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医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牛胆制过) 茯神(各五钱) 僵蚕(洗、炒) 蝉蜕(去土) 白附子 使君子 天麻( 
各末,三钱) 牛黄(陕西,七分)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上研匀,炼蜜和丸,金箔为衣。大人二钱,小儿一钱,婴儿三、五分,灯心,薄荷汤化服, 
金银煎汤尤好。 
x抱龙丸x 治伤风、寒、暑,发热、变蒸,惊风痰壅、喘急咳嗽等证。惊后调理,初生至长,微 
有不快,即宜服。及大人风痰等证悉效。 
南星(腊月牛胆,制多次佳。四两) 天竺黄(另研,一两) 朱砂(水飞) 雄黄(飞。 
各五钱) 甘草(七钱) 麝香(五分,未出痘不必加) 加牛黄(陕西,千层) 琥珀(真者。 
各五分,尤效。) 
上和匀,取腊雪水或早首汲井水,另煎甘草汁,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临睡薄荷汤化下 
,病急多服。伤风感寒,姜、葱、紫苏汤下,取汗。大人每服三、五丸。如风痰,用竹沥入姜汁 
数匙化服。姜汤亦可。 



卷之六

慢惊

属性:是证非因急惊变成,必因大病之后,吐泻之余。或久痢滑脱;或气虚暴吐;或久嗽成痫;或 
峻攻癖积。感受之由不同,无出脾胃虚损,风邪相乘。肺为脾子,子母皆虚,津液不运,变为痰 
涎,喉如锯声,昏睡盗汗,睛露唇掀,烦躁引饮,四肢浮肿,大小便秘,口鼻气冷,时复螈 ( 
似搐搦而不甚) 胃痛啼叫,哭如鸦声。若发直睛定,便溺自遗,形骸似瘫者,并皆不治。治宜 
回阳补气,理脾调中。有惊,造命丹;有寒,苏合丸。 
x主方x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天麻 僵蚕 白附子 木香(另磨) 
寒加干姜,甚加附子。寒呕加丁香、藿香;痰呕加陈皮、半夏;久泻加肉果,诃子;痰多加胆星。 
上加姜、枣,水煎服;或加全蝎(洗,焙)共为细末,调服。 



卷之六

夜啼

属性:有阴阳二证。阴者,脏冷也,夜则阴盛,与冷相搏;阳者,脏热也,夜则阳衰,皆致腹病而啼 
。先宜母吮咂眉心,次服主方。 
x主方x 当归 赤芍 五味子 白术(各五分) 茯神 陈皮 官桂 甘草(各二分) 水煎服。 
治一百二十日内啼∶蝉蜕(四十九个。只用下半截,)为细末,钩藤煎汤下。 
又 灯花(七个) 朱砂(二分) 为末,蜜调,儿睡抹唇内或乳头上。 



卷之六

客忤

属性:小儿心虚神弱,生人卒至,或父母家人远来,未宜儿见。恐经履神庙、丧门、坟冢、病家, 
有带来秽恶之气,或饮酒骑马汗气,触犯于儿,面变五色,口吐涎沫,喘急腹痛,倒仆不省,状 
若惊痫,脉来急数。口中有悬壅,左右有小泡,即以竹刺溃之,或银簪刺,或指甲摘破。治宜辟 
邪气、扶正气、镇心安神之药。如造命丹、苏合丸、玉枢丹(可服可烧。) 或烧沉、檀、速降 
诸香。或艾灸百会、印堂二穴。有因小儿心爱之物,大人强取之,则神逐物迁,昏愦口噤,宜先 
与其物,次服安神镇心之药。如无前项药,只用煎方。(百会穴,头顶心;印堂穴,眉中心。) 
x主方x 人参 茯神 麦门冬 天麻 钩藤 藿香 紫苏 远志(甘草煮、剥) 甘草(等 
分) 水煎成,调朱砂 
又方 灶心土(二两,研) 鸡子(一枚) 和水少许,调匀,涂胸、手足心、顶门。 



卷之六



属性:由乳母饮酒食肉,房劳热毒之气,流入乳中,儿饮之,传其热毒,津液成痰,蕴积于内,外 
加风寒。致壮热惊悸,眼白翻腾,手足抽掣,或啼或笑,甚则爪甲皆青,如祟之状,脉大而实, 
宜解利风热。 
x主方x 钩藤 人参(各五分) 犀角(三分,另磨) 天麻 全蝎(洗、焙) 甘草(炙。 
各二分) 加研细绿豆十四粒,细茶(三分),水煎服。 
风加荆芥。有痰神昏,天竺黄、辰砂、雄黄(各一分),枯矾(半分),研细调入,煎药服。 



卷之六



属性:腹痛多啼,汗出粪清,咬乳,睛慢、流涎,或唇焦黑,囊肿伛偻,眼内红筋,虎口脉纹侵入 
掌中,治宜造命丹,或利惊丸。(二方并见急惊。) 
x主方x 桃符丸 乳香(研末,一钱) 银朱(五分) 蒜(一个,煨熟去皮) 捣丸黍米大 
,每服五丸,薄荷汤下。 



卷之六

痫证

属性:经曰∶痫为神不守舍,谓神乱也。皆由惊动,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 
。或母胎中受惊,或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而成者有矣。其痫有三∶曰惊、曰风、 
曰食。惊痫起于惊骇;风痫起于衣服过暖,热极生风(初时曲指,如数物而作)食痫由于乳食太 
过,吐而发热。其候瞪眼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涎流,肚腹作胀,手足抽掣,项背反张,时作时 
止。治宜顺气豁痰及平和气血之药,调下苏合丸或预服五痫丸。以造命丹为主。 
x主方x 人参 石菖蒲 白藓皮 茯神(各五分) 远志肉(五分) 麦冬(五分) 犀角 
(另研) 石膏(研,各三分) 甘草(一分)水煎服。 
x五痫丸x 治小儿诸痫,及大人颠狂等证。 
铅(一两。铜杓烊化) 水银(五钱,和匀铅内,待冷同研极细) 珍珠(水飞,重研一两 
)雄黄(一两) 朱砂(五钱) 
俱水飞研万下,和前再研,蜜丸麻子大,每服一丸,金与银煎汤送下。 
x牛黄膏x 治风痫。抽搐、潮热。 
胆南星 全蝎(洗、炒) 蝉蜕(去足。各二钱) 僵蚕(去嘴,炒,二钱) 白附 防风 
天麻(煨。各一钱) 牛黄(二分) 
上为细末,枣肉丸,如小豆大,用荆芥、姜泡汤调服。 



卷之六

伤寒

属性:小儿与大人无异,初感畏寒,宜散邪消化乳食。如热邪传里,婴儿亦舌上白苔,扬手掷足, 
怕热不恶寒,可与白虎汤。大便闭结,小便短赤,承气汤下之。若手足凉,口气冷,头额冷汗, 
面色黑暗,大便泻青,此为阴证。须用温里之药,治方与大人相同,但药剂之分两轻少耳。凡天 
行痘疹时,从痘疹门用药,微感风寒,宜抱龙丸、惺惺散治之。如遇变蒸之期,但宜调护,不药 
可也。 



卷之六

中暑

属性:小儿身热汗出,口渴吐泻,霍乱等证,治宜辰砂五苓散(五苓散加辰砂。)治伏暑吐泻、渴 
烦,六和半夏汤。霍乱痰嗽,六一散加辰砂。一切暑热证(三方见大人门)。 



卷之六

湿证

属性:阴雨地湿,坐卧感受,或溺污衣被,皆能致之。脉见沉缓,身体烦痛,发热恶风而多汗,小 
便不利,大便溏泄,日久则手垂足肿,入脏则喑哑不言。治宜疏利小便,其湿自除,兼健脾土。 
不宜发汗及峻攻之。 
x主方x 白术(五分) 苍术(五分) 猪苓(五分) 泽泻(五分) 干姜(炮,五分) 
车前(五分) 赤茯苓 木通(各一钱) 上加灯心十茎,水煎服。 
寒湿去木通,加浓朴、甘草。呕加陈皮、半夏、藿香。肿胀加大腹皮。 



卷之六

诸热

属性:小儿纯阳,脏腑易热。阴阳气迁,熏蒸于外,致身热也。肝热则眼肿、翳瘴;心热则舌疮、 
溺赤;肺热则鼻衄、便秘 脾热则唇燥流涎;胃热则口臭作渴;肾热则耳疮脓出。若夫五脏蕴热 
,面赤烦躁,痰涎壅盛。大抵小儿为病,多因热极生风,风生惊,故有热即当清之,此拔本塞源者 
也。然小儿发热,更有多种。患潮热者,发歇有时;惊热者,颠叫恍惚;夜热者,夕发旦止;邪 
热者,昼夜热盛;实热者,壮盛壅滞;虚热者,气血俱虚;食热者,乳食致伤;疳热者,肚大形 
瘦;烦热者,身躁心烦,积热者,颊赤口疮;风热者,汗出恶风;客热者,去来不定,癖热者, 
腹中有块;痰热者,涎嗽喘急,脉浮沉皆数,治宜随证用方。幼科虽另门类,方药亦可与大方参 
用。 
x主方x (泻肝火,治目赤。) 
防风 当归 川芎 羌活 薄荷 大黄(酒煮) 龙胆草 栀子 甘草(等分) 水煎或为 
末,茶调下。 
心热,导赤散;脾热,泻黄散。胃火加石膏;肺热,泻白散加芩、天粉、防风、茯苓;肾热 
耳脓,通圣散(四方并见火门。)潮热、壮热、夜热,宜后方。 
又方(治三种热) 柴胡 骨皮 知母 麦门冬 半夏 赤茯苓 黄芩 甘草(等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