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服四兽等热剂。遂用参、术各二两,白芍药一两,黄 半两,炙甘草二钱,作大剂,四五服而愈。 
一人因劳役发嗽,得 疟,又服发散药,变为发热,舌短,语言不正,痰吼有声,脉洪实似滑。先用独参 
汤,加竹沥二蛤壳,一服后吐胶痰,舌本正,后用黄 人参汤,服半月而愈。 
x藜芦散x 
大藜芦末(五分) 温齑水调下,以吐为度。 
x雄黄散x 
雄黄 瓜蒂 赤小豆(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温水调下,以吐为度。 
x鳖甲煎丸x 治疟母。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 鼠妇(熬)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浓朴 紫葳 
阿胶(各三分) 干姜 人参 桃 
仁(各二分) 柴胡 蜣螂(熬。各六分) 芍药 牡丹皮 虫(炒。各五分) 蜂窠(炙,四分) 
瞿麦(二分) 葶苈(炒) 半夏(各一分) 赤硝(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 
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x疟母丸x 
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 麦芽 鳖甲(醋煮,为君) 三棱 蓬术 海粉 香附(俱用醋煮)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小儿疟疾痞块,用生地、芍药各一钱半,陈皮、川芎、黄芩、半夏各一钱,甘草二分,姜水煎调鳖甲末服。 
x十枣汤x 
芫花(醋浸煮) 大戟 甘遂(制。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盏,枣十枚,同煎半盏服。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疟胀
属性:秋深久疟,胸中无物,又无痰癖,腹高而食少,俗谓疟气入腹,宜x苍术汤x主之。 
苍术(四两) 草乌头(一钱) 杏仁(三十个) 
上为粗末,起作一服,水三升,煎至一半,均作三服,一日服尽。 

卷之六·阴阳脏腑部
产后疟
属性:产后疟疾,多由污血挟寒热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汤调之。热多者,宜服x草果饮子x。 
半夏(汤泡七次) 赤茯苓 草果(煨,去皮) 甘草(炙) 陈皮 川芎 白芷(各一钱二分) 紫苏 
良姜 青皮(各六分) 干姜(二钱四分) 
上 咀,分二帖,水二盏,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八分,当发日早连进三服,无不效者。 
寒多者,宜服x生熟饮子x。 
肉豆蔻 草果仁 浓朴 半夏 陈皮 甘草 大枣(去核) 生姜(各二钱半) 
上 咀,分二分,一半生,一半以湿纸裹煨香熟和匀,分作二帖,水二盏,煎八分,空心一服,食后一服, 
二渣并煎,午前一服。 

卷之七·阴阳脏腑部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
属性:〔《灵》〕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针解》云∶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上守神。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乎神,客在门。(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 
正气也。 
客者,邪气也。在门者, 
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恶知其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 
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速迟。(速迟者,疾徐之意也。)粗守关,上守机。(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知气之虚实,用针之疾徐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 
(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气虚不可泻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 
以发。(言气易失也。)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言不知补泻之意,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暗乎,(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上独 
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言气之平。平者, 
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难经》云∶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 
之,故曰迎随。又云∶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追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也,补 
手心主井者,是谓随而济之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气口虚而当补之也。《素》云∶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谨按∶ 
针下,犹言针后也。) 
满则泄之,(气口盛而当泻之也。《素》云∶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素》云∶出恶血也。 
)邪盛则虚之,(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素》云∶出针勿按。)《大要》曰∶徐而疾则实,(徐内而疾出也。《素》云∶ 
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疾内而徐出也《素》云∶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言实者有气,虚 
者无气也。《素》云∶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有若无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言气之虚实,补泻 
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言补者 然若有得也,泻则恍然若有失也,《难经》 
云∶气未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素》云∶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 
九针最妙。(《素》云∶为其各有一宜也。)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素》云∶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闭相合也。) 
泻曰迎之,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意若忘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 
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 
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 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刺之而气之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 
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并见九针十二 
原并小针解。)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浮沉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 ,须针而去。 
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 
谷气至也。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 
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 
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并见终 
始、官针二篇) 
上候气有二∶一曰邪气,二曰谷气。凡刺气至则候邪气尽,尽则谷气至,至则止针矣。所谓邪气者,曰 
紧而疾,曰补而未实,泻而未虚也。所谓谷气者,曰徐而和,曰补而已实,泻而已虚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 
(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 
以上见针解。凡将用针必先诊视脉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素》〕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王注云∶先定五脏之脉,次循九候之诊,然后乃存意于用 
针之法。)黄帝问曰∶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俞,余知之矣。 
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 
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患何如?取之奈何?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必应于天地。 
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 
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