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98-金匮要略浅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二服。 
妊娠(胃中有寒饮。则呕吐。)呕吐不止。(则寒而且虚矣。以)干姜人参半夏 
丸主之。 
此为妊娠之呕吐不止。而出其方也。半夏得人参。不惟不碍胎。且能固胎。 
x干姜人参半夏丸方x 
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以)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尤在泾云、小便难而饮食如故。则病不由中焦出。而又无腹满身重等证。则更非水 
气不行。知其血虚热郁。而津液涩少也。当归补血。苦参除热。贝母主淋沥邪气。以肺 
之治节。行于膀胱。则邪热之气除。而淋沥愈矣。此兼清水液之源也。 
x当归贝母苦参丸方x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有水气。(谓未有肿胀。无其形。但有其气也。水气在内。则)身重小便不利。 
(水气在外。则)洒淅恶寒。(水能阻遏阳气上升。故)起即头眩。(以)葵子茯苓 
散主之。(是专以通窍利水为主也。葵能滑胎而不忌。有病则病当之也。) 
此为妊娠有水气者。而出其方治也。 
x葵子茯苓散方x 
葵子(一升)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无病不须服药。若其人瘦而有热。恐热气耗血伤胎。)宜常服当归散 
主之。 
徐忠可云、生物者。土也。而土之所以生物者。湿也。血为湿化。胎尤赖之。故以 
当归养血。芍药敛阴。肝主血。而以芎 通肝气。脾统血。而以白术健脾土。其用黄芩 
者。安胎之法。惟以凉血利气为主。白术佐之。则湿无热而不滞。故白术佐黄芩。有安 
胎之能。是立方之意。以黄芩为主也。胎产之难。皆由热郁而燥。机关不利。养血健脾。 
君以黄芩。自无燥热之患。故曰常服易产。胎无疾苦。并主产后百病也。 
x当归散方x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 (各一斤) 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 
悉主之。 
妊娠(肥白有寒。当以温药) 养胎。白术散主之。 
尤在泾云、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当 
归散。正治湿热之剂。 
白术散。白术牡蛎燥湿。川芎温血。蜀椒去寒。则正治湿寒之剂也。仲景并列于此。其 
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x白术散方x 
白术 川芎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 
加芎 。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 
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 
之勿置。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 
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尤在泾云、伤胎。胎伤而病也。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而实非水 
也。所以然者。心气实故也。心。君火也。为肺所畏。而妊娠七月。肺当养胎。心气实。 
则肺不敢降。而胎失其养。所谓太阴当养不养也。夫肺主气化者也。肺不养胎。则胞 
中之气化阻。而水仍不行矣。腹满便难身重。职是故也。是不可治其肺。当刺劳宫以泻 
心气。刺关元以行肾气。使小便微利。则心气降。心降而肺自行矣。劳宫。心之穴。关 
元。肾之穴。 
徐忠可云、按仲景妊娠篇凡十方。而丸散居七。汤居三。盖汤者。荡也。妊娠当以 
安胎为主。则攻补皆不 
宜骤。故缓以图之耳。若药品无大寒热。亦不取泥膈之药。盖安胎以养阴调气为急也。 

卷九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属性: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 
产(之妇。畏其无汗。若无汗。则营卫不和。而为发热无汗等证。似乎伤寒之表病。但 
舌无白苔。及无头痛项强。可辨也。然虽欲有汗。又恐其)血虚。(气热。热则腠理开 
而)多汗出。(汗出则腠理愈开。而)喜中风。(血不养筋。而风又动火。)故令病痉。 
(新产之妇。畏血不行。若不行。则血瘀于内。而为发热腹痛等证。似乎伤寒里病。但 
舌无黄苔。又无大烦躁大狂渴之可辨也。然虽欲血下。又恐下过多而)亡血。(血亡。 
其气无耦而外泄。则)复汗。(气血两耗。则寒自内生。而)寒多。(血为阴。阴亡 
失守。气为阳。阳虚上厥。)故令(头眩目瞀。或不省人事。而)郁冒。(新产之妇。 
虽欲其汗出血行。又恐汗与血过多。以致)亡津液胃(干肠)燥。故大便难。(三者不 
同。其为亡血伤津。则一也。) 
此为产后提出三病以为纲。非谓产后止此三病也。 
(上言新产之病。其纲有三。然痉病有竹叶汤之治法。另详于后。试先言郁冒与 
大便难相兼之证。)产妇郁冒。(邪少而虚多。故)其脉微弱。(中虚。故)呕(而)不 
能食。(胃液干。故)大便反坚。(身无汗。)但头汗出。(此数证。皆郁冒中兼有 
之证也。究其郁冒之)所以然者。血虚(则阴虚。阴虚)而(阳气上)厥。厥而必冒。 
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是阳气郁。得以外泄而解也。然其所以头汗奈何。)以血虚( 
为)下(之阴气既)厥。(则阳为孤阳。)孤阳上出。故头汗出。(又或不解。其)所以 
(然者。请再申之。盖)产妇(头汗既出。又)喜(其通身)汗出(而解)者。亡阴血虚。 
阳气独盛。故当(损阳令其)汗出。(损阳就阴。则)阴阳乃(平而)复。(须知其) 
大便坚。(不为实热。而为津少也。其)呕(不为胃气寒。而为胆气逆也。其)不能食。 
(不为热不杀谷。而为胃气不和也。以)小柴胡汤主之。(此汤为邪少虚多之对症也。) 
此为郁冒与大便难之相兼者。详其病因。而出其方治也。 
x小柴胡汤方x(见呕吐) 
(郁冒之)病(既)解(而)能食。(至)七八日更发热者。(能发热而不恶寒。 
便知其不在表。而在里矣。因能食而更发热。便知其非虚病。而为食复矣。)此为胃实。 
宜大承气汤主之。 
此言大虚之后有实证。即当以实治之也。若畏承气之峻而不敢用。恐因循致虚。病 
变百出。甚矣哉。庸庸者不堪以共事也。若畏承气之峻。而用谷芽麦芽山楂神曲之类。 
消耗胃气。亦为害事。 
x大承气汤方x(见痉) 
产后(属虚。客寒阻滞气血。则)腹中 痛。(以)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 
中寒疝。虚劳不足。 
参各家说。 痛者。缓缓痛也。概属客寒相阻。故以当归通血分之滞。生姜行气分 
之寒。然胎前责实。故当归芍药散内加茯苓泽泻。泻其水湿。此属产后。大概责虚。故 
以当归养血而行血滞。生姜散寒而行气滞。又主以羊肉味浓气温。补气而生血。俾气血 
得温。则邪自散而痛止矣。此方攻补兼施。故并治寒疝虚损。或疑羊肉太补。而不知孙 
真人谓羊肉止痛利产妇。古训凿凿可据。又何疑哉。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见寒疝) 
(然痛亦有不属于虚者。不可不知。)产后腹痛。(若不烦不满。为中虚而寒动也。 
今则火上逆而)烦(气壅滞而)满(胃不和而)不得卧。(此热下郁而碍上也。以)枳 
实芍药散主之。 
此为腹痛而烦满不得卧者。出其方治也。方意是调和气血之滞。所谓通则不痛之轻 
剂也。下以大麦粥者。兼和其肝气。而养心脾。故痈脓亦主之。 
x枳实芍药散方x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大麦粥下之。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热灼血干。)腹中有瘀 
血。(其痛)着(于)脐下。(非枳实芍药所能治也。)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 
利。 
此为痛着脐下。出其方治也。意者病去则虚自回。不必疑其过峻。 
x下瘀血汤方x 
大黄(三两) 桃仁(三十个) 虫(二十枚去足熬)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煮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张石顽云。加蜜以缓大黄之急也。) 
(然亦有不可专下其瘀者。不可不知。)产后七八日。无(头痛发热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