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仲景云∶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则呕吐)。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
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仲景云∶肝中风者,头目 及胁痛
常呕,令人嗜甘)。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
在鼻上,其色黄(仲景云∶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 而短气)。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 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隐曲不利,诊在肌上,
其色
黑(奇病论云∶有 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处,形不瘦,不能食,食少
,名为何病?岐伯对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不能食善惊而心气痿者死。张子和治桑
惠民病风,面黑畏风,不敢出,爬搔不已,眉毛脱落作癞,医三年不痊,求治于戴人。戴人
曰∶非癞也,乃出《素问·风论》云∶肾风之状,多汗恶风,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
面然浮肿。今公之病乃肾风也。宜先刺其面大出血,其血当如墨色,三刺血变色矣。
于是下针自额上下排针直至颐颔皆出血,果如墨色,遍肿处皆针之,惟不针目 外两傍,盖
此少阳经少血多气,隔日又针之血色乃紫,二日外又刺其血色变赤。初针时痒,再刺则额角
痛,三刺其痛不可任,盖邪退而然也。后二十日余又轻刺一遍方已。每刺必以冰水洗其面血
,十日黑色退,一月面稍赤,三月乃红白,但不服除下热之药,病又作。戴人在东方,无能
治者)。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饮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食
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
,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
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
事,身体尽痛则寒。
上五脏风症,多汗恶风,其治法用仲景桂枝汤之类,孙真人皆灸本脏背 ,兼用续命汤
治之。
〔《灵》〕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
病风。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少俞答曰∶ 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
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五变论)
〔《素》〕暴厥而聋,偏闭塞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通评
虚实论此条非风病。)汗出而身热者风也(全文见虚烦)。尺肤滑而淖泽者风也。尺肤滑
而泽脂者风也。(全文见诊法)
〔《脉》〕脉浮而大者曰风。病风以日夕死。(全文见诊生死)
卷之十·肝胆部
中风
属性:中风,世俗之称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 斜,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言,唇吻不收
是也。然名各有不同,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国中风时如此也。其
口眼 斜,半身不遂者,经称为偏枯。世又称为左瘫右痪,及 腿风,乃中倒后之
证,邪之浅者如此也;其舌强不言,唇吻不收者,经称为痱病,世又称为风懿风气,亦中倒
后之症,邪之深者如此也。东垣以邪浅为中脉,中腑而易治;邪深为中脏而难治者,得之矣
。凡病偏枯,必先仆倒,故《内经》连名称为击仆偏枯也。后世迷失经意,以偏枯痱病之旨
,一以中风名之,遂指偏枯为枯细之枯,而非左瘫右痪之症,习俗之弊,至于如此也。殊不
知仲景云∶骨伤则痿,名曰枯。盖痿缓不收,是筋骨肌肉无气以生,脉道不利,手足不禀水
谷之气,故曰枯,非细之谓也。或积日累月,渐成细者间有之,非可便指枯为细也。
〔《素》〕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通评虚实论)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全文见诊病传变。《灵枢》云∶真气去,
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灵》〕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九宫八风篇)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全文见诸风)
上经四节论偏枯,前二节属内伤,后二节属外感,盖此症内伤外感相兼而成也。至于河
间、东垣、丹溪则专主内伤,仲景、陈无择、孙思邈则专主外感。今详偏枯邪浅者,宜泻外
感为主,补内伤佐之;痱病邪深者,宜补内伤为主,泻外感佐之也。
〔垣〕中风为百病之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此最重疾。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通天气,以
发生为体,是元气始出地之根蒂也。
〔河〕风病多因热盛,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风而有瘫痪诸症者,非谓肝木
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
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为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
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所谓肥人多中风者,肥则腠理致
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甚,故多卒中也。其瘦者腠理疏通而多汗
泄,血液衰少而为燥热,故多有劳嗽之疾也。然肥人反劳者,由暴然亡液,损血过极故也。
瘦人反中风者,由暴然阳热太甚而郁结不通故也。经云∶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中
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五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
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治法宜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东垣论中风从内出,
其治法则如外入之证,亦以发表攻里行中道三法也)
〔仲〕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无择诸方
论中,所谓左瘫右痪者,盖邪气中人,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也。
风懿者,以心闷闭不能言,俱噫噫作声。盖肺气入心则能言,邪中心肺,涎潮塞故使然也。
四肢缓纵为风痱者,以风涎散注于关节,气不能行,故使四肢不遂也。舌强不能言者,以风
入心脾经,心之别脉系于舌本,脾之脉侠咽连舌本散舌下,今风涎入其经络,故舌不转而不
能言也。四肢拘挛者,以中风冷,邪气入肝脏,使诸经挛急,屈而不伸也。风柔者,以风热
入于肝脏,使诸经张缓而不收也。故经曰∶寒则挛急,热则弛张。风颤者,以风入于肝脏经
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风喑者,以风冷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
,故使口噤不能言也。与前所谓涎塞心肺同候,此以口噤为瘥耳。 腿风者,半身不遂
,失音不语,临事不前,亦偏中于心肺经所致也。(以上皆言风从外入)
卷之十·肝胆部
卒中之初
属性:国中倒时随即醒者,宜治。若不醒者,宜掐人中至醒。若痰涎壅盛者,宜吐之。口噤者
,亦宜吐之。若口开手撒遗尿者,为阳暴绝,速宜大料参 补接之。若眼戴上者,宜灸之。
〔《本》〕∶治中风忽然昏倒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风涎潮于上,膈气闭不通,宜救
急稀涎散。
猪牙皂角(四梃,肥实不蛀者,去黑皮) 晋矾(光明者,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轻者五分,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但微微令涎出一二
升,便得醒。醒后缓缓调治,不可便大投药饵,恐过伤人。
治中风同前症x胜金丸x。
生薄荷(半两) 猪牙皂角(二两,槌碎,水一升,二味一处,浸取汁研成膏) 瓜蒂(末,一两)
藜芦(二两) 朱砂(半两,研)
上将朱砂末二分,与二味末研匀,用膏子搜和丸,如龙眼大,以朱砂为衣。温酒化下一
丸,甚者二丸,以吐为度。得吐即醒,不醒者不可治。《必用方》论中风无吐法,引金虎碧
霞为戒,且如卒暴涎生,声如引锯,牙关紧急,气闭不行,汤药不能入,命在须臾者,执以
无吐法,可乎?但不当用银粉药,恐损脾坏人四肢尔。
予用此二方,每每有验。(罗谦甫方,有粉霜铅粉,无藜芦,治法同)
治急中风,口闭涎上,欲垂死者,一服即瘥。
江子(二粒,去皮膜) 白矾(如拇指大,一块,为末)
上将二味,在于新瓦上 ,令江子焦赤为度,为末,炼蜜丸,如鸡豆大。每服一丸。用
绵裹放患人口中近喉处,良久吐痰立愈。
中倒后口噤,牙关紧急,治法另见后口噤门。(亦用吐法)
〔《玄》〕风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