何能内润心而外润目乎? 
然则瞳神之紧小,皆心包之无水,由于肾水之干枯也。补肾以滋心包,乌可缓哉。 
方用救瞳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甘菊花(三钱) 玄参(一两) 柴胡(五分)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山药(三钱) 丹皮(五钱) 水煎服。 
此方乃肝肾同治之法也,心包无水,不治心包而滋肝肾者,以肝乃心包之母也。 
肝取给于外家,以大益其子舍,势甚便而理甚顺,紧急之形,不化为宽大之象哉。 
此症用菊女饮亦效。 
女贞子(一两) 甘菊花(五钱) 麦冬(五钱) 水煎服。 
人有秋后闭结不能大便,此燥伤肺金,而大肠亦燥,非大肠之火也。盖肺与大 
肠相为表里,肺燥而大肠不能独润。且大肠之能开能阖者,肾气主之也。肾足而大 
肠有津,肾涸而大肠无泽。是大肠之不燥,全藉乎肾水之相资也。然肾水不能自生, 
肺金乃肾之母,肺润则易于生水,肺衰则难于生水,肾水无源,救肾不暇,何能顾 
大肠哉。治法惟补肺肾,而大肠自润矣。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之。 
熟地(一两) 山药(三钱) 山茱萸(四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泽泻(三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一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自通。 
切戒用大黄、芒硝以开结也。盖此病本伤阴之症,又加劫阴之药,重伤其阴, 
必成为阳结之症,使腹中作痛,百计导之而不得出,不更可危哉。何若大补其肺肾 
之阴,使阴足而阳自化之为得耶。 
此症用冬归汤亦效。 
麦冬 当归(各二两) 水煎服。 
人有夏秋之间,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人以为膀胱之热结,谁知是肺燥而膀胱 
亦燥乎。夫膀胱之能通者,由于肾气之足,亦由于肺气之足也。膀胱与肾为表里, 
而肺为水道之上游,二经足而水有源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